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氏家史---原来这么多牛人都是一家的!

 那山_那水 2020-09-04

--没落的贵族,平凡的百姓

--历史的长河中,群星依然闪耀!

在江西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住着一群平平凡凡的百姓,他们世代为农,在遥远的儿时的朦朦胧胧的记忆中,他们和周围的百姓一样,像洒落在夜空无数的星星,平凡的叫不出名号,祖祖辈辈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居、满朝黄土背朝天的贫苦生活。

在儿时,我们每年除了最期盼新年的到来之外,其实,我们还特别期待一个日子的到来,一个只属于我们王氏男丁的节日--冬至。在我们村,有着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冬至这天,村上所有男丁多聚集在村上破旧的祠堂里,而所有的女性这天都不允许进祠堂的。不知是不是从那时候起,男孩子就潜移默化地比同龄的女孩子有一种优越感,这一天,所有的女孩子都会被母亲们想方设法呆在家里,以免不懂事跑去祠堂坏了规矩。

冬至这天,村里的爷爷辈们都会围坐在祠堂里面,讲着他们爷爷、祖爷爷的传奇故事,他们的爷爷的爷爷武功有多好,出去跟别村的人打架,被追赶时纵身一跃能跳过几米几米的江面。。。可我们从未见识过他们的功力;谁家祖上很有钱,养了多少匹马请了多少的帮工,家里有多少的房子,我们小时候还常在那些旧房子里面玩耍呢,夏天睡在比我们个头还长的青石板上,冰凉冰凉的,那是我们炎热酷暑时中午最好的纳凉避暑胜地。。。。。。

冬至这天,最神圣的莫过于祭祖了。这天的祭祖方式跟寻常完全不一样!这天会由村中最德高望重的族长,将一本破破烂烂的大大的线装书拿出来,摆在祠堂的神龛位。书上是用原始的粗线条勾勒出的人像,在这本书上,我第一次记住了一些名字--乔公(王氏始祖)、翦公(王氏15世祖)、景肃公(王氏49世祖)、季友公(王氏50世祖)。。。。。。每年爷爷们祖爷爷们都要讲他们在古代都是非常厉害的,到底怎么厉害,他们也讲不清楚。。。。。。在儿时的记忆里面,我们就觉得他们好像无数的无名百姓一样,只是一些默默无闻的平凡人而已,源于当时的信息闭塞、源于当时的年少无知,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也没有那个条件去一探究竟,他们到底是谁?

在那本神秘、神圣的族谱上,我们还第一次看到了圣旨,不过儿时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圣旨,连爷爷辈们也不知道是圣旨,只觉得那东西很稀奇。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就这样一群朴素平凡百姓的先祖中,竟然有无数璀璨之星,在历史的夜空依然群星闪耀。。。。。。

始祖--晋公 子乔(太子晋)

自华胥氏至太子晋共四十五世。

太原王氏,系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追本溯源,都是黄帝后裔。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又改姬姓。其时,炎帝神农氏国运衰弱,诸侯相互侵伐,而以蚩尤暴虐。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蚩尤伏诛,诸侯咸尊黄帝(姬轩辕)为天子,代炎帝神农氏。黄帝即位后,会诸侯于釜山,经略四方,融黄、炎于一炉,遂开中华一统之局面,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黄帝居轩辕之丘,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玄嚣(即少昊)、昌意,玄嚣之孙高辛氏,是为帝喾。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是为帝尧;娶有戎氏女简狄,简狄因吞玄鸟之卵而生契。

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是为商之祖;娶有邰氏女姜嫄,为元妃,生弃,弃好农耕,懂稼穑,帝尧举为农师,封于邰,号后稷,为周朝先祖。

两千多年来,太子晋成了正义的象征。屈原在《远游》诗中表达了他对太子晋的景慕“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李白亦写道,“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新加坡当代学者王秀南先生礼赞道:

年少册立,辅政英明,诸侯慑服,万方狄听,为因谷洛,

水利民生,极谏堵塞,有违君命,竟遭父王,贬作庶民,

裔迁太原,王家频称,因以王姓,代出群英,簪缨相继,

为国干城,本支百世,独负盛名,钦水思源,我祖德馨。

太子晋卒后不久,灵王驾崩,太子晋的弟弟贵嗣位(周景王),是为景王。太子晋的儿子宗敬后来仕为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请老致仕,避居太原。时人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成为太原王氏始祖,而尊太子晋为系姓始祖。

周灵王之子太子晋,也称王子晋或王子乔,因治水直谏而被贬为平民(居河东),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后其孙子成,任中军大夫,善武骁骑,败狄功高,始赐王姓,封其爷子乔为王伯,这支王姓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王姓,散布最广,繁衍最大,人口最多,至今已有2570余年的历史。现就围绕这支王姓繁衍过程略做简叙。 自子成破狄功高(约元前552年),始赐王姓,子乔(晋)被封为王伯,为本支王姓第一世。

王乔:奉王氏始祖王乔,黄帝四十二代名晋字乔,周灵王太称太晋,史载太晋幼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十五岁太身份辅佐朝政灵王重诸侯师旷见太晋其称善已。

姬晋(公元前565-公元前549 年):周灵王姬泄心(公元前571-前545 年在位,周灵王是周简王姬夷之子,据传“生而有髭”(嘴上边有胡子))的太子、王姓始祖。字子乔,又称王子乔、王乔或王子晋。

 子乔祠在太原晋祠博物馆内,有一座建于公元1526年,代表中国王氏宗祠的子乔祠。这是明代重臣王琼为纪念先祖太子晋所建。祠内有保留至今的历代王氏族谱,足以证明太原王氏就是中华民族王氏的开元始祖。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悬翁山下晋水源头,初建于北魏年间,是奉祀周初晋国开国君唐叔虞的祠堂,故名晋祠。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

 宗敬之后传至八世孙王错,为魏将军,十世孙王渝为上将军,十一世孙王息为司徒,十二世孙王恢封伊阳君,十五世孙王翦为秦大将军。

周灵王--晋公(子乔)--宗敬公--森公--彬公--升公--昱公--欣公--错公(8世)--贡公--谕公--息公--恢公--元公--颐公--翦公(15世)--贲公--离公--威公--立公--臧公

秦朝大将军王翦(15世祖)

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王翦,频阳(今富平县)人,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的名将,得到秦始皇的重用。先后率军攻破赵国、燕国和攻灭楚国,后封武成侯。其子王贲同为秦将,先后率军攻灭魏国,攻取燕的辽东和攻灭齐国,封通武侯。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

王翦,官拜秦朝大将军,因灭六国功勋卓著,名扬天下,被秦始皇封为武成侯,后又封为“美应侯”。

西汉司马迁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王翦将之才的武将来。王翦自然也是和那些兵家儿一般早识得刀枪的。在他的幼年,伴随他成长的就是孙武子、司马的兵书和许多的他父亲、叔叔给他制作的木头的刀枪剑戟十八般兵器。王翦自己最喜爱的兵器是一柄开山大刀。那刀虽然也是木制的,但是分量很大,足有现在的度量单位十多千克。这在一个成人抡起来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分量了,在一个不满八岁的幼儿来看,那就是天文数字了。因为刀二十多斤,那起码要五十多斤的力量才可以玩得转。

王翦和别的小孩子,当然也是秦国一些有名的武将的儿子玩耍,他一般只需要把大刀在空中舞圆了,那气势就足以把那些孩童给吓趴下了。于是,很快王翦就又开始去练习骑射。骑马、射箭再合成的一种功夫。王翦的力量很大,他在九岁的时候就可以拉开五十石的弓了。自然五十石在那些成名的将军面前不值一提,就是很多校尉也是可以拉开五十石的弓的,但在十岁以下的孩童中,王翦也算是绝无仅有的一个了。王翦射箭很准,但是在和伙伴们进行摘下箭矢的苇箭比试中,王翦往往只瞄准了对手,引而不发,凭自己的气象就战胜了对手。

横扫五国

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灭三晋,数破楚军,燕王逃亡。秦始皇欲灭楚,倾心于年少壮勇的秦将李信,认为他贤能果敢。李信曾领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至衍水,终破燕军虏获太子丹。秦始皇曾问李信欲破楚,须多少人马?李信表示二十万即可。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道:“非六十万不可。”始皇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史记·王翦白起列传》)于是派李信及蒙武将兵二十万南伐楚。王翦因秦王不用其话,就托病辞官,归频阳养老。这时的秦军在李信的率领下攻平与(今河南平与北),蒙恬攻寝丘(今河南临泉),大破楚军。李信又乘胜攻鄢、郢,均破之。于是引兵向西与蒙恬军会师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市北)。项燕率领的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秦军三天三夜,终于大破李信军队,攻下两个营垒,杀死七名都尉,秦兵败逃。

