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lyl物种说】今日--松雀(Pine Grosbeak)

 rlyl的自然世界 2020-09-04



rlyl陪你每天认识一个新物种
(总第1240篇)

好好学习  天天想上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雀科 Fringillidae

属:松雀属 Pinicola

种:松雀 P. enucleator


▲松雀雄鸟

物种介绍 Introduction

中文名:松雀(拼音:sōng què);

英文名:Pine Grosbeak;

学名:Pinicola enucleator (Linnaeus,1758)。

松雀为雀科松雀属的鸟类。分布于北欧、阿拉斯加、西伯利亚、萨哈林岛、乌苏里斯克、蒙古、北美以及中国的东北等地,多生活于北方寒冷地区、栖息于山地森林以及尤喜在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2018)列为:无危(LC)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松雀雌鸟,摄于阿冈昆公园

外形特征 Description

松雀体长20-25厘米,体重53-77.6克,雌雄异色,是雀科里体型最大的一种。虹膜暗红色或褐色,嘴黑褐色或铅黑色,下嘴较淡,脚黑褐色。松雀在欧亚大陆,成年雄鸟的头、胸、侧、背、脊为玫瑰红色,飞羽黑褐色;下巴和眼下灰白色;眼眶和不明显的眼线黑色;翅缘有2道白色条,飞羽上有白色边缘,中覆羽前缘带玫瑰红色至灰色;上尾覆羽深灰色,边缘带玫瑰红色;尾长而有适度的缺刻;侧翅和后翅下缘带灰色。喙深色和圆锥形,上颚与下颚重叠。


▲松雀雄鸟

松雀在北美洲变化较大,成年雄鸟在加拿大夏洛特王后群岛(亚种P. e. carlottae)呈深砖红色到亮色胭脂红,在阿拉斯加沿海(亚种P. e. flammula)和加州内华达山脉(亚种P. e. californica)呈淡黄色或橙红色。


▲松雀雄鸟

成年雌鸟头顶橄榄黄色,枕和头侧暗橄榄黄色。背、肩鼠灰色,羽缘橄榄黄色或橙黄色具暗色条纹,腰和尾上覆羽橄榄黄色或橙黄色,两翅和尾同雄鸟,但中覆羽羽缘白色,下体灰色,喉、胸缀橄榄黄色。幼鸟整体羽色对比不鲜艳,当它们的彩色头羽换羽的时候会显得毛茸茸的。


▲雌性

直到第二年的夏秋季节换羽前,年轻雄鸟外观上和雌鸟非常相似,有些小雄鸟在春天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零星的红色或橙色羽毛。

▲未知性别的幼鸟和亚成雄鸟


鸣声为响亮悦耳的颤鸣加笛声及颤音。叫声为似笛的哨音“teu-teu-teu”,中间音最高。群鸟进食时作轻啾啾声。告警时发出似喘息声。


▲松雀的叫声,由Jens Kirkeby,2019-10-30录于北丹麦地区弗雷德里克斯港市Ellekrattet


生态习性 Ecological Habit

松雀栖息于低地、低山地和亚北极针叶林和森林,尤其喜欢混杂落叶松、云杉、雪松和杉木林等混交林。它也被发现在北部针叶林的树干线上。在轻质或疏林中,通常沿林缘、山坡、空地和潮湿或沼泽地区。繁殖期间多栖息在西伯利亚山地森林、泰加林和苔原森林地带。在非繁殖季节更广泛地分布于落叶林、柳树丛和山谷中的柳树丛和条子林,以及栽培边缘的林地,包括果园、公园和城郊花园的混合灌丛、公园和城郊花园。冬季有时也到林缘次生杨桦林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农田防护林中活动和觅食。


松雀在中国为冬候鸟。每年10-11月迁来,翌年3-4月北迁。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数只或10多只的小群,冬天常常结成小群到山下。在树上枝叶间,有时也下到林下灌丛中或地上活动和觅食。对人不太惧怕。性活泼,常频繁地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或飞上飞下。善于藏匿,遇到惊扰,立即藏于树叶丛中或飞走,飞行呈上下起伏的波浪式。主要以松子、橡子等树木种子、果实和叶芽为食,也吃灌木果实、种子和草子。繁殖期间也吃部分昆虫。


生长繁殖 Growth and Breed

繁殖期5-7月,5月初即开始成对占区鸣叫。营巢于针叶林或以针叶树为主、混杂有杨、桦树的混交森林中。巢多置于松树侧枝上近树干处,距地高2-4米。巢呈杯状,主要由细的松枝、枯草茎、草叶、细根等材料构成,外壁还掺杂有一些苔藓和地衣,内垫有细草茎、软的碎片、苔藓和羽毛。


每窝产卵3-5枚,通常4枚。卵蓝色或淡蓝色、被有暗色斑点,卵在大小为26毫米×18毫米。


亚种与分类 Subspecies and Taxonomy

松雀一共有9个亚种,其中4个亚种在欧亚大陆繁殖,5个亚种在北美洲繁殖,其中1个亚种是散居。亚种主要在体型、喙的长度、深度和宽度以及雄鸟羽色上有差异。欧亚分布的只显示出轻微的地理差异,松雀堪察加亚种比松雀指名亚种的喙更深更宽,尤其是松雀萨哈林岛亚种。北美洲的5个亚种比欧亚亚种体型要大,在羽色、喙、翅、尾和跗骨大小上有更大的差异,并显示出不同的DNA。鸣叫频率似乎是相似的,但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9个亚种被确认为:

1、松雀指名亚种,P. e. enucleator (Linnaeus, 1758) -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挪威南部和瑞典中部和北部)东至西伯利亚西部(叶尼塞河);南至瑞典南部和西伯利亚西南部过冬。

▲指名亚种成年雄鸟的胸部、头部和上半身呈覆盆子红色,羽毛的近端区域呈黑褐色(部分暴露时),在背部形成扇形外观。成年雌鸟与雄鸟相似,除了红色被金黄色至绿黄色所取代,上半身的羽毛中心为深灰色,几乎一致为灰色。比在新大陆发现的亚种喙更短,更宽,更深,翅和尾部较黑

2、松雀堪察加亚种,P. e. kamtschatkensis (Dybowski, 1883) - 西伯利亚东北部;

堪察加亚种,体型比加拿大西部亚种和中东部亚种小,喙较窄,钝,有明显的钩状,仅次于萨哈林岛亚种雄性的胸膛和背部有明显的暗色区域(雌性和未成熟的雄性较不明显),胸和侧面有鲜艳的暗红色斑点

3、松雀萨哈林岛亚种,P. e. sakhalinensis  (Buturlin, 1915) - 萨哈林和千岛群岛,日本北部;

▲松雀萨哈林岛亚种,外观接近堪察加亚种和北方亚种,体色最深,分布最广泛

4、松雀加拿大西部亚种,P.e. flammula (Homeyer, 1880)-阿拉斯加南部沿海和加拿大西部;

▲松雀加拿大西部亚种,雄性胸部和侧面多鲜艳的玫瑰红色,很少或没有灰色的斑点,雌性的色泽更黄,与加拿大中东部亚种或加拿大南部亚种相比,喙较大

5、松雀温哥华岛亚种,P. e. carlottae (Brooks, AC, 1922)-夏洛特王后岛(加拿大西部外);

▲松雀温哥华岛亚种是体型最小和体色最深的亚种;雄性背羽上呈暗红,胸部和侧面有很少或没有灰色的斑点

6、松雀加拿大南部亚种,P. e. montana (Ridgway,1898)--加拿大西南部内陆至美国中西部;

▲加拿大南部亚种类似于加拿大中东部亚种,但较小(从新墨西哥州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北部,逐渐体型变小,在南部最大的个体缩小约15%),雄性的胸和背部有明显的暗色,胸脯为斑驳的红灰色,侧面主要是灰色

7、松雀加利福尼亚亚种,P. e. californica (Price, 1897) - 东加州内华达山脉;

▲加利福尼亚亚种和加拿大南部亚种一样,但体型较小,尾部较长,雄性胸部砖红色,有斑驳的灰色斑点,侧翼多为灰色,背羽不明显无灰暗中心

8、松雀加拿大中东部亚种,P. e. leucura (Müller, PLS, 1776) - 从纽芬兰和魁北克南部到阿拉斯加的北方和针叶林地带繁殖;冬季不规则地到达繁殖范围的南部;

▲雄性多变,翅和尾部较黑(较少褐色),胸前和背上有明显的暗色中心,胸前和侧面粉红色到红色,灰色斑点减少;在加拿大海洋沿岸地区一般体型较小,颜色较深,在魁北克省北部和哈德逊湾以西较大,颜色较浅,在阿拉斯加西部体型最大,整体形态较短。雌鸟特别多变;哈德逊湾以西的雌鸟头部有橄榄黄色,短白色的斑纹过眼睛,眼下有新月形的浅色羽,下巴至胸前呈浅灰色,(初冬小鸟与成年雌鸟相似,但头部有橙色或橙黄色)

9、松雀北方亚种,P. e. pacata (Bangs, 1913) - 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叶尼西河和萨彦岭以东),东至科利马盆地和鄂霍次克海,南至阿尔泰山脉中部,哈萨克斯坦东北部,蒙古北部和斯塔诺沃伊山脉。南至中国东北(黑龙江和辽宁)。体型与指明亚种相似,体型短粗肥,雄性呈深红色,喉部至腹部有对比鲜明的淡色羽毛;雌性较亮,颜色较黄。


地理分布 Distribution

多生活于北方寒冷地区、栖息于山地森林以及尤喜在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


原产地:加拿大、中国、芬兰、日本、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蒙古、挪威、俄罗斯联邦、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斯洛伐克、瑞典和美国。


分布地:奥地利、比利时、百慕大、捷克的、丹麦、法国、德国、格陵兰、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黑山、荷兰、波兰、塞尔维亚、瑞士、乌克兰和英国。


繁殖在北美、欧洲及亚洲的针叶林,一般在北纬65°以北的地区。冬季南迁。北方亚种偶见在中国黑龙江越冬;堪察加亚种见于黑龙江西部、辽宁,据报道还见于四川南部及东部。


保护状况 Conservation status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松雀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pine grosbeak (Pinicola enucleator) is a large member of the true finch family, Fringillidae. It is the only species in the genus Pinicola. It is found in coniferous woods across Alaska, the western mountains of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nd in subarctic Fennoscandia and across the Palearctic to Siberia. The species is a frugivore, especially in winter, favoring small fruits, such as rowans (mountain-ashes in the New World). With fruit-crop abundance varying from year to year, pine grosbeak is one of many subarctic-resident bird species that exhibit irruptive behavior. In irruption years, individuals can move long distances in search of suitable food supplies, bringing them farther south and/or downslope than is typical of years with large fruit crops.


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们无知的像个孩子......


联合国推荐!

他拍的鸟类照片为什么感动了全世界

  点击下图购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