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磐石之心 2020-09-04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此时,都会上演全民大迁徙,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变成一座“空城”。

大街上、超市里、长途的音响里都不停地唱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歌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诠释。很多人都是从农村考上大学,然后留在城市里工作生活,而父母多留在农村或小城市里。

每逢春节,有钱没钱都要回家团聚。父母不在乎,你是否赚了钱,换了好车,而在乎能否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顿团圆饭。

看到新华社的一篇文章,写了当前年轻人崭新的过年方式。有人把父母从老家接到城市,一起团聚,从而躲避购票难,以及回家走亲访友的繁琐与开销;有些老家在异地的夫妻为了减少矛盾则出国旅游过年,谁家也不去;

还有些年轻人,为了躲避父母、亲友逼婚,与朋友组团去南方或出国旅游,将父母独自留在老家过年。

这些崭新的过年方式,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一面镜子。高昂的房价、物价与生活成本,很多年轻人身上背着房贷、车贷,已经不堪重负,面对回家后各种走亲访友的巨额开销甚是畏惧。

还有许多年轻人,因为没有钱买房买车,基本是月光族,还借着信用卡、现金贷,更是不愿回到老家听父母逼婚,听亲友盘问:收入多少?买房没有?买车了么?

所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现实则是“有钱才好回家过年”。

有句话叫做“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看到一组照片,拍摄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妈妈大年初一坐在公园的椅子上,身边是欢聚春节的孩童、老人。

她可能是在与女儿或儿子通电话,一会脸上露出孩子般天真的笑容,一会又莫名惆怅,问得最多的是“忙完,啥时候回来?”

电话对面的儿子或者女儿,可能在外地加班工作,也可能是为躲避回家的人潮而出去旅行,还可能是为了避免夫妻矛盾,不回任何一方家里过年......

看到这组图,我在思考陪伴父母过年是否算是一种守旧,或者应该摒弃的古老习俗?

现实的各种压力、困难,让回家过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变得十分奢侈。回家过年这种习俗是否还需要去坚持?

我觉得对于60后、50后,甚至40后的父母来说,还是有一些必要的。他们已经年过半百,经历了中国最困难的年代。很多父母都没有文化和工作,他们对儿女过度依赖,甚至一生都没为自己活过。

这种父母遵从传统,他们无法理解儿女为何不在春节这样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回家过年。

但是对于70后、80后这些人来说,我想当我们老去的时候,所需要的陪伴不会那么多。因为我们很多都受过教育,有独立的生活能力与思想,也亲身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迁徙和生活压力,理解孩子们回家过年的困难,因此不会过分地强求自己的孩子能回家过年。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旅游过年、玩游戏过年,而不是回家过年。未来,这必将成为常态。“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个古老的习俗,也将随着社会的改变而发生本质的改变。

父母若需要陪伴,有钱没钱,你都要回家过年;父母若不需要陪伴,你也可以不回家过年。

在这个崇尚自由的时代,在这个压力山大的时代,过度的遵从传统,似乎并不是明智之举。其实,每个人都是为他自己而活着,不是为了父母,也不会为了孩子,这种独立的人格正在中国萌芽,终将颠覆古老的传统,解放每一个人的灵魂。

这虽然听起来十分残酷,却也是事实。(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