攻灭楚国

秦始皇闻秦军失败,大怒。使他知道王翦确有远见,于是亲自到频阳向王翦谢罪,说:“我没有听从将军的话,李信终使秦军受辱,如今楚军逐日西进,将军虽有病在身,怎能忍心背弃寡人?”王翦辞谢说:“老臣疲弱多病,狂暴悖乱,希望大王另择良将。”始皇坚持要王翦领兵,王翦说:“若非要用老臣,必给我六十万大军。”始皇允诺。于是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始皇亲自送将军至灞上。王翦行前多求良田屋宅园地,始皇说:“将军既已出兵,何患贫穷?”王翦说:“为大王部将,虽立战功却终不得封侯,所以趁大王亲近臣下之时,多求良田屋宅园地,为子孙置业。”始皇大笑。王翦的军队行至关口后,又五度派使者回朝求良田。有人认为将军求赏太过分,王翦却说:“秦王粗暴又不信任人,如今倾尽全国兵力,交付给我,我只有以多请田宅作为子孙基业的方法来稳固自家,打消秦王对我的怀疑。”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领兵伐楚,楚军听说王翦集六十万大军前来,也尽发国中兵力以抗秦。王翦大军抵达楚国国境之后整整一年坚壁不出,六十万士兵都囤积起来休养生息,坚壁而守,不肯出战。楚军屡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王翦每日要求士兵休息洗沐,安排美好饭食安抚他们,同时与士卒同饭同食,意在养精蓄锐,消耗敌军,以待最后殊死一战。不久,王翦打听士兵以什么来娱乐,有人回答说:“投掷石头,跳远比赛。”于是王翦发令出兵。楚军数次挑战而秦军不出,楚军引兵向东,王翦趁此遣兵击,大破楚军,追至蕲南(今安徽宿州东南),斩杀将军项燕(一说项燕自杀),楚兵败逃。秦借胜势,一年就平定了楚国城邑,俘虏楚王负刍,楚地终成秦的一个郡县。王翦于是又率兵南征百越,取得胜利。因功著而晋封武成侯。王翦之子王贲,也以战功著名,燕国就是被王翦、王贲两父子合力破灭的。

急流勇退

王翦身为四朝元老,历任多位相国,无论是范雎、蔡泽,乃至吕不韦,都对他十分尊重。当他攻下燕都之后,迅即上表告老还乡,此时统一大业已经完成一半,但重头戏还在后头,但他向秦王推荐由其他将领来完成。而当他再度出山灭楚后,无论秦王怎么劝都要彻底隐退,从而得以善终。

计杀魏齐

范雎是先秦时期著名的谋士,以“远交近攻”的谋略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坚实基础,与魏国丞相魏齐是仇人。范雎曾扬言要魏国交出魏齐,否则将举兵伐魏。形势迫使魏齐弃相印逃到赵国,投在平原君赵胜门下。

长平之战后,王翦向秦昭王献计,由昭王修书一封,约平原君来函谷关赴宴。昭王依计而行,诱使平原君上钩。待平原君来时,借机扣留,将其押解至咸阳。再传讯邯郸,称不得魏齐,就不释放平原君。

长平之战刚过,赵孝成王正惊魂未定,赶紧派兵围住平原君府,擒拿魏齐。魏齐逃到魏信陵君那里,信陵君不敢收留。魏齐走投无路,拔剑自刎。赵孝成王得魏齐之首,星夜派人送往咸阳,秦王才释放了平原君归赵。王翦未费秦国一兵一卒而得魏齐之首,解了相国范雎多年的心头之恨。

《王翦请田》王翦给人的映象是一员智将,在伐楚之时,用请求赏赐田地来消除秦王的疑心,并成为一个典故,王翦请田由此而来。王翦请田也就成了明哲保身的代名词。从王剪率六十万秦军伐楚攻百越直到班师回朝,秦王都不曾表示过怀疑。实属难得。王翦的安逸终老与白起的不得善终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翦晚年安居频阳故里,91岁无疾而终,葬在到贤镇永和堡北高岗之上。王翦墓南北较长,东西稍窄,高约9米,周长达136米。这里是秦始皇赏封大将军王翦千顷良田的最南端,居高临下,与临潼秦始皇陵遥相呼应,可谓一奇。

王翦墓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到贤镇东门外3里许的纪贤村永和堡北。

王离(秦朝名将)(17世祖

王离,(?—公元前207年),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秦朝后期著名将领。王离受封武城侯,继其父任上将军,率兵戍边备胡。秦末汉初(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与章邯一起统率秦兵与起义军作战。巨鹿之战被项羽击败,被俘,正史去向不明,野史多传被项羽所杀。(王离与项羽战于巨鹿,兵败自殉,封武城侯。)

儿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这也就是山东琅琊王和山西太原王始祖的来历,更是王姓中两个最大的群体。

王离公次子王威仍居晋阳,两汉时,曾为扬州刺史,其子孙亦散居各地。

王威,避秦乱先迁居琅琊,后复迁太原之广武(今山西省代县一带),为太原支王氏始祖。

邑公(21世祖)--揆公--白公--章公--松公--霸公(26世祖)--殷公--仁公--经公--宝公(30世祖)--懋公--怡公--忠公--冠公--寓公--光公--冏公--神念公--僧辨公--顗公(40世祖)

王莽执政时,王威九世孙王霸(26世祖)辞官不仕,东汉时应召入京。此时,以王霸为代表的太原王氏已久负盛名。王霸有二子:长子王殷(27世祖),东汉中山太守,食邑祁县,是祁县王氏始迁祖;次子王咸,随父返居晋阳,其后裔称为晋阳王氏。这两支王氏自东汉以来,代有名人,声播天下。祁县王氏之祖王殷的五世孙王允(32世祖叔),汉献帝时官至司徒,他为官正直,深得献帝赏识,56岁时在征战叛军作战时被杀,同时遭株连丢掉性命的还有他的长子、次子及亲族十余人。王允侄子王晨、王凌侥幸逃回故里。叛乱平息,汉献帝派人将王允安葬在祁县的修善村,并封其为安东亭侯,食邑300户。王允侄王凌因才华出众被魏武帝曹操任命为中山太守,后官至太尉,时人称之为:“文武俱瞻,当今无双。”王凌有四子,均文武过人,后遭司马懿杀害。南朝宋武帝时,王凌后裔王玄漠因功被封为曲江侯,后迁平北将军、徐州刺史,加都督。宋文帝时,官至顾命大臣。宋明帝时,官至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卒后谥号庄公。王玄漠子王宽,官至光禄大夫王玄漠弟王玄栽,官至兖州刺史。其弟王玄邈官雍州刺史。王玄漠曾孙王茂,为梁朝开国功臣,后任江州刺史,死后赠太尉,谥忠烈。

  与王玄漠同时,王允七世孙王懿自前秦出奔江南,宋武帝时任中兵参军,因军功卓著迁镇北大将军,死后谥号桓侯。    南朝梁时,祁县王氏后裔王神念仕梁,官右卫将军,卒后追赠中书令,谥号忠公。王神念有六子,次子王僧辩,文武兼备,因功迁大司马,是当朝红极一时的名臣。王僧辩有八子一女,长子王凯仕梁为侍中,入北齐为乐凌郡太尉。王凯之子王珪,博学多才,隋开皇十二年被召入秘书内省,校定群书,后因参与王琼谋反事败逃之南山十余年。唐初召回事太子建成,授中书舍人。唐太宗时由于他敢于直谏上书,受到重用。贞观二年,拜为宰相。为“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做出了贡献。祁县王氏自王珪以后人才辈出,这支王氏与晋阳王氏从始至终伴随着李唐王朝走过了繁荣辉煌的近300年历程,入朝为宰相者有13人。因才华学识显赫当朝,留芳后世的还有王通(45世祖、隋末大儒)、王绩(45世祖叔、王通弟弟)、王勃(47世祖叔、初唐四杰之一)、王维、王之焕等。唐朝是王氏家族的鼎盛时期。

彦公(42世祖)--杰公--隆公--通公/绩公--福畤公--勔公/勃公--玄暕--景肃公--政公/季友公--承显公--缉荣公--琦公--椿公--仪公。。。。。。

王祥(28世祖叔)

《二十四孝》有诗赞道: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说的就是“卧冰求鲤”的西晋孝子王祥。

王祥出身于琅琊王氏。琅琊王氏堪称魏晋南北朝第一豪门,素来有着“华夏首望”“中古第一望族”的盛誉,家族辉煌时间绵延长达三百年。

从魏晋到唐初的300多年间,琅琊王氏光是宰相就出了92位。

这一点,即使与其并称“王谢”的陈郡谢氏,也是远远不如。

而被《晋书》列为第一功臣的王祥,则是一手开启琅琊王氏辉煌三百年的关键人物。

说起来,王祥还是王羲之的族曾祖父。

王祥的亲妈去世后,王祥的老爸又给他娶了个后妈。

后妈人品不是太好,非常为难他,把他当奴隶使唤不说,还在其父面前狂吹枕头风,搞得老王同志对他也日渐生厌,没事就让他清扫牛圈,整日不得闲。

即便如此,王祥还是非常孝顺。

继母虐我千百遍,我待继母如初恋!

