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地球上的动物包括人类,大多都是雄性追求雌性!而不是雌性追雄性呢?

 怪罗科普 2020-09-03

“癞皮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这句流行的网络用语随处可见,而大多“癞皮狗”的主角是男生。

有些人可能认为,现在男女比例如此失调,如果不努力追求女生,单身的可能性很大,其实没这么简单。

纵观大千世界,除了人类之外的其它动物,好像也大多是雄性追求雌性为主,往往雄性会使出浑身解数求爱,不惜头破血流,而雌性往往挑剔而被动。

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十亿年前出现有性生殖说起。

大约在11亿年前,第一批蜉蝣植物的遗传变得多样化(从化石中提取的信息得知),由此判断有性生殖可能那时候才开始出现。

随着减数分裂(源于有丝分裂)的出现,在藻类和植物中产生孢子,而在动物中产生生殖细胞,交配则是让生殖细胞融合。

这个过程非常关键,因为有性繁殖的后代结合了两个亲本的特征,从而导致遗传多样性大大增加,这有效加快了进化速度。

生殖过程产生了一个经济学问题

一个雌性生物体的卵子数量有限,而一个雄性生物体的精子数量却不尽其数,但产生后代所需要的精子和卵子数量却相等。

或者说,只要一个精子就能使一个卵子受精,由此,我们得到了一个基本的供求关系图,雄性有许多精子供应,而雌性的卵子十分有限,这导致卵子的成本增加。

在这一点上,没有所谓的高级生命体,所有生物都是基因传播的载体。因此,当自然被赋予优化事物的选择时,它最终会找到最优方案,那就是使雄性需要追求雌性。

另一个原因

对于高等哺乳动物来说,一个卵子的产生需要很长的时间(对于人类来说是1个月),而雄性精子则大量存在。

一旦怀孕,一个人类女性会有9个月的时间不会产生卵子,而她的男性伴侣却依然可以产生精子。

因此,对女性来说,选择一个最好的男性追求者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她在他身上“投入了”很多时间。

雌性更为重要

成年蜉蝣的寿命根据种类不同,从30分钟到一天不等,它们所有器官退化只剩生殖器官,唯一目的就是繁殖。

繁殖也是所有生物生存的目的,而在人类繁殖过程中,女性的身体本质上是在“制造婴儿”,而男性的身体只不过提供一下精子而已。

就繁殖而言,女性比男性更为重要,有些动物在这方面做到淋漓尽致,雄性真正变为一个“精子载体”。

例如,在鲸鱼尸体上发现的多毛类蠕虫Osedax,雌性以鲸鱼的骨头为食,而雄性生活在雌性体内,除了提供大量精子外,不会发育到超过幼虫期。

最后

在自然界中,这种雄性变得可有可无的例子数不胜数,从生物学角度来看,雌性确实有优越感,值得雄性去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