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祖宗忠告:“四十比三,妻离子散”,越早明白越幸福

 张勰 2020-09-04

四十岁时人生已经走过了一半旅程,思想状态、心理行为、言谈举止,也都早已瓜熟蒂落、顺理成章。所以在四十岁这个尴尬的年龄段,想要让人生有比较大的突破,或者说像年轻时一样敢打敢拼,仿佛都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

既然人生已经如此,又何必过于强求,这也是很多四十岁男女的共同心态。但是看到那些曾经远不如自己的人,住着豪宅、开着豪车、夫妻恩爱、孩子出息,内心中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嫉妒和愤懑。此时一种从心底油然而生的不平衡,开始让四十岁的你产生攀比之心。

正所谓“人生本无事,一切皆由心”。一旦在四十岁的时候出现这种攀比心理,不仅会让自己过得特别痛苦,而且也会让别人过得不舒服。所以,一定要谨记 “四十比三,妻离子散”的俗世箴言,老祖宗传下的治理家庭的良药。

“四十比三,妻离子散”的涵义

《为政》中曾记录过先贤孔圣人,对不同年龄段的阐释。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孔子的思想中四十乃不惑之年,可以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

当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人生已到四十岁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突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因为青春韶华已过时间依然在流逝,此时正处于人生最重要的关隘。如果能够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并且拥有聊以度日的财富,相信就不会出现恐慌心理。

但如果此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或者人生正处于不顺遂的关键时刻,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红眼病”。于是就会满腹牢骚心有戚戚焉,老话说的好“四十比三,妻离子散”,这其实也是老一辈给中年人的忠告。

第一、攀比财富,妒忌成性

表面上的财富包括金钱、房子、车子,俗语讲“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万万不能”。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向“钱”看齐。因为有了钱就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也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轻松。

但是人到中年之后由于能力、精力,都处于一个稳步下降的过程。所以如果在三十而立时没有积累财富,那么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就很容易捉襟见肘。在这种前提下就很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一旦出现这种心理之后,就会做出很多不理智的事情。

有的人甚至会因为对财富过度渴望,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或者其他方式,做出一些违背法律要求的事情。在这种情形之下就会受到法律制裁,进而导致身陷囹圄妻离子散。所以奉劝大家不要过度追求财富,钱虽然很重要但相比于家庭幸福来说,作为身外之物根本没必要过于强求。

第二、不比子贵,空留遗憾

现在社会由于竞争压力特别大,所以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被家长领着去上课的兴趣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将来长大之后可以拥有更好的生活。但是这种揠苗助长的方式,却很容易导致孩子因压力过大而让人失望。

事实上很多父母都是打着爱孩子的幌子,进而让孩子去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这种做法不仅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而且还会扼杀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李安曾说:“我不要他们对我孝顺,他们爱我就行了”。

第三、不比出身,切莫自卑

在2000多年前陈胜曾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思想虽然很积极而且也符合社会现实。但是却忽略一个客观存在,那就是出生在贫穷或富贵家庭,根本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事情。所以人到四十之后千万不要比出身,毕竟这种东西根本没有可比性。

常言道勤劳可以致富、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如果自己出身于普通家庭切莫自卑,因为父母没有给予我们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获取。虽然已经是四十岁的中年人,但是“欧洲有一句谚语:生命从四十岁开始”。

人过中年,以上三种攀比都不可取,否则很难得到幸福,要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生活才能更加美满,你觉得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