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辩证论治(7)

 369蓝田书院 2020-09-04

01

痰湿蕴肺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黏 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痰出则憋减咳缓,常伴体倦,脘痞,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常用药:陈皮、半夏、白芥子、苏子、莱菔 子。若寒痰较重,痰黏白如泡沫,怯寒背冷,加于姜、细辛以温肺化痰;脾虚证明显者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症情平稳后可服六君子汤加减以资调理。



02

痰热郁肺


症状: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或稠黄,咳吐不爽,或有 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千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

常用药:黄芩、山栀、知母、桑白皮、茯苓、贝母、 瓜蒌、桔梗、陈皮、甘草、麦冬。若痰热郁蒸,痰黄如脓或有热腥味,加鱼腥草、金荞麦根、浙贝母、冬瓜仁以清化痰热;胸满咳逆,痰涌便秘加葶苈子、 大黄泻肺通腑以逐痰;痰热伤津,口干,舌红少津,加北沙参、天冬、花粉养阴生津。



01

肝火犯肺

症状: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于口苦,常感痰滯咽喉而咯之难出, 量少质黏,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肺,化痰止咳。

方药:黛蛤散合泻白散。

常用药:青黛、海蛤壳、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火旺者加山梔、丹皮清肝泻火;胸闷气逆,加葶劳子、瓜蒌利气降逆;胸痛加郁金、丝瓜络理气和络;痰黏难咯加海浮石、贝母、冬瓜仁清热豁痰;火郁伤津,咽燥口干,咳嗽日久不减,酌加北沙参、百合、麦冬、诃子养阴生津敛肺。




扫描下方二维码永久看回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