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lyl物种说】今日--曙凤蝶(Aurora swallowtail)

 rlyl的自然世界 2020-09-04


rlyl陪你每天认识一个新物种
(总第1246篇)

好好学习  天天想上


▲雄性曙凤蝶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鳞翅目 Lepidoptera

总科:凤蝶总科 Papilionoidea

科:凤蝶科 Papilionidae

属:曙凤蝶属 Atrophaneura

种:曙凤蝶 A. horishana


物种介绍 Introduction

中文名:曙凤蝶(拼音:shǔ fèng dié)

学名:Atrophaneura horishana (Matsumura, 1910)

曙凤蝶,又名无尾红纹凤蝶、桃红凤蝶,为台湾本岛特有的高山凤蝶物种,分布于中南部中海拔山区,通常在中央山脉海拔1500-2000米处最为常见。本种由日本昆虫学家松村松年于1910年命名,学名的种小名horishana源自于台湾原住民聚落地名埔里社(今南投埔里)。为我国台湾特有种,珍稀蝴蝶之一。

异名:Papilio horishanus (Matsumura, 1910);Atrophaneura horishanus (Matsumura, 1910);Papilio sauteri (Hayne, 1913)


外形特征 Description

曙凤蝶是大型蝴蝶,成虫翅展100—130 mm。雄雌均无尾突。雌、雄异型。雄蝶翅膀背面呈黑色,后翅的臀缘褶很大,反卷且具灰白色体毛的性标;反面端半部红色,内镶嵌7个黑斑。雌蝶颜色较淡,后翅端半部灰黄色内镶8个黑斑,其中m1室外缘1个不十分清楚,后翅腹面外缘部分呈桃红色,第2至第5室各有两列黑斑,为其主要特征。


▲雄性曙凤蝶


▲雌性曙凤蝶

卵:球形,淡黄色到橙红色。直径约2.5 mm,高约2.3 mm


曙凤蝶幼虫

幼虫:老熟幼虫头宽约5.12 mm。头部黑色,散生黑色刺毛;胴体暗红色,中、后胸亚背线、气门上线与腹部第1—6节和8—9节的亚背线各有1对淡红色或是与胸部颜色相似的肉质柱状突起。腹部第3、4、7节的亚背线肉质突起呈白色,各肉质突起末端具轮生暗褐色刺毛。到5—6龄时胸、腹部略泛白。


蛹:橙褐色,体表散生白斑,胸背部隆起,中胸亚背部具1对扁平板状突起。第4—9腹节各具1对扁平板状突起 。


曙凤蝶蛹

生态习性 Ecological Habit

同属其他蝶类(Atrophaneura)均分布于热带地区,一年多代。曙凤蝶一年一代但出现期甚长,由4-12月均可以见到成蝶,但以7-9月为多。不像一般凤蝶类以蛹的形态休眠越冬,曙凤蝶的卵与幼虫演化出特殊的抗寒机制,来渡过低于摄氏零度的环境。冬季以幼虫态越冬,无明显休眠现象,缓慢取食,成长至翌春化蛹。


曙凤蝶常飞翔在高山路旁的花丛中,喜欢访花采蜜。成虫喜欢在湿凉林缘的寄主植物茎、叶部产卵,卵单产。幼虫静栖于寄主植物的茎、叶或寄主植物附近的植物茎上;幼虫老熟后在寄主的茎上或附近其他植物的茎干上化蛹。成虫飞翔缓慢,容易捕捉 。幼虫主要寄生在马兜铃科的异叶马兜铃、大叶马兜铃、台湾马兜铃和琉球马兜铃等植物上


生长繁殖 Growth and Breed

曙凤蝶1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成虫主要在7-9月间;其他季节比较少见。在温度25℃左右时卵期约8天,幼虫期约43天,蛹期约27天。


生存状况 Living Condition

曙凤蝶一度因栖息地破坏和非法捕捉而造成数量骤减。近年由于复育成功而较常见中、高海拔山区。现列为台湾保育类野生动物第II类珍贵稀有野生动物。


地理分布 Distribution

曙凤蝶是我国台湾特有种。在台湾主要分布于中央山脉之中海拔山地,最北产地在宜兰县太平山一带,最南产地在台东县大武山一带。国家公园分布状况:玉山国家公园、雪霸国家公园、太鲁阁国家公园。



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们无知的像个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