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过案例掌握确认劳动关系的要点

 丰源668 2020-09-05

丛某某不服,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2012年3月19日该院作出(2012)鲁民提字第93号民事裁定,提审本案。该院查明的事实与原审查明的事实一致。该院审理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问题是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丛某某与WH日报社在2008年之前,未签订劳动合同,不受劳动法的调整,不能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1999年9月25日丛雪滋(丛某某前妻,两人于2001年6月12日离婚)向WH日报社交纳押金1000元,是丛雪滋与WH日报社确定劳务关系开始的书面证据,应予确定。后丛某某开始从事报刊发行投递工作,按时将报刊投递到客户处。2002年WH日报社虽为丛某某办理了工作证,发放了工作服,但此行为不能作为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必要条件。因此,丛某某与WH日报社之间不具备确定劳动关系的要件。2007年12月WH日报社为明确与丛某某之间的关系,通知丛某某签订报刊发行劳务承包协议,其他从事报刊发行相关人员分别与WH日报社订立了协议,因丛某某拒绝签订该协议,不能认定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因此,原审判决认定双方之间不符合劳动关系的特征,并驳回丛某某的诉讼请求并无不当。丛某某申请再审理由不能成立,该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该院于2012年10月9日作出再审判决:维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威民三终字第84号民事判决。

丛某某不服再审判决,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认为,再审判决认定丛某某与WH日报社不存在劳动关系,认定事实缺乏证据证明,适用法律确有错误。具体分析如下: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以下简称劳社部发[2005]12号《通知》)第一条、第二条规定,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是构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应确认劳动关系成立。事实劳动关系认定的要素包括:主体资格,从属关系,劳动性质。综合考察本案证据情况,应认定丛某某与WH日报社构成事实劳动关系。

本院再审期间,双方当事人对原审认定的事实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再审另查明,WH日报社发行中心制定的《发行工作基础读本》“发行员岗位质量控制标准”第3条第1款规定:坚持做到报纸投送早和准,每天早晨提前到岗接报,迅速完成报纸组合,尽早送到读者手中,不送隔天报,不错投,不漏投。第2款规定:不参加站上会议,每次罚款50元。不按时到岗,迟到30分钟以上的,每次罚款100元。对分配的工作挑三拣四、讨价还价、推诿扯皮,无故拖延投递时间的,每次罚款200元,严重的予以辞退。第3款规定:发生错投、漏投等一般性服务质量投诉,经调查属于发行员责任的,每次罚款50元,当月同一客户发生两次经调查属实的投诉,扣罚200元,站长扣罚100元。一个季度内累计5次被读者投诉,经调查属实,下岗学习一个月,期间只发基本生活费。第4条第2款规定:二次分发时间不得超过l小时,超过规定时间没有出班的,每增加10分钟,扣罚10元,订户投诉的内容是报纸缺版、污秽、损坏或弄湿,每次扣款10元。第5条规定:妥善管理征订发票和其他票据,严禁遗失或损坏。第2款规定:丢失发票者,按税务部门和报社财务规定,按所丢失份数处以罚款,如收到假币,自行承担损失,假币由统计员没收,本人全额补交应交报款。拖欠、挪用报款的,从工资中扣除补交,并处以5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机关查处。第6条第2款规定:发行员私自缩减订户报纸投递数量的,每次扣罚100元,并按少投报纸原价2倍赔偿订户。第22条规定:发行员上岗需经发行中心和报社政工办批准,按规定填写临时用工表格,保证所填写信息真实准确,交工作保证金壹仟元。因故离岗时,须提前一个月提出申请,待发行站找好替补人员,并带领新人熟悉投递段至能独立作业,所有钱款、票据、物资等都交接清楚后,方可离岗。“分发员岗位质量控制标准”第1条规定:每天凌晨2时到岗上班,首先查看路单报数变化情况,然后按照分工准确分发各路报纸。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到岗必须提前请假,否则记为旷工。旷工的,每次罚款200元;上班迟到超过30分钟影响分发时效的,工作时私自离岗超过30分钟的,每次罚款100元。

