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一定要学会的思维方式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9-04

批判性思维。

想必你在生活中、工作中已经无数次听到过这个词了。

但是很多文章只会说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会批判性思维却不告诉读者该如何去做。

到底该如何有效地培养批判性思维方式,更好地“开眼看世界”呢?

今天推荐一本书,尼尔·布朗(Neil Browne)和斯图尔特·基利(Stuart M. Keeley)合著的《学会提问》,英文版名称为: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教读者如何正确地培养批判性思维方式。

作者在书中不仅讲述了有关批判性思维方式培养的理论原理,更是如教科书一般附加了大量的思维实操案例,既教给读者理论,又手把手教给读者该如何实践练习

开篇第一章,作者便告诉读者: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嘈杂、混乱的。我们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接受着他人和社会给我们传递的种种观点和断言。

有人说,在新装修完的房子里放满绿植和活性炭可以快速除甲醛;有人说,手机不能贴身放在衣服口袋里,因为手机产生的辐射会危害身体健康;有人说吃红枣补铁,喝大骨汤补钙;有人说他们这些观点都是错的······

这么多观点我们到底该听信哪一个?

是看发布消息的媒体和人是否权威?

还是看消息中是否有数据支持和专家的论证分析?

统计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专家的研究报告就一定可信吗?

要回答这些问题还真的挺难的。

作者认为,我们自己必须要做能工巧匠,必须对那些主张加以剪裁取舍,将它们整合成自己的决定,这样才能做个有主见的人。我们倾听很多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是为了构建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听了他们的话以后,马上就按他们说的去做,就好像自己是只无助的羔羊,或者是个牵线的木偶似的。

为了能够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得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评性思维?

所谓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对自己和他人观点做谨慎多角度地思考,它讲究逻辑和理性,是一种高效地积累知识的方法

在培养批判性思维方式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下平时的思维方式中有哪些错误的地方。

1、刻板印象

在我们接触任何主题之前,我们都带有一定的信念或思考习惯。当我们形成刻板印象时,我们就会断言,因为某个人属于特定集体中的一员,所以,他肯定具有一系列明确的特征。

举个例子,我们只要一提到东北人,想到的就是东北人整个群体都是豪爽、大方。一提到程序员,就认为程序员都是穿着格子衫、背着背包,还有着典型的技术人思维,不善与人交谈。

这就是典型的刻板印象。

2、晕轮效应

指我们通常会先认识到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积极或消极方面的特征,然后就把这些特征和这个人的其他一切都联系起来。

关于晕轮效应,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者找来了两个班级,告知他们会有一名研究生同学来给他们上课。实验者对其中一个班介绍说这个研究生同学很热情,勤奋、勇敢。而对另一个班级介绍研究生同学的品质时,仅将热情一词换成了冷漠。结果发现,被告知研究生同学很热情的那个班,双方“一见如故”,很快就打成了一片。被告知冷漠的那个班级,对待研究生同学没有一点热情。

3、确认性偏见

指我们总是倾向于只把那些可以确认我们既有信念的证据当成可靠证据。

举个例子,小明同学是一个米粉,那么在他平时浏览新闻、逛论坛的时候就很容易去刻意关注夸赞小米手机的新闻或文章,久而久之,他会不断地强化这样一个信念:小米手机是最好的,即便看到了一些批评小米的文章,他也会认为这是友商的恶意抹黑。

4、可得性启发

指的是我们反复使用的心理捷径,即只根据我们手边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来形成结论。出于思维懒惰,我们总是习惯于依赖自己已有的信息,而不是依赖做出更好的决定所必需的那些信息,因为获取和处理额外的信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从统计数据上来讲,飞机的安全性要比汽车高很多,但实际上,如果问大众飞机和汽车哪个更安全,他们可能会回答说是汽车。

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大脑中检索到的所有信息基本上都是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的飞机失事的新闻。他们不会说,我要去看一下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因为这些信息不易得,获取需要时间和精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就是要一步步地破除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这些思维谬误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方式?

1、论题-论据-结论三段论

我们要评价一个人的论证,首先要从他的论证中找出论题、论据与结论。然后分析他的理由是什么、他的论据是否可信、他是如何从论据得出结论的。他论证的过程是否逻辑严谨?如何找出推理错误?相关关系能代替因果关系吗?

要成为一个批判性的思考者,我们必须练习找准论题、论据和结论的能力,并分析他的推理分析过程是否正确无误。如何去分析推理,评判别人的论证,作者在书中花费了大量的篇幅,而且还有案例练习,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2、使用意思明确的词语

我们在读书、听讲的时候,一定要强迫自己去寻找那些意思不明确的词或短语,否则就会抓不住要领。我们说一个语或短语意思不明确,是指它的意思在我们所考察的论证的上下文语境里让人捉摸不透,需要有进一步的解释(比如高收入、幸福感、价格贵等),我们才能判断论证的过程是否恰当。

3、价值观假设与描述性假设

所谓假设,就是一个信念,通常没有明说出来,而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并用来证明外在的论证。

价值观假设。人们在做出论证时,都会不自觉地依靠头脑中潜在的价值观进行推理论证。比如一个人主张反对建设核电站,理由是一旦发生泄漏,核电站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巨大的灾难。在这个例子中,价值观假设就是,他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他的价值观就是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重于一切,所以,他才会做出如此的推论。

在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就某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这可能就是两人背后所持有的价值观不同导致的冲突。

描述性假设。就是一种关于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怎么样的没有明说的信念。比如作者在书中举的一个例子:这辆车肯定能把你送到目的地,不管你的目的地在哪里。这种型号的汽车,我在各种各样的地形都驾驶过。这个论证暗含的描述性假设就是某型号汽车的质量始终如一。

不管是价值观假设还是描述性假设,也就是说,对于别人的观点和论证,你要能够发现对方要表达的信息中隐含的前提假设

培养批判性思维有什么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不会被别人的观点牵着鼻子走。让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它可以帮我我们客观评价文章、图书、以及网络上提供的证据,不盲从盲信,形成自己的论点。对于学生而言,帮助他们撰写有理有据的论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或者说,至少,那些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快速反转,可能再也不会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