分享

防弹少年团出道七周年:“寒门少年”终将乘风破浪

 刺猬公社 2020-09-03


他们代表的,是这一代年轻人的花样年华。


作者 | 周矗
编辑 | 沈丹阳
特别的毕业礼
 

6月6日(美国当地时间),Youtube 为全世界受疫情影响的年轻人们,举办了一场名为 “Dear Class of 2020”的大型线上毕业典礼。

出席这场毕业典礼的,有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夫妇、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知名歌手Lady Gaga,还有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

              图源:爱豆APP

和他们的名字并列显示在一起的,还有七位90后的年轻人。他们是这场典礼唯一的亚裔演讲者。

在东经127°的韩国首尔,七个年轻的面孔来到了代表韩国历史的国立中央博物馆,对着全世界年轻人,以最简单的方式讲述着自己毕业时的故事。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车上,无论是独自还是和朋友、父母一起,全世界的年轻人们在这一天听到了他们的故事。与奥巴马夫妇、罗伯特·盖茨等“长辈“不同,他们在这场“毕业礼”上的身份,是年轻人的伙伴。

              图源:BANGTAN TV

七个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防弹少年团。一周后的今天,就是他们出道七周年的日子。

没有人再怀疑,这个以爱豆身份出道的韩国唱跳组合,为什么可以拥有这样的排面,这样的力量。因为他们本身,就代表着年轻人身上那股不服输、不畏惧、不妥协的力量。

人的一生有很多个七年。有人用七年时间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的学业,有人用七年时间完成了从少女到母亲的转变,也有人用七年把一个小团队培养成受人瞩目的明星公司。

防弹少年团的这七年,则更加奇幻。他们从韩国首尔一间17平米的宿舍,走进了全世界年轻人的心中。他们的存在,成了无数人成长中的一段花样年华。

用音乐“拥抱”年轻人

防弹少年团创造过无数奇迹。

从2017年开始,他们登顶过美国公告牌专辑榜,登上过《时代周刊》,MV点击量创下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还受邀登上“第62届格莱美颁奖礼”上进行表演,以韩国歌手的身份站在了世界流行乐坛的最高舞台上。韩国《中央日报》曾说,他们“已无纪录可破”。

 图源:新浪新闻

但是,让他们走近年轻人心里的,却不单单是这些亮眼的成绩。

在“Dear Class of 2020”上,他们在演讲后表演的第一首歌叫作《Boy With Luv》。但这首歌的韩文名称,却叫作《为渺小之物的诗》。在轻快的旋律和编舞背后,这首歌传递的并不是简单的爱情,而是要珍惜、分享每一份渺小美好的生活态度。

他们表演的第二首歌是《Spring Day》,意为“凛冬已尽,春日将至”。第三首歌《Mikrokosmos》则把每一个人都比作一颗星,70亿个灯光将会照亮70亿种世界。

图源:BANGTAN TV

三首歌的选择,表达的是防弹少年团对“毕业”二字的理解与祝福。即使这个毕业季有太多的不如意,但“夜越深邃,星星才越闪亮。”

他们演讲和表演的片段在Youtube上三天就达到了1500万点击量。印度的网友Otaku说:“Suga的演讲我会一辈子都记得。”巴基斯坦的Shah.Norren说:“这七个少年的演讲触动了无数人的心,不只是今年的毕业生们。他们演讲的内容是对所有人说的,无关乎年龄。”

图源:Youtube截图

印度尼西亚的Icha说“未来我要告诉我的孩子,BTS曾在我的毕业典礼上演讲、唱歌、跳舞”

展现年轻人的痛苦和迷茫,让他们找到继续生活的勇气,这是防弹少年团音乐最核心的主题。

他们的出道曲《No more dream》,用强烈的嘻哈曲风让青少年去寻找自己真正的梦想,而不是浑浑噩噩地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在一战成名的《花样年华》系列中,他们用多样的音乐概念展现了青春期的苦痛与挣扎,告诉我们前方无论有多黑暗,也要有一颗“love yourself ,love myself“的心;在新专辑《MAP OF THE SOUL : 7》中,他们又表现出了成功后位居高处的恐惧,鼓励我们尽力去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出道时期的防弹少年团

图源:百度百科

可以说,他们的音乐不但是自己的成长史,还是一部年轻人的成长史。

在防弹少年团成为首次问鼎公告牌200强专辑榜的韩国歌手时,韩国总统文在寅专门在推特上发文对防弹少年团表示祝贺。


 图源:新浪微博@KRdrama哥

“全世界的年轻人在防弹少年团的歌舞和热情中获得了安慰和勇气。防弹少年团的歌舞饱含真情,拥有将伤感转为希望、将‘异‘转为‘同‘的魔力。防弹少年团将韩国流行音乐推向世界舞台,让韩国年轻人通过K-POP这一音乐语言,与全世界年轻人共享人生、梦想和情感。”文在寅在推特中写道。

他们的音乐从不迎合年轻人,而是从自身经历出发,感受同龄人的快乐与困境,用音乐拥抱每一个伤痕累累的年轻人。

这份勇敢与真诚,就足以让他们成为照进年轻人心中的那道光。

他们就是“花样年华”
 

年轻人与防弹少年团之间的共鸣感,更像是一种共生感。

2010年,从JYP出走的资深制作人方时赫遇到了一名16岁的地下Rapper。听到他的表演那一瞬间,方时赫的内心生出了“应该让这个孩子出道”的想法。围绕着给他组一个男团的想法,方时赫在选拔会中留下了得到第二名的闵玧其,以及在光州赫赫有名的地下舞者郑号锡。