本院再审认为,本案争议焦点是丛某某与WH日报社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丛某某主张自1998年10月至2009年3月期间,确认其与WH日报社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丛某某提出上述诉请的法律依据是劳社部发[2005]12号《通知》,但该《通知》的性质是部门规范性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部门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故不能以人民法院未引用规范性文件作为认定法律适用错误的理由。此外,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未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具备劳动关系的标准,而劳社部发[2005]12号《通知》是专门判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是否具备劳动关系的规范性文件,该《通知》属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未规范内容的创设性规定,不能当然溯及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之时。丛某某主张确认劳动关系的开始时间是1998年10月,早于劳社部发[2005]12号《通知》的施行时间,劳社部发[2005]12号《通知》不能作为判断2005年5月25日之前丛某某与WH日报社之间法律关系的依据。丛某某认为再审判决未适用劳社部发[2005]12号《通知》,属于法律适用错误的观点,本院不予支持。需要说明的是,判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具备劳动关系,并不必然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前提条件。再审判决以丛某某与WH日报社在2008年之前未签订劳动合同,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调整为由,认定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本院予以纠正。

本案中,丛某某主张其与WH日报社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主要事实包括:(1)WH日报社认可丛某某从事威海日报、晚报的征订和投递工作;(2)《发行工作基础读本》以及WH日报社为丛某某办理工作证,发放工作服,收取工作押金,丛某某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发行站员工的星级考核中考核为三星级发行员等事实,证明丛某某是WH日报社的员工,受WH日报社规章制度的管理;(3)WH日报社为丛某某办理银行卡,每月根据征订报纸的份数,投递报纸数量和路程、时间决定发放工资具体数额。对此,逐项分析如下:

首先,WH日报社最初与丛雪滋(系丛某某前妻)约定报刊投递、征订工作,2002年后丛某某才接手相关事务,并且丛某某在庭审中亦认可系以家庭为单位负责报纸投递。本院认为,丛某某为WH日报社投递、征订报刊并不具有专属性,其家庭成员均可从事,这一事实亦与WH日报社所称丛某某可找他人代替完成投递工作的说法相印证。故WH日报社对丛某某不具有劳动力使用上的专属性。

其次,丛某某向法庭提交《发行工作基础读本》并提出WH日报社为丛某某办理工作证、发放工作服以及进行考评等,目的在于说明其与WH日报社之间存在人身隶属性。对此,WH日报社认为办理工作证,发放工作服,仅是方便其进入相关客户单位投递报纸,收取押金的做法已经取消,星级考核只是激励员工,并不区分正式员工还是临时员工。本院认为,《发行工作基础读本》并未明确规定适用人员范围,丛某某也未举证证明曾接受具体管理措施处理的事实。并且办理工作证、发放工作服以及进行考评等事实在劳动关系之外的其他法律关系中亦有存在的可能性,WH日报社的辩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丛某某诉称事实及理由并不能达到认定具备劳动关系的证明标准。

第三,WH日报社为丛某某办理银行卡,按月发放一定数额的款项。WH日报社认为发给丛某某的报酬是承包费,并非固定工资加薪酬,具体数额是根据投递报纸的份数决定的,每个月都不一样。丛某某认为工资是根据征订报纸的份数,投递报纸数量和路程、时间决定的,工资是每个月发放的。本院认为,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存在,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是获得这一生产要素的对价。庭审中,丛某某并未提供证据否认WH日报社关于每个月的具体报酬数额均不相同的事实,同时其陈述投递报刊用的摩托车、车油费由丛某某本人提供,WH日报社并不提供投递报刊的交通工具等。故丛某某向WH日报社提供的不是单纯的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而是结合了其他生产要素包括投递工具之后形成的劳动产品,与劳务关系更为接近。

综上,劳社部发[2005]12号《通知》系部门规范性文件,且在丛某某从事WH日报社报刊投递工作之后颁布的,再审判决未将上述《通知》第一条、第二条的规定作为法律适用依据,并无不当。进一步而言,丛某某以家庭为单位,自备投递交通工具,完成WH日报社交给的投递任务,根据投递报刊的份数确定报酬数额。故丛某某提出的事实和理由并未达到认定劳动关系的证明标准,丛某某的申诉理由不成立,再审判决的结果应予以维持。经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维持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2)鲁民提字第93号民事判决。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