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5年,不敢忘,不能忘

 城北十五里666 2020-09-03


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为了这场胜利,中国军民浴血奋战14年,伤亡超3500万。在和平的今天,我们不敢忘记、也不能忘记先辈们的付出和牺牲。那些从抗日战场走过来的老兵,值得我们永远敬念。

今天,夜读想请你静静看完这15个故事。它们的主角,是从枪林弹雨中走出的抗战老兵;它们的讲述者,是如你如我的年轻一代。

当我们用孙辈的视角,去讲述他们的抗战故事,一定有一些值得永远铭记的精神,会因此传承下来。

苏州河 Andrea Bocelli;那英 - 八佰 电影原声带


01




太爷爷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他说有一场仗最后他们就活了几个人,以至于他晚年精神不好时经常喊:冲啊,杀啊……

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真的是老一辈人用血肉换来的。

——@温柔的吴向上



02




我外公是抗战老兵,已经老年痴呆4年了,比较严重,现在只能认出5个人,没有任何常识,土豆青菜都分不清楚,也就两岁孩子的智商。那天看电视的时候,他突然就哭了,问是不是在庆祝抗战胜利。家人都惊呆了,然后他就开始说他打鬼子的事,可见这段记忆于他是多么深刻。 

真的戳泪点了。

——@壹帆风顺年年顺



03




我弟他老板除了亲姥姥外,还有一个二姥姥。二姥姥今年九十九岁了,无儿无女,现在只有一个保姆照顾她。 

二姥姥十几岁结婚,刚结婚没多久,丈夫就去参加抗日了,和老板他姥爷是战友。有一次轮到老板的姥爷站岗,但因为他第二天有事,二姥姥的丈夫就说自己替他站。就在那天晚上,二姥姥的丈夫牺牲了,据说拉回来的时候已经被日本鬼子抹了脖子。 

二姥姥当时才十九岁,从十九守寡到九十九。后来,老板的亲姥姥把自己的儿子,也就是老板的大舅过继给了二姥姥。 

那个时代的战友,真的都是过命之交。

——@我周三有晚课



04




爷爷年轻时跟着国民党打小鬼子,右手动脉被打穿过,脑袋擦伤过,背上还有各种被砍刀砍过的疤痕。爷爷在爸爸小时候吓唬他,说他杀小鬼子的时候用大弯刀专割脖子,一抹脑袋就落了。有些话,你听着假,说的人话里却含着血和泪。

爷爷还说,他们一个部队几百人,跟小鬼子打一仗下来,回来的,只有那么几个。生命无常,战争更加残酷。爷爷是少数幸运回来的人之一。 

中国的今天,少不了千千万万个这样不知名的英雄。他们曾义不容辞地站出来,抛洒自己的热血,用生命筑就了新的长城。为此,他们割下了青春年少,割下了故乡风雨,割下了儿女情长。

——佚名



05




一位95岁的抗战女兵曾告诉过我一些当年的事。

有一次,她们一个团急行军,一天要行军80里,团里面的新人实在走不动了。每当大家喊累,她就配合团长在后面放几枪,大声呼喊“鬼子来了”,大家就又来了精神。 

又一次,她们进了一个村子,做完饭发现少了一个碗。同行的人里有个受过教育的富家小姐,没有碗用。有个老人便拿了一个葫芦水瓢给她,她说算了不吃了。然后日本人来了,她们躲到山上避险。等日军走后她们再回来吃饭时,发现连瓢都找不到了,那个小姐最后是用自己的帽子吃的饭。大家可能没见过戴了很久的军帽什么样,黑光黑光的那种…… 

她们到了延安的第一件事是用几口大锅煮棉袄,上面漂了一层虱子。  

她们真的都很可敬。

——@大圣



06




我爷爷是在外出放羊的时候,偶然参加抗日战争的。他从炊事兵做起,最后给司令当了勤务。

后来他们队伍被日本人包围了,七百多号人,打了一天一夜,几乎都战死了,最后只剩司令、指导员、他,还有零星几个人。司令大喊了一声“咱们冲吧”,然后往前一仰身子,被击中,立刻就倒下了。我爷爷则被弹片击中昏厥了过去。    

那个弹片陪了他一辈子,因为这块弹片,他一辈子不能做重活,走路都不能走快,说话也不敢大声说,因而话很少。    

在他去世的前一年,弹片随着流了一辈子的脓水流了出来。次年春,爷爷病逝。

——@佚名



07




爷爷常跟我说,现在有些“抗日神剧”太假了,鬼子的战斗力没那么低,而且那时候部队的据点大多都在村子里,要有放哨的,每次打完一场仗没有东西修筑工事,怎么办?只能把死人堆在一起筑成一个小墙体,躲在后面偷瞄敌人,可想而知有多恐怖。 

