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暴雨后的池塘里怎么会有鱼?除了人为外!

 怪罗科普 2020-09-03

无论是公园的小池塘里,还是你家后山无人打理的小水坑,我们都能发现一些水生生物,鱼、虾、小龙虾、螃蟹、螺丝......但似乎我们从来没有疑问过,这些小家伙到底是从那里来?

很多人会说:肯定是在我们人类放进去养殖的。然而,这个回答并不全面,因为你只解释了公园池塘中的生物来源,并没有解释那些人烟罕至的水池中的生物来源。

有些地方的大坑或洼地,大雨和洪水过后会变成池塘。如果你曾经观察过这种类型的水体,你可能已经注意到,鱼就像变魔术一样,凭空出现在了这个刚形成的池塘。

由于这个池塘以前根本不存在,那也不可能有鱼生活在哪里,而且池塘地处偏僻,人类完全不会去放养生物,那么这些池塘里的鱼是如何形成的呢?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发生在已经干涸的池塘里,当一个池塘干涸后,它的水生居民因此而死亡,但当它重新充满水的时候,池塘里怎么会突然多了很多小动物呢?

鱼又是如何在新形成的水塘中出现的?

鱼类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达到“新家”:它们原本就在那里;它们靠“水路”到达那里;借助外力达到那里。

原本就生活在那里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难以置信,但这是真的。我们可以大胆猜想,现在这个池塘也许曾经就是一个“池塘”。

在干燥一段时间后重新又充满水,鱼卵留了下来,且能够在干旱中存活很长时间,当“池塘”重新注入水后,卵孵化了。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就可以看到鱼和其他生物在“新家”中玩耍。

很多水中生物有适应环境的本领,例如,藻类留下的孢子可以存活很长一段时间;也有一些物种会把卵保存在池塘很深很深的淤泥里,等到时机成熟再孵化;美洲短吻鳄的卵甚至可以“冬眠”,当池塘被填满后,它们才孵化重生,在“新家”里生活并繁殖后代。

靠“水路”达到那里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就共用同一个“水系系统”。许多在水位正常时看似互不相连的湖泊和池塘,实际上以各种方式连接在一起,因为湖泊和池塘是由河流和海洋的分支形成的,同一个水系系统,就可以共享水系中的生物。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当一个湖泊的水位上升后,它的水就会“溢”出来,并通过小溪流堆积在低洼地,渐渐形成小水塘。鱼和其他水生生物会通过“水路”到达小水塘,并在新的水塘里繁衍生息。

通过动物的帮助

湖泊地或沼泽地是鸟类最喜欢的栖息地,鸟类经常在这些地方游荡,鱼的后代便搭乘鸟类“顺风车”到达另一个新水体。当一只鸟从池塘喝水时,鱼卵会粘在它的羽毛或脚上,然后跟着鸟类飞到了附近的另一个新湖泊,从而在“新家”繁衍生息。

不光是鸟类,陆地上的其他生物同样是鱼类后代的“交通工具”,吸附在脚和皮毛上,充当鱼类繁衍中最重要的运输载体。

通过人类的帮助

人类通过主动或被动地在池塘中引入选定的水生动物物种。人类在地球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了某个池塘的生物种类。

特别是我们中国人,非常注重“吃”,为了满足中国人的胃口,很多养殖户专门建立人工生态,引入鱼类品种,满足市场鱼肉需求。

当然人类也不光为了吃,有时我们会建立鱼类孵化场,在孵化池溏里养殖某些种类的鱼,然后把它们送到公园作为观赏,或者送到某些生态系统中稳定局部生态稳定。

淡水鳟鱼

鳟鱼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引入鱼类之一,而且是通过人类活动自主引入的,这也就能解释了为什么你家后院的小池塘可以有那么多鱼类品种。

不管池塘有多大,有多“年轻”,也不管池塘与池塘之间有多么明显的隔离,池塘里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都可以遍布在不同水体中,因为大自然中生命是伟大且奇妙的,总会找到新的出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