当时,还在上初二的田柾国参加了Mnet电视台的《Super Star K3》选秀节目,收到了JYP、CUBE、FNC等多家大型娱乐公司的邀约,Big-Hit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家。让他选择留在Big-Hit的,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他在偶然间听到了金南俊的Rap,觉得非常好听。

同一年,离开大邱来到首尔考艺高的金泰亨落选了。他顺便陪着朋友一起去参加了Big-Hit的面试,结果朋友落选了,自己却被选中了。还在读大学的金硕珍在路上被邀请去参加面试,当时的他看了电视剧《善德女王》后,被演员金南佶的演技所打动,便想尝试先成为偶像歌手,再去呈现演技。

最后加入的成员朴智旻,是釜山艺术高中现代舞最为出色的学生。他可以成为优秀的舞者,也有出国进修的机会。但为了成为偶像歌手的梦想,他抛弃了釜山的一切来到了首尔。结果,这样奋不顾身的他却成了被淘汰次数最多的人,在出道之前还差点被刷掉。

经过了两年的磨合、淘汰,许多练习生们来了又走,最终的团员数被定为七个人。方时赫给他们起了一个看起来有些中二的名字“防弹少年团”,意为“挡住对于十代、二十代的偏见和恶意,堂堂正正的守护住自己的音乐”。

出道期的防弹少年团

图源:堆糖

在防弹少年团刚出道之时,经纪公司Big-Hit只是一家负债累累的公司。彼时,韩国偶像市场已经形成了由SM、JYP、YG组成的“三大格局”,中小公司几乎没有任何成功案例。出道一年的EXO以超高人气几近“登顶”,已经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Bigbang成员SOLO成绩斐然。

防弹少年团是当时的男团市场中,少有的Hiphop风男团,一半成员都是Rapper,这样强烈的风格并不适应当时的韩国市场。2015年,他们推出了一张融合流行曲风的专辑《花样年华 pt.1》,才开始逐渐打开市场。

图源:新浪微博@BTS_official

转型是痛苦的。郑号锡回忆,很多成员刚加入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跳过舞。闵玧其提到,自己来到组合原本是想做一名Rapper,结果公司要他跳的却几乎是同期男团中最难的舞。

每次看着其他歌手拿到打歌节目一位、甚至是大赏的瞬间,他们都会想象,自己会不会也有那么一天。

事实却是,防弹少年团经常被称为小公司出来的“中小型爱豆”。他们和所有出身寒门的人一样,要去适应社会残酷的规则,那便是在无数的打歌节目中被剪辑掉,以让出分量给当时更有人气的团体。

在外界与内心的煎熬中,他们靠着心中的那个梦想,继续努力地用同龄人玩乐的时间躲在练习室里。

2015年5月,他们终于凭借《I Need U》获得了出道六百多天来的首个一位。在安可舞台上,七个人兴奋地在舞台上手舞足蹈,开心地像孩子第一次吃到糖一般。

图源:B站截图

同时,他们的歌声和信念也顺着一根根网线传向了全世界。2016年,一个知名的Youtuber上传了关于《DOPE》MV的reaction视频,短短几天获得了千万余次播放量。

从将近二倍速的编舞难度,再到歌词关于年轻人抛开偏见的思考,都让许多海外用户注意到了这支有点不一样的韩国男团。

随后,他们的专辑《WINGS》进入了Billboard 200榜单中的第26名,创造了韩国歌手史上的最高排位记录。

2017年,他们站在了美国公告牌音乐奖的舞台上,在JustinBieber、SelenaGomez、ArianaGrande等人中脱颖而出,拿到了“最佳社交艺人”奖,这是他们第一次拿到欧美音乐具有权威性的大奖。2018年,他们又获此殊荣。

防弹少年团在美国公告牌音乐奖

图源:豆瓣用户@阿呆

当时的他们以为,自己站在了职业生涯的最高点。但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

后来,没有一位出生在首尔的他们,成为了首尔市的代言人;没有一位有留学经历的他们,成为了在欧美市场最受欢迎的韩国艺人。

他们仅靠自己的力量,直接改变了韩国娱乐公司的格局,让Big-Hit这家曾经的“小公司”,成为可以与传统“三大”平起平坐的,韩国最耀眼的娱乐巨头之一。

这样看似只能在电视剧中发生的逆袭剧情,就这样真实地发生在现实世界中。故事的起点几乎与所有年轻人如出一辙,但故事的走向又给世界上无数年轻人带来了希望。

图源:新浪微博@BTS_official

很多人称他们是最成功的偶像男团,还有很多人说他们是艺术家。但在全世界的粉丝心中,他们代表的则是年轻人最美好的样子。

当他们站在一个国家历史根脉最丰富的地方,背对现代都市的夜景,用微笑吟唱着未来时。我们看到的,是由这一代年轻人创造出的花样年华。任世事变幻,他们从未放弃。


参考资料:
1、《从地下室到格莱美,防弹少年团的“逆袭”花路》,沈丹阳,刺猬公社

 


END

内容产业报道第一新媒体

刺猬公社是聚焦内容产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领域包括互联网资讯、社交、长视频、短视频、音频、影视文娱、内容创业、二次元等。


投稿、转载、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 | ciweimeijiejun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 | yunlugong
网站 | www.ciweigongshe.ne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