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明是好事情,却让一些人办得走了样儿

 焦际空间 2020-09-04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文明卫生的真正体现,不是街道一尘不染,不是街道两侧空空如也,而应该是:居者有其屋,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少者有其学,弱者有其助!     

         换句话就是:真正的文明社会,是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活着。

         昨天上午,我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看到交警哨子一吹,拦下一位骑电动车的女士,说是“你这属于逆行……这几天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抓得特别紧……你掉头转个弯,再从对面过来……

         骑电动车的女士倒也配合,掉头绕了一个大圈走了。

         我在旁边看着,觉得这话说得还真是实情,但总有些不对劲儿……

          啥是创文创卫?

          简单地说,就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在当下的城市评比中,这两项荣誉可以说是自带高光的金字招牌。

          对大多数城市来说,资本的青睐和人气的聚集并非天生就有,如果想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要有拿得出手、大家都认可的“金字招牌”。  

           一些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只能热衷于“争创XXX”之类的运动,甚至对一些民间协会颁布的“野鸡排名”也趋之若鹜……

          这些东西也不是全无道理,毕竟“城市发展前景”是个概念,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多一块金字招牌,就是多一份实力体现,对招商引资大有裨益。

          通过这个“创文创卫”,的确是极大改善了城市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全体市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人居社会、法治社会、文明社会,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内容繁多的评比竞争中,不少城市的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观。

         而在追求包括创文创卫在内的各项荣誉过程中,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在创建文明城市中,不少地方的形式主义严重,搞一阵风似的突击运动,其目的就是为了迎接上级检查。

         等检查团一走,又全都恢复到了老样子,而且是常年如此……也难怪市民对此意见很大。

         有些城市为了创文创卫,将小商贩赶走,搞突击性的大拆大建,整个城市不见烟火气息,菜市场没了吆喝声,行人只是匆匆,休闲的棋牌没了,跳舞的大妈也没了……

          如此的文明,难道真是我们生活需要的吗?

         创建文明卫生城市肯定是好事,但不可急于求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两三年甚至五六年内拿下文明称号可能意义更大,影响更加深远,持续性也会更久。

         还有一点,就是创建文明城市不能遍地开花,谁都有资格去“争”。

         最好是选择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或者纯粹新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它们会更容易达到文明城市的标准。

2020.9.4于山西运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