爸妈生病时,王祥心急如焚,守在床头日夜伺候,端茶倒水,煎药送饭,照顾得别提多周到了。

某年腊月,室外滴水成冰,后妈犯了鱼瘾,吵闹着非要吃鲜鲤鱼。

这个要求非常具有挑战性!

王祥没办法,只好到河里去抓。

当时河里冰冻三尺,一镐头下去一个白印,凿不开冰面就捉不到鱼。

这可把王祥愁死了,但是鱼也不得不抓。

王祥一咬牙一狠心,解开衣服,往冰面上一趴,希望以体温融化坚冰。

不一会,灵异事件真的发生了——

冰层真的化开了,两尾鲤鱼从水中一跃而出,正好跳到了他赤裸裸的怀里。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在封建社会,这样带着神话色彩而又充满正能量的顶级猛料,恰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

孝子卧冰感动鲤鱼的传说像一阵龙卷风般席卷过神州大地,王祥很快就红了!

“卧冰求鲤”帮王祥打开了知名度,使其成功入选“东汉末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汉朝以孝治天下,朝廷“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孝子王祥恰是代表正能量的超级道德偶像,没有意外的话,王祥会很快步入公务员队伍,成为一名前途无量的政治新星。

地方政府求才若渴,多次派人征召王祥出山当官。

面对这种寻常人求之不得的美差,王祥却以要孝敬后妈为名,一概说不!

为躲避一拨接一拨的钦差大臣,王祥索性带着后妈和弟弟王览搬到庐江乡下隐居,这一隐就是二十多年。

等到后妈去世时,王祥已是将近五十岁的半拉老头了。

魏文帝黄初年间,在徐州刺史吕虔的盛情邀约下,王祥终于出山当官了。

王祥政绩显著,当时有民谣称颂说:

海沂之康,实赖王祥。

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而过往几十年长盛不衰的孝顺名声,为王祥积累了足可受益终身的政治资本。

因此,尽管一大把年纪了才踏上仕途,但王祥走得并不慢,不止不慢,甚至可以说是相当飞快,如坐青云梯般蹭蹭直上。

高贵乡公曹髦当皇帝时,任命王祥为“三老”。

这职务可不得了,主要工作就是每天抽出俩小时,对曹髦进行一对一授课,课程主要为有关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当时,大将军司马昭把持朝政大权,一手遮天,经常把曹髦欺负得欲哭无泪。

曹髦忍无可忍,愤然说了句流传后世的名人名言: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随后,以一种近乎飞蛾扑火的悲壮,带着几百个随从杀气腾腾地讨伐司马昭。

结果比较悲催,因为走漏了风声,反被其手下一戈穿心,死于非命。

在曹髦的葬礼上,王祥鼻涕一把泪两行,扯着嗓子嚎哭道:

“老臣无状(我老头子罪该万死啊!)”

事实上,曹髦之死本是司马昭的罪孽,跟他王祥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可是帝王师王祥却主动自责,自发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怪自己没教导好曹髦,才造成他做出这样的傻事。

这就相当于把过错推到了曹髦身上,明显是为司马昭开脱责任了。

面对如此明白事理、忠心为上,而又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老臣,司马昭怎能不感恩在心、投桃报李!

于是,在司马昭好一番辞旧迎新的清算处理后。

身为帝师的王祥不仅没受牵连,反而升职司空,没几年又被提拔为太尉,进入政府最高层领导班子。

司马昭任晋王后,司空荀顗和王祥结伴去拜访祝贺。

路上两人商量,见到司马昭该行怎样的礼数。

真小人荀顗认为:

“晋王称王,我们理应对其纳头下拜。”

王祥表示反对说:

“扯淡,大家都是大魏国的臣子,你我同为三公,也就跟王爵差一级而已,大家都是高管,岂有动不动就跟人磕头的道理!一来显得我大魏朝臣子没有节操,二来显得晋王忒不要脸,要跪你跪,反正我不干!”

见到司马昭后,荀顗忙不迭匍匐在地,行三叩九拜大礼。

王祥只是作了个长揖。

司马昭拍拍王祥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

“老王啊,今天我才知道你有多看重我了,也可算知道为啥领导都喜欢你了!”

为啥?

因为王祥守礼!

当时司马昭并未称帝,若是明目张胆接受同事的跪拜,传扬出去那还得了!

王祥此举,一则博得了铁骨铮铮的美名,二则也是为司马昭考虑。

也算是一举两得。

等到司马炎建立西晋后,王祥这块金字招牌依然吃香,被封为太保,爵位也升到公侯伯子男五等中的最高等睢陵公,这已是位极人臣的存在了。

到这里,已经可以看出:

王祥的“忠”,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忠,而是任你风水轮流转,我自守忠不动弹。

换句话说,就是不管龙椅上坐的是曹魏,还是司马晋,王祥都会同样尽忠,这就是王祥“忠”的艺术。

在流行清谈的魏晋,王祥偏偏不善清谈。

除了早期的纯孝外,他似乎没有别的出挑本事。

其族孙王戎曾评价他:

“不在能言之流。”

当代著名学者唐长儒更是毫不留情地指出:

“王祥除掉孝行以外毫无事业可称。”

但就是这样几无所长的王祥,却因其“孝”步入公务员队伍,以“忠”步步高升,最终成为晋朝功臣中的一哥!

宦海沉浮,过刚而易折。

个中曲直,实在令人玩味。

王览(晋朝)(28世祖叔)

王览的曾孙乃晋朝著名书法家王羲之(31世祖叔)。

王吉——王仁——王融——王览(28世祖叔)——王正——王旷——王羲之——王献之——王静之——王悦之。。。

王览(206―278),字玄通,汉族,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二十四悌之一“王览争鸩“典故主人翁,亦是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西晋太保王祥的同父异母弟。王览是“书圣”王羲之的曾祖。历经东汉、三国和西晋三代,曾入仕曹魏及西晋,在西晋官至光禄大夫。

王览(206―278),字玄通,汉族,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母朱,遇王祥无道。览年数岁,见祥被楚挞,辄涕泣抱持。至于成童,每谏其母,其母少止凶虐。朱屡王祥以非理使祥,览辄与祥俱。又虐使祥妻,览妻亦趋而共之。朱患之,乃止。祥丧父之后,渐有时誉。朱深疾之,密使鸩祥。览知之,径起取酒。祥疑其有毒,争而不与,朱遽夺反之。自后朱赐祥馔,览辄先尝。朱惧览致毙,遂止。

东汉末年战乱不断,兄长王祥带王览和继母朱氏到庐江躲避战乱,并在该地隐居二十多年。魏文帝黄初年间,曹魏徐州刺史吕虔征命王祥,王览劝王祥应命,更为他准备牛车赴命。及后王览亦应琅邪郡召命任官,很迁任司徒西曹掾、清河太守。咸熙元年(264年),司马昭复建五等爵,王览封即丘子,食邑六百户。西晋泰始末年曾任弘训少府。后来转任太中大夫,禄赐与卿相同。咸宁初年获任命为宗正卿。不久王览以疾病请辞,于是以太中大夫身分退休,并获赐二十万钱、床帐荐褥,并派殿中医治病和给药。后转光禄大夫,并在府门前设行马

咸宁四年(278年)逝世,享年七十三岁,谥曰

王览争鸩王览有优秀的品行,名声仅次于王祥。王览与兄长感情要好,生母朱氏憎恨王祥,非但在丈夫面前中伤王祥,更经常施以虐待;但王览始终站在王祥一边,更劝生母不要虐待和针对王祥。后知道朱氏有意毒杀王祥,更不顾可能误服毒药危险去抢毒酒和先行试菜。

王阳明乃晋朝王览的后人。

王羲之(31世祖叔,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世人们称之为书圣。

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从禄口铜山北行4公里,依傍在秦淮河边上的山阴村是个古朴的小村庄,男人农忙耕作,农闲外出打工,女人在家种麻、刮麻以补贴家用。

山阴村藏有《王氏宗谱》,据载:东周时,周灵王的长子姬晋,为保护京郊农田而上书直谏被其父贬为庶人,改姬为王,成为王姓的始祖。晋的儿子王森,为东周末年上卿,封平安公。15代孙王翦为秦国大将,曾破赵、燕、楚等国,封武成侯。18代孙王元(其胞弟王威是18世祖)迁琅琊临沂。28代孙王祥(其同父异母胞弟王览)西晋时官至太保,他卧冰求鲤,奉孝母亲的故事编入24孝,为后人传颂。王览是王羲之的曾祖,这样算来,羲之是王晋(子乔)的31代孙。

