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电影院!

 长光里 2020-09-03

潮州话里“长光”两个字,要解释清楚其实蛮难。但“长光”的场景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长光伯小的时候住在老厝内。晚饭过后,亲戚朋友过来喝茶,炭炉一烧起,阿伯就会拉把小凳子凑到跟前。听一群闲极无聊的大人东拉西扯、谈天说地,拼“长光”。


那时的夜显得很长。炭炉的水烧了一壶又一壶,茶淡到没味了,大家才各自散去。后来证明,那些爱蹭在茶几旁听大人扯蛋的孩子,大都比较聪明和懂事(如我)。所以,潮州有句俗话叫“炉底炭——块块透”。阿伯觉得,讲的就是这些爱在茶桌蹭古听的人。


当年众多客人中,有一位是阿伯的最爱。那人我叫他作生舅,年轻时听说在外跑过,常能讲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比如讲湖南的辣,一根白菜要水洗三次才能入喉。比如讲东北的冷,晚上起夜要带火把,不然尿会结成冰。那时阿伯把他奉为英雄,每次他来我端茶也特别勤快。心中自然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心,希望长大能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再大些才知道生舅在电影院上班,常走他的后门看免费的电影。有时也会窝在他办公的地方听他和同事扯蛋。争论是印度的电影《大篷车》牛逼,还是南斯拉夫的《桥》好看!阿伯当时是坚决站在生舅一边的,《大篷车》当然好看些,除了有歌舞,里头女的还都露肚脐。


印度电影《大篷车》


南斯拉夫电影《桥》

再后来,录像带开始兴起,但有带子的单位不多。所以,找生舅更勤了。说起来,那时候录像带的片名都很坑爹,纯粹的标题党。各种泛色情、假鬼怪、伪暴力。常常怀抱着撸管的心借回家,打开却是沉闷到死的文艺片。阿伯就是在不知情之下,硬生生被培养成一名文青的。有时候在想,假如当时真的片如其名,阿伯不知会不会变成另一种人,人生的偶然,细思极恐。不过,这时候生舅的故事对我已不再吸引。因为,电影里的世界比他说的,要精彩千万倍。

后来,电影院没落了,不少乡镇的剧院卖起了药,跳起了脱衣舞。录像带也没落了,换成了DVD,再后来,开始进入了种子和番号时代。而我,也走出了小城,去过了湖南和东北。又回到了小城,过起了少年时鄙视无比的平庸日子。而和生舅,慢慢地就断了联系。更确切地说,我几乎很少再想起他来。似乎很难想像,当年被我奉为偶像的一个人,居然就这样,从我的生命中消失。


再记起生舅,已经是很多年后。偶然间下载了一部叫《天堂电影院》的片子,看着看着,突然就想起了他。一样的小镇、一样的一老一少、一样的老旧的电影院,一样最后被改造成了停车场。影院放映员阿尔夫莱多和小孩子萨尔瓦多说的那句话:“不要在这里呆着,时间久了你会认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彷如在嘲笑着我们这些丢掉了梦想的人。

《天堂电影院》是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西西里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海上钢琴师》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对于影迷来说,这三部电影都是殿堂级的作品。而其中的《天堂电影院》更获得了第42届戛纳电影节审团大奖和第52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


影片讲述一个小镇男孩和电影院放映员的故事,从小男孩童年一直到中年。其中贯穿了他的成长、恋爱、事业。意大利人的浪漫、忧郁、睿智以及奔放的情感,都在这部片子里淋漓尽致地展现。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剧院正在走向没落。他曾悲观地认为,曾经的影院文化将从此消失。二、三十年过去,事实证明,剧院依然承载着很多人的喜怒哀乐。

就像长光里在发起的小众电影专场,因为阿伯始终认为,在剧院里看片子和在电脑前看,特么完全就是两回事。只有在电影院,你才能感受那种特有的氛围。就像上帝一样,当你要有光,大幕于是拉开,光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向你展开!在那一刻,你可以暂别尘嚣,你可以品味记忆,你可以重回少年,你可以遥望星际!


其实,我还是有很多的机会见到生舅。只是,似乎没有那么必要了。生命中,有很多过客,在那一刻播下一颗种子,或许不经意,但却可能改变你人生的方向。所以,我们还想把小众电影做下去。或许,在某一天,它也能成为某些人的一份回忆。


这一次的电影,就是这部《天堂电影院》

规则有所改变,100人,20元/张。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码进入专属的群。

够人开演,不够退钱。

时间:2016年4月13日  晚上 8:00

地点:人民广场数码影院 巨幕厅

特别说明的是,这次选的是155分钟的版本,看到你爽!

想看的,戳下面的二维码入群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