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化腾与朱啸虎别争了,建议ofo卖给摩拜,这是完美方案

 磐石之心 2020-09-04

(图片来自网络)

对此朱啸虎回复说,没必要上类似摩拜的智能锁,性价比最优的方案才是好方案。马化腾又回复,在智能化时代再高性价比也不堪一击。

这段对话目前还没有当事人承认真假,我觉得摩拜的微信支付多与其把微信支付放在第一位有关,而ofo的第一位支付工具是支付宝,因为阿里给了点小钱。只是在摩拜刚刚获得6亿美元融资后,ofo与摩拜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火药味浓厚,所以风吹草动都成大新闻。

那么,共享单车市场到底何去何从?我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共享单车目前还没有盈利模式。在《摩拜融资6亿美元仍是“水蛭”的命,一旦投资断档立即死掉》一文中,我分析了当前共享单车每辆车的成本大概是1500元一年,每辆车每天使用3次才能保证1年回本。同时,还要保证车辆不被人为损坏,丢失。

目前,共享单车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基本过度饱和,堆在人行道两旁十分壮观。这种过度投放意味着使用率较低,也意味着成本难以平摊。加之免费骑车活动,骑车抢红包,有朋友说骑了250公里,至今只花费10元钱。

因此,依靠骑车收费,共享单车没有盈利的任何希望。那盈利模式只能依靠“羊毛出在猪身上”,广告、金融、跨界合作,也是目前可以看到的模式,但仍难形成持久性和规模化。

2、投资人不是慈善机构。死掉的悟空单车创始人丢了300万,最后只能自认做了公益。而投资人没有做公益之说,投资人唯一目的就是让投资翻倍,翻数倍。金沙江投资在滴滴的项目上赚了几百倍,它希望在共享单车上复制滴滴的模式。

于是联合滴滴投资ofo,随着D轮融资的结束,E轮融资到来,金沙江的原始投资应该已经翻了数十倍,上百倍。但是投资就和炒股一样,不套现出来都是数字。

当前是共享单车最火爆的时代,缺少监管,野蛮疯狂生长吗,也是共享单车公司估值最高的时候。Uber中国去年卖给滴滴的时候就卖在最高点,因为出售仅1周全国网约车监管征求意见稿就出台了,接着便是市场的断崖式下跌。

所以炒股要低买高卖,投资也是要低买高抛,这关系到投资人的收益,展现的则是投资人的水平。

3、共享单车看不到类似滴滴的未来前景和上市机会。共享单车目前野蛮疯狂发展,几乎成了城市的严重负担,未来必然遭遇严格监管。特别是1年以后,大量自行车因故障,缺少维修,人为损坏等变成街头垃圾的时候,政府的大棒必会突然来袭。

而投资人看中的是企业发展前景,比如,滴滴通过海量车主可以获得大数据,然后用于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Uber作为滴滴的老师,已经在走这条路线。而且网约车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也是刚需。

而共享单车的骑行数据量较网约车没有任何可比性,这种数据规模所带来的价值也很弱。这也意味着共享单车的未来缺少想象空间,因为目前任何创业最终都必须演变为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再建立竞争壁垒,颠覆另一个旧的产业,从而获取巨额回报。比如,电商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对传统零售、传统物流的颠覆。

由于共享单车的整体交易额并不具任何规模,而押金又只能被银行托管,因此其现金流是不健康的。必须持续烧钱才能维持,这对于任何投资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而上市的机会则更是几乎为零。

综上所述,目前最好的方法是ofo卖给摩拜,投资人在高位套现离场。因为摩拜的背后是腾讯,腾讯又很热衷做共享单车的生意。因为腾讯认为只要有用户,最终都能延伸出盈利模式,QQ、微信的发展也皆是这个套路。

腾讯有资金,有用户,有流量,也有兴趣和耐心,那就交给腾讯来运营好了。即使最后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没找到,失败了,腾讯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也亏得起,大不了就当做为人民做好事,当成公益事业。

只是ofo卖给摩拜后,腾讯如果坚持到2018年冬天不抛弃摩拜,我估计注定要吃土了。(摩拜、OFO若能活到2018年冬,我直播吃土,这群投资人没水平没逼格

各位读者,你感觉我提的建议如何?欢迎投票和留言,说出你的观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