享有盛誉的“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家族,在人文艺术方面的造诣之高令世人叹为观止,自《兰亭集序》成为书法界和文学界的佳话,更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顶礼膜拜的精神天际线。王羲之尊崇儒学,并深受道家精神滋养。而王献之的书法艺术,既继承父亲王羲之的家学,但又博采众家之,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

  这个家族在人文艺术方面的造诣之高令世人叹为观止,享有盛誉的王羲之、王献之被尊称为二王,后来两人的书法亦为乾隆收录进入《三希堂法帖》,三件稀世珍宝中的两件被二王所囊括。

王羲之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无论是王羲之的祖上,还是其子孙、亲戚朋友,都是虔诚的道教信仰者。同时,王氏家族还是名门望族,素来重视对家族成员文化素养的培植。王羲之置身其中,耳濡目染,自然不外其例。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尽人皆知、唯一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他书法艺术的极高水平和巨大贡献,后泽一千多年。

 王羲之曾祖父王览和王祥是同父异母弟兄。一年冬天寒凛冽,大地冰封,一位青年正脱去上身的衣服,俯卧在河面的冰上,不多时他胸下的冰冻化成一个窟窿,忽然一条鲤鱼从中跳了出来,那青年用双手捉住,兴冲冲地向家奔去。因为这个青年的继母,身患疾病,想吃鲜鱼,这便是家喻户晓的“二十四孝”里的“卧冰求鲤”的故事。那位青年就是有名的孝子王祥。王祥常受继母的打骂虐待,从不记恨在心,他与同父异母的弟弟王览感情甚好,弟弟在母亲毒打哥哥时经常以自己的身体作掩护。

 王羲之(303~36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601579,股吧)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王羲之以一阕《兰亭序》绝唱千古,“书圣”与兰亭雅集堪为魏晋风流之典范。“书圣”王羲之的坎坷一生,取得巨大成就。王羲之的传世尺牍是晋人书法的巅峰之作,他所完善的新体书法以楷书体系取代了篆书体系,实现了魏晋南北朝书法的古今之变,在文化史和艺术史的发展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王献之是与王羲之在艺术上难分上下、自树旗帜的书法家。他才高识远,情驰神纵,其作品为历代书家字尚。

细观王羲之书法,旷达不失缜密,风流不失谨严,字如其人,一撇一捺间俯仰天地,与他本人的精神信仰不无关系。王羲之尊崇儒学,并在魏晋玄风的大潮中深受道家精神滋养。而且他遍访高僧,在禅学方面又有一定的沉淀,他的思想深处有儒释道各种学说的深厚累积,这些在他的书法之中都表露无遗。

王献之(344-386),东晋书法家,字子敬,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官至中书令,故世称大令,为羲之第七子。幼时从他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创一格,与父齐名,人称“二王”。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墨林快事》评其书曰:“笔画劲利,态致萧辣,无一点尘土气,无一分桎梏束缚。”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父亲王羲之的悉心的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

王献之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王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王羲之夸赞他:“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十来岁时,他自认为字写得不错了。一天,他去问父亲:“我的字再练三年就够好了吧?”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摇着头说:“远着呢!”献之又问:“那,那五年呢?”母亲的头仍旧摇着。献之急着追问:“那究竟多少年才能练好字呢?”又问道:“父亲,大家都说您的字写得好,那有什么秘诀?”王羲之看看儿子,心想这书法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怎么可能入人眼目呢,于是他走到窗前,指着院内的一排大缸说:“你呀,写完那十八口大缸水,字才有骨架子,才能站稳腿呢!”王献之听了心里很不服气,暗自下决心要显点本领给父母看。

于是他天天按父亲的要求,先从基本笔画练起,苦苦练了五年。一天,他捧着自己的“心血”作品给父亲看。王羲之没有作声,翻阅后,见其中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便提笔在下面加一点,成了“太”字,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小献之心中有点不是滋味,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母亲则仔细地揣摩,许久才叹了口气说:“我儿字写了千日,惟有一点似羲之。”献之走近一看,惊傻了!原来母亲指的这一点正是王羲之在大字下面加的那一点!献之满脸羞愧,自感写字功底差远了,便一头扑进书房,天天研墨挥毫,刻苦临习。聪明的王献之深深的体会到写字没有捷径,只有“勤”字。

王通(45世祖

王通,字仲淹,生于隋文帝开皇四年( 584年)一说生于580年,现无考证。卒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617年)。隋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山西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是隋代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死后,门弟子私谥为“文中子”。

王通,《隋书》无传,新、旧《唐书》王绩(其弟)、王勃(其孙)、王质传中虽均曾提及,然皆极简略,称其为隋末大儒而已。参考其它文献,我们大致可以知道:王通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王隆,曾于隋开皇初,以国子博士待诏云龙门,向隋文帝奏《兴衰要论》七篇,“言六代之得失”,颇为隋文帝所称道。王氏家学渊源深厚,所以王通从小就受到儒学的熏染。《中说·立命篇》有“夫子十五为人师”的记载,可见王通少年时即精通儒学,学问极好。

据说在隋文帝仁寿三年( 603),王通曾经“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验古”。但没有受到重用。大约是由于同乡薛道衡的推荐,才被授以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郎。王通并不满意,所以不久就“弃官归,以著书讲学为业”。

王通弃官归乡后,便潜心钻研孔子的“六经”,据说曾经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夏典,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经过一番研究,王通自觉很了不起了,便以“圣人”自居,模仿孔子,作《王氏六经》,或称《续六经》。并开始在家乡的白牛溪聚徒讲学,“门人常以百数,唯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东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十余人为俊颖,而以姚义慷慨,方之仲由;薛收理识,方之庄周。”这个记载大体是可信的。

   太原祁县王氏有一支称为“三槐王氏”,是王氏衍派中影响较大的一支。相传周朝时,宫廷外有三棵槐树,每当三公朝见天子时,都面向三槐而立。后来就以“三槐”比喻“三公”。三槐王氏始祖王祜在其所住院内种植了三株槐树,并预言“吾之子孙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有以志也。”后来他的儿子中果有仕为公者,这支王氏便以“三槐堂”为其堂号。    祁县王通后裔王言,唐朝时人,官滑州黎阳县令,后迁居山东大名府莘县,莘县是三槐王氏的发祥地。王言有二子,长子王彻,官至左拾遗,王彻长子王祜便是三槐王氏始祖。王祜,字景叔,后汉初举进士步入仕途,宋初因才华出众受到重用,累官至兵部侍郎。任职期间,清正廉明,积德行善。祜有三子:懿、旦、旭,次子旦官至宰相。王旦有三子,长子王雍官至两浙转运按察使,王旦次子王冲官至赞善大夫。王旦三子王素,官至工部尚书,在当朝有较高威望。王素有九子二十五孙,因官或避乱迁徙,散居长江流域以及江南各地。这支王氏繁衍形成了遍及华南、华中各地的众多支派,仅仅三沙王氏全谱收录就有231个支派,后又远播至泰国、马来西亚及港、澳、台湾等地。    三槐王氏在宋代因王旦、王素等人的成就成为显赫当朝的豪族大姓。明代,这支王氏因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王阳明)家族,画家王时敏家族的名望再显风光,清代著名学者王士祯家族、王鸣盛家族的成就,使三槐王氏再添美誉。三槐王氏在太原王氏发展史上有着辉煌的业绩,占有重要地位。    太原王氏晋阳支自东汉起,人才兴旺,名声鹊起。王咸裔孙王柔、王泽兄弟,官至北中郎将、代郡太守。王柔子王机仕魏,官至东郡太守。王泽子王昶累官至骠骑将军,迁司空。西晋时,王昶累子王浑因功官司徒,增封京陵侯爵,为京陵郡公,食邑8000户。王浑子王济为晋武帝驸马,官至骠骑将军。王机子王沈官至尚书令,散骑常侍,封博陵郡公。王沈之子王浚,官至大司马。西晋王氏显贵当朝,名扬天下。王浑四世孙王述,东晋时官至散骑常侍、尚书令,王述子王坦之官至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卒后赠安北将军,谥曰献。王坦之有四子,均入仕为官。王坦之三子王国宝迁尚书左仆射,加后将军。王坦之叔伯兄弟王硅子王蕴官至尚书右仆射。王蕴子王恭官至尚书令,又拜平北将军,兖、青二州刺史。东晋哀帝、简文帝和孝武帝的皇后,均为晋阳王氏之女。晋阳王氏在东晋数十年兴盛显贵,令人仰慕。后来,因政局变动,晋阳王氏家族连遭横祸,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北魏时,晋阳王氏后裔王慧龙取得了北朝宰相崔浩之弟崔恬信任,并娶其女为妻。不久他官至安南将军,荆州刺史,从而奠定了其家族的显贵地位。北魏孝文帝时,纳王慧龙七世孙王琼之女为妃嫔。王琼官至征北将军、中书监、并州刺史、封长杜伯。王琼有四子,长子遵业,子孙显贵于北朝至隋唐,其中十世孙王簿,唐昭宗时官至宰相。王簿次子王广业,后裔中有官至北齐胶州刺史王野父,唐御史中丞王君儒,中书舍人王孝远,太常博士王仙客等。晋阳王氏还有王道宝家族、王景仁家族、王睿家族。这些大族的显贵地位,使晋阳王氏誉满天下,久盛不衰,成为太原王氏中有名望的一支。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其胞兄王通),古绛州龙门县(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唐代诗人。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今宿州五柳风景区),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注有《老》、《庄》。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少有大志