——@天堂闪电



08




我有个伟大的姥爷,他是老红军,从山东抗日一路来到浙江,征战过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全身有不下7处枪伤,最近的距离心脏不足两厘米。 

我的姥姥也很让人敬佩,她是个可爱的老太太,崇拜着她的老公,虽然没有文化,却有着强大的精神力,看着自己丈夫几次从前线被抬下,她依然勇敢微笑。

——@钢铁直女雅正本人



09




我姥爷真的从来都不看战争片、抗日片什么的。到底是因为不想再看到战争的惨烈,还是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觉得太“假”看不下去,我也不是很敢上去问……

——@吾浩南喃喃然



10




在电视上看见抗战老兵就想起我爷爷了。60周年阅兵的时候,爷爷还健在,阅兵当天他穿着军装站在电视机前敬军礼的一幕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一晃我的爷爷已经搬到天堂3年了。

——@zapepe小慢慢



11




今天很难过。之前只知道我爷爷是老兵,但关于他当年打仗的历史,他向来只字不提,每次看我们,只是呵呵地笑……

今天晚上爸爸和我聊到这段历史,说爷爷那时候和日本人打仗,一开始,武器装备差,吃没吃的,穿的是草鞋,身上也没什么像样的衣服……就是靠一个信念:赶走日本人,保卫领土,拼死作战!一个平凡的江苏农村孩子,在偶然的机会下一腔孤勇地参了军,靠着一个信念,就可以不顾生死,只为保卫国家。

爸爸说,可能我们这一代的人已经不太能理解他们,但希望历史不要忘记,每代人也都要记住,有国才有家!

——@波比猪的后花园



12




小时候傻傻的,听别人说我爷爷是抗战老兵,心里面稀里糊涂的也不懂,觉得所有人的爷爷都是抗战老兵。现在想起来,爷爷真的让我特别骄傲和自豪。

我爷爷是最可爱的人,正是因为这些人,才有了新中国,才有了现在美好的生活。我常常和朋友说,我是我们家里最没有出息的一个人了,作为老兵的后辈,要好好努力呀,加油!

——@会飞的tomato



13




我太爷爷有七个孩子,亲手送走五个(去参战),最后回来两个。有一个是伤兵退回,军装上功勋章挂了两排,但这辈子再也干不了重活,种了半辈子烟叶;另外一个就是我爷爷,没赶上抗日战争,但赶上了解放战争,最后改编去了上甘岭。

——@佚名



14




抗战老兵们大多都“事了拂袖去,深藏功与名”。那些和我爷爷一起饮茶的、一起在公园托鸟笼的、经常挽着菜篮在市场同爷爷嫲嫲聊家常的,我小时候以为只是寻常老友。后来听他们谈论老兵补贴之类的话题,问起爷爷,才发现好几位都是抗战老兵……

——@MoKo_Cat



15




我是一名摄影师,老兵拍摄者,从2011年到现在,我先后走过400多个村庄,寻访了200多位老兵,拍摄了大约数十万张照片。这些老兵很少有影像留下来,可能就在部队的时候,拍过一次证件照上的免冠照片,或者偶尔家里有一张合影。我觉得我应该给老人拍一张有尊严的照片。  

一般拍摄都在老兵的家里,或是院子,或是门口,或是卧室,而这张照片是在墓地。这个墓地是平山县的闫庄抗日烈士墓,一共埋着223位老兵,照片上的老人叫王国泰。  

王国泰老人亲口跟我讲过,有一次战役牺牲的战友比较多,战友的尸体是用马车拉回来的,初夏的天气也比较热,尸体腐烂得快。他们在埋这些战友的时候,用一块湿毛巾裹着蒿子草堵在嘴上,一边流泪一边掩埋战友的尸体。  

这位老人叫刘增英,是平山团的老战士。我记得第一次采访他的时候,在他们家的院子里拍了这张肖像。

一个月之后,我再去看老人的时候,老人已经过世了,我就在原来给老人拍照的这个地方,拍了这张空椅子。也是提醒着我:这些老兵们的时间不多了,我得加紧我的拍摄。  

老兵过世以后,会有一些遗物,户口本、军功章、退伍证,还有一些比较有文化的老人写过的家信家书,甚至老人用过的放军功章的小布包,小布包上还写着老人的名字,老人家属送给我保存起来了。当我看着老人的这些遗物时,感觉它们甚至比我的影像还要有温度。  

寻访老兵就是寻访一种感动,一个老兵的经历可能是故事,但是一百个老兵的故事可能就是历史。

——老兵拍摄者李君放  

此部分图文出自“中新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