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个女孩天台玩“死亡游戏”?警惕孩子的“毒友谊”,关键要处理好这一点

 wenxuefeng360 2020-09-04

这几天大家一定都看到了这个视频,最早是7月11日,一位男士在家发现三个小女孩竟然在天台玩耍,于是边录像边上前阻止。

不料蓝衣服的女孩,不仅要求他删视频,还突然冲上来抢手机。

大家可以看一下,确实很让人胆战心惊:

有人觉得比比《隐秘的角落》更恐怖,是真实版死亡游戏;也有人觉得女孩抢手机只是因为害怕,怕拍摄者告诉家长。

目前关于视频的疑点还有很多,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也不做评论。

叶子老师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家长如何对待孩子们交朋友的文章,作为家长该不该干涉孩子,如何帮助孩子,家长们还是很有必要了解的。

前几天朋友的小孩过7岁生日,约着大家一起去她家里给孩子开派对。

一群小孩吵吵闹闹,吃蛋糕,玩游戏,但是不见朋友邻居家的小孩。两个小孩年岁差不多,算是一起长大的缘分。

问起朋友的时候,原来是前几天那孩子来朋友家玩,她在厨房做饭,突然就听到俩孩子吵起来了,还没等她出去问怎么回事,那孩子就生气地跑回家了。

“他们一起玩桌游,玩了几局那孩子一直输,后来他突然抓起棋子就往地上扔。一直到现在那孩子在小区里见着我儿子,都还不打招呼。”

朋友无奈地说:“都这样了我儿子还是想跟他玩,作为家长我真的忍不住想干涉。”

也许大家都跟这位朋友一样,对于孩子的交友问题,干涉,显得自己不够民主,不干涉,又怕孩子被带坏被欺负。

的确,父母不应该包办孩子的交友,但是你却可以帮他拒绝“毒友谊”

电影《少年的你》中,施暴者魏莱身边有2个“小跟班”,其中一个由于同情陈念被魏莱发现,转而她也变成了下一个被霸凌的人。

前一秒是还是好闺蜜,下一秒就欺负你,这是典型的“毒友谊”,对方只以自己为中心,从来不在意别人的感受。

好的友谊,是能够让彼此共同成长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曾说过:

儿童的“童年时代有两个世界”,一是父母和儿童相互作用的世界,一是同伴的世界。同伴群体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与父母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作用。

而“毒友谊”只会让孩子受到伤害,家长要做的,正是帮助孩子辨别并勇敢地离开“毒友谊”。

01

什么是“毒友谊”

在美国的《今日心理学》中,艾琳伦纳德博士总结了孩子可能遭遇“毒友谊”的几个特征:


孩子经常不开心,甚至哭泣;

自信心萎靡;

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为了让朋友开心一味讨好对方;

被嘲笑、轻视;

提出的想法总是得不到重视;

在一段友谊中一直没有进取;

产生了厌恶自己的想法;

具体的表现例如,突然之间最好的朋友就联合其他人来孤立我,明明我什么都没做错,却让我去挽回他;

最好的朋友总对我挑三拣四,让我感到无地自容,我只能单方面讨好;

我买了个新本子,最好的朋友觉得很好看很喜欢,没有经过我的允许就拿走了;

总的说来,就是孩子在这段友谊中,受伤多,欢喜少,常常情绪沮丧、愁眉苦脸。

当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也许就是遇到了“毒友谊”,家长需要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但是不要帮孩子做决策,这样有可能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在知乎上,也有一个妈妈问了同样的问题,该不该干涉孩子交友?

下面有一个回答很深刻:

小的时候有一个好朋友经常来家里玩,后来有一天我爸爸就不让他来了,也不让我跟他来往。

因为这事我一直埋怨我爸,认为他干涉我的自由。

长大后才知道,原来那个小孩每来一次我家,就会偷偷拿走我的玩具。

我爸爸早就发现了,偷偷跟那个小孩聊了一次,那小孩也不悔改还是偷,我爸就直接不让他再来我家了。

其实不难看出,这位爸爸只是想保护孩子,害怕孩子知道好朋友的偷窃行为后伤心。但是他用错了方法,导致父子俩产生了长时间的隔阂

02

相信孩子自己能解决

社交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能判断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其实这是家长居高临下的想法。

当你发现孩子遇上了“毒友谊”的时候,可以先向孩子陈述事实,比如:

他最近不来找你玩了,上次见着你也不打招呼,是因为什么呢?他经常这样吗?

你们俩玩的时候,好像一直都是他在指挥,你喜欢这样吗?

我们能做的,是帮孩子收集信息,让孩子自己去判断和分析。即使要谈判,也是孩子自己去,除非孩子来向你寻求帮助。

并且要鼓励孩子勇敢地离开“毒友谊”,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会永远站在你的身后。

03

家长需要把握底线

孩子的心思是单纯的,有时甚至已经受到了伤害还意识不到。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掌握底线。

什么是底线?

以“好朋友”为名义的霸凌、威胁、身体伤害、精神控制、索取财物等等。

这个时候,则需要家长将孩子从泥潭中救出来,告诉孩子,真正的朋友,应该是那个跟你一起变好的人,在未来你还能交到更多好朋友,好孩子值得拥有更好的友谊。

04

孩子的事没那么简单,也没那么复杂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育与发展教授罗伯特·塞尔曼(Robert Selman)对250多名3~45岁的人进行了访谈和研究。

他发现,在我们的一生中,对友谊的认识和理解是变化的,大致可以分为相互重叠的5个阶段:

0阶段:友谊的无差别阶段(3-7岁),短暂的游戏伙伴关系

阶段1:友谊的单向阶段(4-9岁),单项帮助模式

阶段2:友谊的互惠阶段(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

阶段3:友谊的相互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关系

阶段4:自主的共存阶段(12岁+),友谊的相互依赖、相互依存阶段

可以看到,当孩子越来越长大,对友谊的认识也越来越趋向成熟,这当中出现一些碰撞,是很正常的,就像开头那位朋友的孩子一样,也许过不了几天,两个孩子又玩到一起去了。

回想自己小的时候,说过最多的话不也是“我再也不和你玩了”,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多样的。

同时,人与人来往,很大程度上有一条“吸引力”法则,孩子的个性如何,往往能够决定TA会吸引什么样的人来与之交往,大部分无非是个性相似或者互补。

有时候可能更简单,因为我们位子坐得近,我们年级相似等等。

我们对孩子的个性、优缺点等等,要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孩子愿意和什么样的人来往,让他自己选择。

我们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一个集体,一个班级里,总是会有各种角色的孩子,安静读书的学霸,乐于助人的热心肠,爱欺负人的调皮鬼。

即使调皮鬼转学了,很快班级里会出现新的调皮鬼,不知不觉就会形成一个小型社会。

所以处理小孩子的交友问题,一样不能太过粗暴,甚至很多时候不需要人为做具体的事情,一些小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每个人都是被身边的人影响着而长大的,在成长的路上,总是有很多东西需要孩子自己去体会,学会交朋友也是一个成长中必然的过程,即使会受伤会难过,父母也不应该剥夺这样的机会。

善与恶从来都不是绝对孤立的。

当孩子体会到他人的善,就能释放温暖,

见识过人心的恶,就能明白做人的底线。

最后收获的,将会是一颗强大的内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