王绩自幼好学,博闻强记。隋开皇二十年(600年),11岁的王绩游历京都长安(今西安),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童仙子”。大业元年(605年),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其进取之志,是入唐后自度不能置身台辅,才渐渐不复有经世之心。

三仕三隐

大业元年(605年),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但他生性简傲,不愿在朝供职,求为扬州六合县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遂解去。叹曰:“网罗在天,吾且安之!”乃还乡里。

 译文:大业年间,王绩被授官为秘书省正字。王绩不喜欢在朝廷做官,请求担任六合县县丞,因为嗜好饮酒而不管公务,加之天下也动乱,因为被弹劾,于是就解官去职。王绩感叹说:“如同陷入天罗地网一样,处处都是束缚,我将能到哪里去呢!”于是就回到了家乡。

高祖武德初,朝廷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贞观初,以疾罢。

译文:唐武德八年(625年),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按照门下省例,日给良酒三升。其弟王静问:“待诏快乐否?”回答说:“待诏俸禄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使人留恋。”待中陈叔达闻之,由三升加到一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贞观初年,以病罢官。

复调有司,时太乐署史焦革家善酿,绩求为丞,吏部以非流不许,绩固请曰:“有深意。”竟除之。革死,妻送酒不绝,岁余,又死。绩曰:“天不使我酣美酒邪?”弃官去。

译文:王绩再次被朝廷征召为有司,时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王绩自求任太乐丞。吏部认为这不合品级不同意,王绩坚决请求说:“这是我深切的愿望。”吏部最终按照王绩的请求任命了他。焦革去世后,他的妻子还一直给王绩送酒。一年多以后,焦革的妻子又去世了。王绩说:“这是苍天不许我畅饮美酒吗?”就弃官离去了。

隐居著述

王绩隐居家乡后,遵循焦革家酿酒法为经典,又采用杜康、仪狄以后善于酿酒的方法编为酒谱。李淳风赞颂他说:“王君,您是酒家南董。”

王绩所住的地方东南有座盘石,在其上建筑杜康祠用以祭祀,并以焦革相配。王绩著《醉乡记》仅在刘伶《酒德颂》之后。他饮酒到五斗不醉。有人以酒相邀,无论地位高低,总是前往,著有《五斗先生传》。

当初,王绩的长兄长王凝任隋朝的著作郎,撰写《隋书》未能完成,就去世了。王绩继续他未完成的事业,也未能完成。

重病而逝

贞观十八年(644年),王绩重病,预料到自己去世的日子,与陶潜《自祭文》一样,给自己写了墓志铭,并嘱咐家人薄葬。

嗜酒如命

王绩一生性情旷达,嗜酒如命,被尊为“斗酒学士”,曾因出任太乐丞,可以喝到太乐署史焦革酿的酒,主动出仕。后因史焦革及其妻子相继去世,而辞官归隐。

酒可以说是王绩精神的寄托物,身逢乱世,只能以酒解忧,以酒消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王绩纵酒自适,歌颂陶渊明,赞颂阮籍,嵇康。其《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

以琴愉情

王绩好弹琴,曾“加减旧弄”,改编琴曲《山水操》,为世人所赏。

王福畤(46世祖)

他是谁?无人知晓!

王福畤生四子:长子王勔、次子王勮、三子王勃、四子王助

但是他的儿子,天下人皆知!

那就是初唐四杰--王勃(47世祖叔)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子福郊,次子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王勃也是王绩的侄孙。

  王勃才华早露,14岁,应举及第,后来他的才华更是锋芒毕露,在那时就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乾封初(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今越南)。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今存有《王子安集》。

关于王勃的生卒年,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根据杨炯的《王勃集序》。上面说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二十八岁。据此推断,王勃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另一种说法根据王勃自己写的《春思赋》:“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咸亨二年即671年。据此,则当生于高宗永徽元年(650年)。现在大多数学者多以后一种说法为准,认为王勃生于永徽元年(650年),卒于上元三年(676年),生年27岁。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

  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 6篇残缺之文。罗氏序文中还提及日本京都“富冈君(谦藏)别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

  王勃自幼聪慧好学,为时人所公认。《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王勔、王勮、王勃三兄弟为王氏三珠树也。”又有杨炯《王勃集序》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太常伯刘公称王勃为神童。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中有“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求刘祥道表荐。刘即表荐于朝,王勃乃应麟德三年(666年)制科,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此时的王勃,才14岁,尚是一少年。

  沛王李贤闻王勃之名,召王勃为沛府修撰,十分爱重他。当时诸王经常斗鸡为乐,王勃闹着玩,写了一篇《檄英王鸡》,不料竟因此罹祸,唐高宗认为是使诸王闹矛盾,将王勃赶出沛王府。其实王勃此次受打击,并非真的因《檄英王鸡》而触怒高宗,而是因才高被嫉,所以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临秀不容,寻反初服”。王勃被赶出沛王府后,便去游蜀,与杨炯等放旷诗酒,驰情于文场。《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集团。作为一个集团,他们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风,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他与同时代的人的努力,“长风一振,众荫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以独具特色的文风,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讲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没有不讲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咸亨二年(671年)秋冬或第二年年初,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草,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小小的参军之职。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此事甚为蹊跷,王勃为什么要保护罪犯曹达,既藏匿保护又怎能将其杀死。据新旧《唐书》所载,王勃此次被祸,是因情才傲物,为同僚所嫉。官奴曹达事,有人怀疑为同僚设计构陷王勃,或者纯属诬陷,不无道理。总之王勃两次遭受打击,都与他的才华超人有关。

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也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峙因儿子王勃犯罪,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

王勃远行到交趾(今越南)去看望父亲,途中溺水而死,从而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王勃的死,是渡水时遇难不幸而死,还是自杀,无从查考,总归是怀着一腔愁愤离开人世的。

  王勃诗文俱佳,不愧为四杰之冠,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久为人们所传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们引用。而王勃最为人所称道、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的,是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滕王阁序》。对此事,《唐摭言》所记最详。

《滕王阁序》由来)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叫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唐摭言》等书所记,或者有些夸张,但王勃《滕王阁序》,确实为不朽之名篇。王勃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滕王阁序》的佳话。实乃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故事。《新唐书》本传说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说;“王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卧,忽起一笔数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据此可知王勃文思敏捷,滕王阁上即兴而赋千古名篇,并非虚传。

王勃作为古代一位极富才华的作家,未及而立之年便逝去,实在是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

父亲王福畤连坐被贬至数千里之外的海南,在交阯县(今天的越南)那个穷乡僻壤当个七品县令。几乎在相同时间,王勃之兄勔、勮和弟助也各获谋反罪名(后于神龙初年平反,诏复官)。这件事给龙门王家打击极大,长房王勔之子(47世)昡暕(48世)及长孙景肃(49世祖)心情尤为沉重。

然而天道妙而不宣,天机微而不露。王勃获罪,王福畤贬官,当时对王家是一桩倒霉事,哪知对远处江南的儒学荒漠——豫章郡(今南昌)来说,却正好是“秋波”暗递,文脉潜移。由于王福畤远居交阯(今越南),由于王勃被赦免后远程探父途经南昌,由于滕王阁上当年秋季九月九日庆典大宴,由于王勃的骤然赴会,临场挥毫,吟诗作序,种种机缘凑聚,竟演出一篇文坛旷世佳话。王勃即兴写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诗序》,从此文以阁名,阁以文传,不仅滕王阁因此声名大噪,成为“江南第一楼”,四海传名,而且江西这个“久居深闺无人识”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邦,顿令天下迁客骚人,倾心向往。以此为转折点,江西儒学兴起,文风日盛。更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此后江西全境,以儒学为中心,书院、寺庙、道观兴起,儒、佛、道三家争荣并秀,关系融和,儒者或参禅礼佛,或追随老庄,竟然成为时尚。人们有意无意地趋向于文中子王通三教合一的主张。

由于李唐江山易武,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武氏清侧异己,加罪36家海内名士皆诛之。因綦(qí)连耀谋反案所牵涉,王勔(47世祖)、王勮、王助皆罹难其中。族人四处逃生,幸存者有之。

