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智度论》中的故事和比喻(原文+译文) - 美篇

 了逹 2020-09-04

《大智度论》中的故事和比喻(原文+译文)

2017.06.07 果然真语 阅读 3385唯美古筝曲 - 沈波

 


💝 原文:如说昔有五百估客,入海采宝;值摩伽罗鱼王开口,海水入中,船去驶疾。船师问楼上人:“汝见何等?”答言:“见三日出,白山罗列,水流奔趣,如入大坑。”船师言:“是摩伽罗鱼王开口,一是实日,两日是鱼眼,白山是鱼齿,水流奔趣是入其口。我曹了矣!各各求诸天神以自救济!”是时诸人各各求其所事,都无所益。中有五戒优婆塞,语众人言:“吾等当共称南无佛!佛为无上,能救苦厄!”众人一心同声,称南无佛。是鱼先世是佛破戒弟子,得宿命智,闻称佛声,心自悔悟,即便合口,船人得脱。以念佛故,能除重罪,济诸苦厄,何况念佛三昧!




  💝译文:听说古时候有五百商人,去大海中寻宝。当时正赶上摩伽罗鱼王张开大嘴,于是海水都将被吞进鱼王肚子里。商人们坐的船只顺着水流急速的行驶。

掌船人问船楼上的人说,“你看到了什么?”那人回答说,“看到了三个太阳,还有一排白色的山峰,我们的船就向那边好像一个大坑里行驶过去!”

掌船人说,“那是摩伽罗鱼王的大嘴张开了!一个太阳是真的,另外两个太阳是鱼王的两只眼睛,一排白色山峰是鱼王的牙齿。水是向鱼嘴里面流。我们这些人都完了!大家赶紧求天神保佑吧!”

当时船上的人都纷纷以自己的方式祈求神明保佑,结果无济于事。这时候船上人中有五个在家学佛的优婆塞,对大家说,“我们一起念南无佛吧!佛至高无上,能救一切苦难!”然后大家一起喊“南无佛!”

摩伽罗鱼王前世是佛的弟子,因破戒堕落为鱼身,有宿命通。听到念佛声,记起了前世因缘,心生悔意,立刻闭上了嘴巴,船上的人才脱离了危险。

佛号的功德不可思议,只是因为念佛的原因,就能消除重罪,救拔种种苦难,更何况进入念佛三昧之中?

   

💝原文:复次,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故应常念佛。


  复次,常念佛,得种种功德利。譬如大臣,特蒙恩宠,常念其主;菩萨亦如是,知种种功德、无量智慧,皆从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汝言云何常念佛,不行余三昧者,今言常念,亦不言不行余三昧,行念佛三昧多故言常念。

  复次,先虽说空、无相、无作三昧,未说念佛三昧,是故今说。

——(第七卷 · 释初品中佛世界愿)

   

💝 译文:再者,佛为法王,菩萨是法将。唯有佛是最尊贵至高无上的,所以应该常念佛名。


再者,经常念佛,会得到种种功德利益。好比大臣承受王的恩宠,心里就会常常记住王的恩德。菩萨也是这样,知道种种功德,无量智慧,都是从佛那里得来,知道佛恩深重,就会常常思佛念佛。你问我为什么常常念佛,而不修行其他三昧功夫?我所说的常常念佛,并不是说不修行其他三昧功夫,而是我把念佛三昧放在首位,行持的最多,所以说是常念。

再者,以前我虽然一开始演说空,无相,无作三昧,没有说到念佛三昧,就是为了现在再说。(也就是说那些三昧是念佛三昧之前序也。)

 

问曰:如菩萨三昧种种无量,何以故赞是菩萨念佛三昧常现在前?


答曰:是菩萨念佛故,得入佛道中,以是故,念佛三昧常现在前。

  复次,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余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

  复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灭诸罪者。

阅读 338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