王勔,官至泾州刺史。大弟王勮,历任凤阁舍人、弘文馆学士、天官侍郎。二弟王勃,其余三个弟弟依次为王助、王劼、王劝,皆有文才。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因王勮与刘思礼交往甚密。当刘思礼与綦连耀谋反时,株连王勮,于是王勮与其兄泾州刺史王勔及弟王助,皆被武则天所杀。王劼早卒。唯有小弟王劝,亦有文才。

王勔,勃之兄也。累官泾州刺史。诗一首。

《晦日宴高氏林亭同用华字》

--王勔

上序披林馆,中京视物华。

竹窗低露叶,梅径起风花。

景落春台雾,池侵旧渚沙。

绮筵歌吹晚,幕雨泛香车。

王之涣(49世祖叔)--44世祖王隆之后,唐代著名诗人

武后垂拱四年(688年),王之涣出生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44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

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任冀州衡水主簿,赋《宴词》、《送别》。

景肃公王仪(49世祖)--王勔孙子、王勃侄孙

开元年间,景肃公任丹阳太守。丹阳位于长江中下游,与豫章一水相通。每于城头俯瞰江流,马当神风送轻舟的神话,叔祖勃公(王勃)倜傥风流的景象,如在眼前,于是产生追随叔祖、终老豫章的想法。不久就真的将家小从绛州龙门接出来,沿着昔年勃公的旧路到了南昌,在东湖南岸菊花巷住了下来。

王家人累代儒官,都抱着儒家“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做人宗旨和“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人生目标。

 景肃公,字元鲁,讳议。唐高宗乾符二年丁卯公元(667年)八月十五日午时生。为豫章王氏始祖。生子三:政、致、徵。长子政公回迁河南,次子致公和幼子徵公同迁丰城东山云岭里。

长子(第50世)政,字孟友,官至襄邓等州防御史,鄂州采访史,赠礼部尚书。

次子致(第50世),字仲友,举乡荐,任宣城令,擢江陵太守。

    幼子徵(第50世),字季友。

王季友公(50世祖)

--江西第一个状元

 丰城市丰水湖文化公园·文化柱·王季友卖履夺魁

 王季友,生于公元714年3月11日,卒于794年12月18日,名徽,字季友,号 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现南昌市。注:唐代著名诗人王勃为何会写成千古绝唱《滕王阁序》吗?与此有关。)东湖之滨。王季友幼年家道破落,遂与其兄一同迁至丰城云岭定居,并用功读书。

王季友于唐朝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丙子科,以“初试第三,复试第一”的成绩高中状元,早于《江西状元谱》认定的元和十三年(818年)状元卢肇。为江西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状元。

王季友其父王仪,字景肃,曾任丹阳太守,王仪在任期间出了重大变故,致使王家家道中落,一家人失魂落魄地避居豫章(现南昌市)东湖,备受旁人的嘲笑和歧视。

王季友的家庭在出事之前看上去是不错的,父亲是封疆大吏,妻子是河东郡著名的柳姓家庭的小姐。但一切变化太快,猝不及防之时,一切荣华富贵成过眼烟云。从青云跌落尘埃的王家,生计也成了问题,以致王季友被迫做起了最简单的手工艺活——卖履,也就是卖草鞋,以换取绵薄的收入,维持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柳家知道自己女儿跟着一个倒霉的家伙在南方过着乞丐般的生活以后怒不可遏,他们决定中止这种无疑是羞辱他们门第的事件。在家族的胁迫下,柳氏不能与丈夫同甘共苦、患难终生,终于在王季友出门卖履之后,柳氏留下一纸休书,别他而去。当王季友回到破烂不堪的家时,似乎觉察到一丝异样,空寂无人的家中没有任何声响,只有一束从破屋空隙中投射进来的光线火辣辣地照射在一张纸上。有着不祥预感的王季友双手颤抖捧起了这张纸,这张纸明白无误地告诉他这段婚姻的结束。王季友的泪水滴落在休书上,墨迹边由此晕染开来而变得模糊,泪水滴落在地上,溅起一点点不易觉察的灰尘。

在一个清晨,王季友默默离开了东湖边的破屋,辗转来到了丰城市株山脚下,在他仰慕的徐孺子隐居的地方,结茅而居,开垦荒地。伴随他的行李除了书之外,还有那一纸休书。他在这里勤劳耕作,发愤苦读,有时感时伤事,对酒当歌,歌中有汉息,有愤怒,也有期待。

多年以后的开元二十四年(736)三月,这一科的进士考试结束,一条消息迅速传遍各地,新科状元,就是丰城客子王季友。举朝惊叹之余,河东柳家也骚动起来,气急败坏的有,后悔不迭的有,欢欣鼓舞的也有。他们又尝试恢复他们女婿的名份,但又怕遭到王家断然的拒绝而被人耻笑,况且打听到王季友在丰城已有了一位患难之妻陈氏,柳氏回来什么地位也未可知,事情就这样暂时搁置下来了。

王季友雁塔(现在西安市大雁塔)题名之后,受职御史台治书,旋即又因与权倾一时的李林甫之流不合而弃官而去。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出逃,北方领土大部沦陷。 在相对安定的江西,王季友依然过着且歌且饮的隐居生活。历经磨难的他已对官场感到厌倦,陈氏的去世引起他淡淡的忧伤,对故国的思念也使他魂牵梦萦,他多想国家一声召唤,回到北方的战场,去收复失地,抗击叛军。   

一个月夜,茅屋外一阵犬吠之后,响起了清晰而略有些颤抖的敲门声,剥剥啄啄,似曾相识。王季友迟疑地起身,他明显感受到一种异样的气氛流贯全身,使久惯人生的他竟然莫名其妙地心跳起来。“吱呀”声后,在门外如水的目光下站立的,正是发妻柳氏。多年未见的她略有些老态,但仍不失大家闺秀的风韵。躲避战乱的颠沛流离,使她显得疲惫而憔悴。凝望之际,泪水奔涌而出,模糊了两人的视线。两人抱头痛哭,一夜无眠,相互倾诉久别的思念。对妻子的仇恨与愤怒,随同那纸箱底的休书一同化为灰烬。没有这张薄纸的千斤重压,也许他会潦倒终生不思进取,何况,受到家族重压的妻子这么多年也不容易。

王徵字季友,为避旁人歧视,从南昌东湖边菊花巷(南昌市青少年宫对面的中国工商银行大楼这个位置就是当年王景肃入赣的首居地——当年名叫菊花巷,今名羊子街)辗转来到了丰城市株山边的云岭里,在他仰慕的东汉高士徐孺子隐居地附近搭起了茅屋,躬耕苦读终结硕果,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高中,成为我省第一位状元。他善诗,任内常以诗会友,与李白、杜甫、张九龄等时相唱和,官至光禄大夫、御史中丞。(摘录于华中王氏网www.hzwang.com.cn)

天宝十四年(755)四月,经左拾遗杜甫,左补阙岑参和礼部尚书崔灏等人的大力推荐,朝廷下诏起用王季友,他先后担任陕西华阴县郡,虢州录事参军,后来在江西观察使李勉幕中任洪州司仪,最后入朝任太子司仪即御史中丞。贞元十年(794),81岁的王季友与世长辞,归葬丰城市林山龙泽坑智度寺后,赠豫章伯,妻柳氏附葬。

王季友81岁时去世,葬于丰城株山龙泽智度寺,次年被封为豫章伯。丰城自宋代始塑其像于学宫。如今,丰城株山龙泽书院乡贤祠仍有王季友的牌位,在株山林场,还能看到其墓的遗址。  (李晚成 毛静 江西日报)

大江网丰城讯报道:在丰城市白土镇屯溪村——唐开元状元王季友故里西向1华里的镇山村村东头,发现了占地在1000多平方米的王氏宗祠

 该祠堂屋顶全部塌倒,只剩下四堵墙体和进门,整体结构依稀可鉴,分左右两闪门厅进入,内置厅堂、走廊、居室、祭祀大厅、过道等,有的过道门呈花瓶形状,有的巷道左右相通,堂内横梁、棱檐等上面的花草禽兽雕刻精美,但已全部塌坍、腐蚀。

正面东边祠堂的每一块墙砖上刻有“王氏总祠”、“辛丑年造”字样,字体隽美清丽。祠堂扁额蒙上粘泥石灰,走进祠堂大厅,祭祀墙上涂满了红、白、黄色的粘泥,两个大厅地上杂草丛生,瓦砾遍地,有的灌木竟长到了齐腰粗。村中63岁的王清和老人说,他们镇山村原来全部姓王,据上上辈人说,每年来自各地的王姓人氏都要到村里来祭祖,后来,村里的王姓人氏都陆续往外迁出,目前,仅存有3户人家在此看守祠堂。

今天,在白土镇株山脚下(即现丰城市白土镇镇山村东山自然村侧旁山丘处)的墓冢中,我们只知道这里埋藏着一位状元,一位朝廷重臣,却不知道这里还埋藏着一个凄美曲折的爱情故事。此时耳边仿佛又响起王季友的挚友杜甫为他写的《可叹》的句子: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

丈夫正色动引经,丰城客子王季友。

群书万卷常暗角,孝经一道看在手。

贫穷老瘦家卖履,好事就之为携酒。

明月元暇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古老传说:“季友公兄弟俩在那里(屯溪)搭棚建舍,开荒种田,农耕苦读,慢慢衣食无忧,季友公娶了个贤慧妻子,生了儿子,生活美满幸福。后来中状元上京赴任,由于当时朝政复杂,可能有两年未回家,田氏夫人带着儿子急切盼夫归,于是找到算命先生求计,该人懂风水,说只要在前面挖一沟,你丈夫就会回来,据说这是破坏那里龙脉。田氏不知是害他,仍按计行事挖沟,果不出多久,季友公辞官到家,不久田氏夫人也因病去逝'。此时在京未同回家的柳氏,听到消息后立即趕回乡下,与季友公相会,夫妻恩爱,并将田氏生的儿子,视同己出抚养,夫妇二人后同在株山《龙泽书院》办学。

《全唐诗》中收录了王季友公十几首诗,其中的五言诗,写得很有意思。譬如《还山留别长安知己》:

“出山不见家,还山见家在。

山门是门前,此去长樵采。

青溪谁招隐,白发自相待。

惟馀涧底松,依依色不改。”

诗中可见他安贫乐道,醉心于山水的情怀。他也在诗中写自己的饥馑和穷困,如《赠山兄韦秘书》:

“山中谁余密,白发日相亲。

雀鼠昼夜无,知我厨廪贫”;

又如《酬李十六》:

“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

亦知世上公卿贵,且养丘中草木年”。

家里贫寒,连老鼠和麻雀也不会来光顾,在山野耕作,生存状态犹如鹿麋。诗人这样的描述,不是哀叹自怜,诗意中弥漫着淡泊和浪漫的清气。难怪岑参在《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一诗中这样称赞他:

“王生今才人,时辈咸所仰。

何当见颜色,终日劳梦想。”

郎士元《题精舍寺(一作酬王季友秋夜宿露台寺见寄)》

“石林精舍武溪东,夜扣禅关谒远公。

月在上方诸品静,僧持半偈万缘空。

秋山竟日闻猿啸,落木寒泉听不穷。

惟有双峰最高顶,此心期与故人同。”

该诗大约是在槠山龙泽坑《智度寺》内,与季友公相会所题。

郎士元酬季友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云:

村映寒原日已斜,烟生密竹早归鸦。

长溪南路当群岫,半景东粼照数家。

门通小径连芳草,马饮冻泉踏浅沙。

欲待主人林上月,还思潘令县中花。

岑参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云:

王生今才人,时辈咸所仰。

何当见颜色,终日劳梦想。

驱车到关下,欲往阻河广。

满目徒春华,思君罢心尝。

开门见太华,朝日映高掌。

忽觉莲华峰,别来更如长。

无心顾徵禄,有意在独往。

不负林中期,终当出尘网。

为了对季友公有关的诗词有较全面了解,现将搜集到的记录于后:

《河岳英灵集》上部的有六首:      

《杂诗》

采山仍采隠,在山不在深。

持斧事逺游,固悲匠者心。

翳翳青桐枝,樵爨日所侵。

樵声出岩壑,四听无知音。

岂为鼎下薪,当复堂上琴。

凤鸟久不栖,且与枳棘林。

 《代贺枝令誉赠沈千运》

相逢问姓名亦存,别时无子今有孙。

山上双松长不改,百家惟有三家村。

村南村西车马道,一宿通舟水浩浩。

涧中磊磊十里石,河上淤泥种桑麦。

平坡塜墓皆我亲,满田主人是旧客。

举声酸鼻问同年,十人六七归下泉。

分手如何更此地,回头不语泪潸然。

《观于舍人壁画山水》

野人宿在山家少,朝见此山谓山晓。

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放出湖中鸟。

独坐长松是阿谁,再三招手起来迟。

于公大笑向予说,小弟丹青能尔为。

注:上联放出湖中鸟全唐诗为开帘欲放湖中鸟

《滑中赠崔高士瓘》

夫子保药命,外身得无咎。日月不能老,化肠为筋否。

十年前见君,甲子过我寿。于何今相逢,华髪在我后。

近而知其逺,少见今白首。遥信蓬莱宫,不死世世有。

玄石采盈担,神方秘其肘。问家惟指云,爱气常言酒。

摄生固如此,履道当不朽。未能太玄同,愿亦天地乆。

实腹以芝术,贱体仍刍狗。自勉将勉余,良药在苦口。

《山中赠十四秘书兄》

出山秘芸署,山木已再春。食我山中药,不忆山中人。

山中谁余宻,白髪日相亲。雀鼠昼夜无,知我厨廪贫。

有情尽捐弃,土石为同身。依依舍北松,不厌吾南邻。

夫子质千寻,天泽枝叶新。余以不材寿,非智免斧斤。

 《酬李十六岐》

錬丹文武火未成,卖药贩履俱逃名。

出谷迷行洛阳道,乘流醉卧滑台城。

城下故人久离怨,一欢适我两家愿。

朝饮杖悬沽酒钱,暮飱囊有松花饭。予何车马日憧憧,

李膺门馆争登龙。千宾揖对若流水,五经发难如叩钟。

下笔新诗行满壁,立谈古人坐在席。问我草堂有卧云,

知我山储无儋石。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

亦知世上公卿贵,且养丘中草木年。

《唐诗纪事卷二十六》书中,除上面已有的外,尚还有以下四首:

《古塞曲》

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

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

驿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

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

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

《还山留别长安知己》

出山不见家,还家见家在。

山门是山前,此去长樵采。

青溪谁招隐,白发自相待。

惟余涧底松,依依色不改。 

《宿东溪李十五山亭》

上山下山入山谷,溪中落日留我宿。

松石依依当主人,主人不在意亦足。

名花出地两重阶,绝顶平天一小斋。

本意由来是山水,何用相逢语旧怀。

《寄韦子春》

出山秋云曙,山木已再春。

食我山中药,不忆山中人。

山中谁余密,白发日相亲。

雀鼠昼夜无,知我厨廪贫。

依依北舍松,不厌吾南邻。

有情尽弃捐,土石为同身。

夫子质千寻,天泽枝叶新。

余以不材寿,非智免斧斤。

以上《河岳英灵集》上部的六首及《唐诗纪事》卷二十六书中的四首外,《全唐诗》中还有以下两首:

《别季友》

栖鸟不恋枝.喈喈在同声。

行子驰出户,依依主人情。

昔时霜台镜.丑妇羞尔形。

闭匣二十年,皎洁常独明。

今日照离别,前途白发生.

   《玉壶冰》

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

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

分形同晓镜,照物掩宵灯。

壁映圆光澈,人惊爽气凌。

金罍何足贵,瑶席几回升。

正值求珪瓒,提携共饮冰。

宋钦定四库全书,为宋朝计敏夫撰。

唐诗纪事卷二十六中,录入季友公写的诗有:《古塞曲》、《观于舍人壁画山水》、《还山留别长安知己》、《宿东溪李十五山亭》、《寄韦子春》等五篇。还有杜甫子美(可叹),钱起(赠季友赴洪州幕下),郎士元(酬季友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岑参(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等四篇。

《题精舍寺(一作酬王季友秋夜宿露台寺见寄)》

作者郎士元

石林精舍武溪东,夜扣禅关谒远公。

月在上方诸品静,僧持半偈万缘空。

秋山竟日闻猿啸,落木寒泉听不穷。

惟有双峰最高顶,此心期与故人同。               

《送王季友赴洪州幕下》

作者钱起

列郡皆用武,南征所从谁。

诸侯重才略,见子如琼枝。

抚剑感知己,出门方远辞。

烟波带幕府,海日生红旗。

问我何功德,负恩留玉墀。

销魂把别袂,愧尔酬明时。

《奉和圣制过宁王宅应制》

作者张说

进酒忘忧观,箫韶喜降临。帝尧敦族礼,王季友兄心。

竹院龙鸣笛,梧宫凤绕林。大风将小雅,一字尽千金。

《次韵杨宰》

作者陈造  宋词体

头颅敢意封户牖,饮处往往推祭酒。

宜人珍果亦鼎来,把杯未省嗟不偶。

拳栗御枣玉山奇,南北气殊仍地丑。

少日诗人鱠鲸兴,莫年醉客持螯手。

令君未负将军腹,襞积琅玕向谁剖。

三珍荐盘侑从事,悠然径访无何有。

诗来可但落馋涎,万卷更惭王季友。

《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

作者: 岑参

王生今才子,时辈咸所仰。何当见颜色,终日劳梦想。

驱车到关下,欲往阻河广。满日徒春华,思君罢心赏。

开门见太华,朝日映高掌。忽觉莲花峰,别来更如长。

无心顾微禄,有意在独往。不负林中期,终当出尘网。

《舍下宗贤请合祠王季友》

作者蔡宜省

文献忧存苦不遭,丰城客子士之豪。

如何西浙诸贤右,独著南州一士高,

乔木可能栋清庙,孤根惜不入离骚。

孝经已落先生手,千载谁知弟子劳。

《唐才子传》卷四书中,是这样记载季友公的:季友,河南人。暗诵书万卷。论必引经。家贫卖屐,好事者多携酒就之。其妻柳氏,疾季友穷丑,遣去。来客酆城,洪州刺史李公,一见倾敬,即引佐幕府。工诗,性磊浪不羁,爱奇务险,远出常性之外。白首短褐,崎岖士林,伤哉贫也!尝有诗云:“山中谁余密,白发日相亲。雀鼠昼夜无,知我厨廪贫。”又:“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亦公卿贵,且养丘中草木年。”观其笃志山水,可谓远性风疏,逸情云上矣。

王季友侄儿(王政之子)王仲舒(762年—623年),字弘中,曾任左拾遗,元和初为吏部员外郎,穆宗时,任江西观察史,曾出官钱200万,代贫民输税。

  王仲舒(762年—623年),山西太原人。唐朝文学家。少好学,工诗文。历任苏州刺史、洪州(今南昌市)刺史、中书舍人等。元和年间(806—820),在南昌奖励文学,文风盛开。还邀请当时担任袁州(今宜春市)刺史的韩愈来南昌,对南昌文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作有《滕王阁记》和《钟陵送别》等。

 《王仲舒与宝带桥à

王仲舒(762—823),唐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字弘中,幼年丧父(其父王政,其爷爷王仪王景肃),随母徙居江南徽州,游学为名,贞元中登贤良方正高第,任左拾遗,曾上疏极论裴延龄之过。元和初为吏部员外郎。未几,知制诰,为文祥雅,制诰所岀,人皆传写。任庐州、婺州、苏州刺史。穆宗时,任江南西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曾岀官钱二千万,代贫民输税,后病死任所。年六十二岁。赠左散骑常侍。

      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王仲舒任苏州刺史期间,为保证漕运顺利畅通,决计下令广驳纤道,建桥湖上,并且捐岀自己的玉质宝带以充桥资,此桥位于苏州市吴中区长桥镇,横垮于澹台湖与运河相接之处,全桥用金山石筑成,桥长316.8米,宽4.1米,共有53个桥孔(王仲舒时年53岁),桥孔之多堪称国内之首,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名桥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石拱桥。故名“宝带桥”。

     宝带桥已经有千年的历史,由于是苏州刺史王仲舒主持建造,为筹措建桥资金,王仲舒带头将自己身上的宝带捐出来,宝带桥之名由此而来。又有说因桥似宝带浮于水上而得名。桥建成后,屡经兴废,唐、宋、元、明、清曾六次重建、重修(其中林则徐主持维修过一次)。现存桥为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咸丰年间和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英帝国主义和日本侵略者的破坏,毁损相当严重。1956年人民政府根据明代的规模和形制,修缮了这座古桥,恢复了旧观。2001年6月25日,宝带桥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王季友的孙子缉荣公(52世祖),字宗贵。唐大历七年[公元772]壬子正月廿日卯时生,八岁能诗文,举孝廉,授监察御史。生子三,琦、琼(居吉州)、琫(居常州)。季友公活到81岁时,幼孙缉荣公已有23岁了。

季友的曾孙琦公(53世祖),字国重。唐贞元丁丑年(公元797年)三月十一日生。优于文学,结书屋于所居云峰山,号东山。晚年尤好观易。咸通辛己年(公元861年),殁葬智度寺后。娶郭氏于贞元戊寅(公元798年)正月十九日生。葬九贞山。生子五:桧、柏、槐、椿、桂。

 王季友的四代孙椿公(54世祖),字子邳(也称子邳公),生于太和丁未(公元827)年二月三日辰时,弱冠时有经律之才略,器量深沉,与时书卷恒,以论孟为修身养性之术,且好观左传、汉书、三国志,尤遂于诗易,动遵礼法,言笑不妄发,士大夫莫不重之。登南唐进士,仕至御史中丞,银青光禄大夫。唐宣宗大中八年(公元854年)甲戍应诏,领南康军事,十二月领宿卫兵监,江西诸路总管军事,累立奇功,朝廷厚加宠赐,授予豫章郡守营校军,抚养士卒,得士卒欢心。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辛己,官备福州,上命进兵讨之,遂远遁,上优赐服饰。咸通八年丁亥(公元867年)兼右宿卫军事,与兄子邦,弟子邙都军兵马史统领社民,以御乡井。唐禧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乙未黄巢复入境,诏为御史中丞。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壬寅,特授御史武中丞。八月与黄巢战于徐茫湖之左,因救兵不至,遂殁于阵,首虽殊,尤跨马走五里许,乃扑于九贞山集灵观之东,时有烈风骤雨,大雷劈地而葬焉。享年五十有六, 敕封辅国大将军。娶韩氏,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癸卯九月十二日生,善事舅姑,治家严而有法,诏封懿德夫人,于乾宁乙卯(公元895年)八月九日殁,葬株山。生子十:任、俦、保、伦、仪、俊、仲、伻、信、侃。

丰城市王家洲在没有人烟前,就有一座“黄洲老廟',传说那时有一黄姓官人,乘船沿抚河而下去南昌,不料突然狂风暴雨,船摇晃欲翻,此时官人忙跪在船头祷告:求菩萨保佑,若避过此劫,定在此建庙供奉。话音刚落,即风平浪静。于是将船停在西岸柳树林内住了一宿,次日见岸上树木绿洲中隐现炊烟,仔细观察后,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回到任所即派人到此建庙,因自已姓黄又是黄州人,故取名“黄洲老庙'。后椿公笫七子仲公字景淹,在湖北黄州府任教谕,知府正是那次建庙的黄姓官人,因此告知那里有块风水宝地。后仲公退休后即帶长子,在此开基落户。上面提到的椿公就是仲公的父亲,为国捐驱后,皇帝御封“辅国将军',因而是神,即塑神像供奉,名“椿公菩萨',这也是王家洲王氏发展之源由。

 宗谱记载季友公行传有这么几句:“宋代塑像于儒学,立达尊祠祀之。又立像于龙泽书院祀之。其时黄次山称曰:足继尧舜仲尼之道。葬株山南龙泽坑智度寺后。侄仲舒撰墓志,陆贽撰祭文。

季友公在世81年的生涯中,忠君爱国,正直清廉。诗礼传家,才华横溢。一生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我们可以看到家族的兴旺发达,优良的家风家教代代相传。家风是一个家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家族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王安石(57世祖叔)乃26世祖霸(柏)公之后。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汉族,江西临川人,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 ,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明清时期,王通后裔王崇古,智勇双全,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倭寇过程中,骁勇善战,以军功累迁陕西按察司按察使、河南布政司右布政使,后在防守明西北边陲献策献力,迁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王崇古长子王益为锦衣卫千户,次子王谦官至太仆公卿。长孙王之祯官太子太保、左都督,掌锦衣卫十七年。孙王之柱,官兵部右侍郎、陕西三边总督。

丰城王氏有始祖乔公、翦公(15世祖)、王祥/王览(28世祖叔)、王羲之(31世祖叔)、王阳明(世祖叔)、王通(45世祖)、王绩(45世祖叔)、福畤公(46世祖)、勃公(47世祖叔)、王之涣(49世祖叔)、景肃公(49世祖)、季友公(50世祖)、王仲舒(51世祖叔)、椿公(54世祖)、王安石(57世祖叔)这样杰出的世祖们,是我们的骄傲和福气。

数千年来,王氏子孙不断迁徙,不断在华夏大地开枝散叶。。。。。。

至吾辈,已是王氏89辈啦。。。。。。

豫章王氏统一字辈如下:

自第101世起启用新60字辈:

联奏星云会,同芳荣豫章;庆衍万年祚,宏宇允尔祺;

诗书育睿智,勤学志远长;诚爱永绍德,忠善兆吉祥;

立新焕鸿运,和谐益平安;敬先福常盛,延发耀华昌!

王氏家人累代儒官,都抱着儒家“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做人宗旨和“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人生目标,不忘初衷,继往开来!

我骄傲,我们的祖先如此不平凡、文韬武略、英才辈出!

以此激励王氏后人:

--我们虽然生活平庸,可我们不平凡,因为我们有着杰出的祖辈、优秀的传承!

--莫要看轻自己,我们的祖上可是文韬武略、英豪辈出!

--面对困境,再难难不过季友公,面对家族的没落卖履为生、柳氏的《一纸休书》,季友公依然能东山再起!成就辉煌!

--面对富贵荣华,再高高不过始祖王乔,贵为太子,依然能从容面对贬为平民的际遇!

(晚辈才学疏浅,如有纰漏,望请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