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经常找借口,怎么让他好好说话?

 昵称44943940 2020-09-05
导读:

最近我家开心也开始会找借口了,面对不想干的事情,或者比较难的事情,就会找各种理由不做,或者总是问你为什,把你问的忘了他要干什么。

看了萌妈这篇,挺有感触,大人觉得简单的事情,小孩子会觉得很难,他们需要鼓起最大的勇气,拿出全部的精力来应对。

所以不要怪孩子,俯下身来,亲身示范,慢慢引导,等待花开吧。

萌妈写的原理和实操都有,大家去看吧,多体味下。

下面是正文:

话说不到孩子心坎里
他就会以各种借口拒绝你

大家好,我是萌妈。

今天带孩子回姥姥家,因为他们心心念念可以在老家的河边捉蝉、捉虫子。

可是,去年的他们,可完全不是这样的。

当时,萌爸带小萌去捉「蚂蚱」,小萌就给自己找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借口」。

一开始,小萌很勇敢,主动伸手去抓蚂蚱——但是,蚂蚱跳走了,他的捕捉行动暂告失败。


他爸:「没抓住啊?跑哪去了?」


小萌找到蚂蚱后,他爸自己动手抓住了蚂蚱,想要递给小萌。小萌不敢动手,怯生生地问:「是抓它后面这儿吗?」

他爸:「可以抓它的腿,抓吧。」


小萌:「爸爸,但是它,它是不是想要逃命?」


他爸:「你可以抓它的腿,待会儿把它放走就行了。给!」


小萌:「爸爸,我想把它放了。」


他爸:「你可以抓住它。」


小萌(哭腔):「诶,爸爸我不敢了。」


他爸:「为什么不敢啊?它又不咬人。」


小萌:「(我)敢摸它触须……」

一开始说要捉蚂蚱的是小萌,后来不敢捉蚂蚱的也是小萌——还找了很多借口。

这可真是让人恼火!

可是,小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几个细节:

细节1:旁白

在小萌找寻跳走的蚂蚱时,旁边有一位小朋友大叫:「虫子!虫子!」


另一位较大的小朋友很大声地吓唬道:「虫子是食肉动物!而且,它会吸你的血!而且它有毒!」

细节2:失败的经历

一开始小萌抓蚂蚱失败了,他内心也许就会害怕自己再度失败:抓不住,或者让蚂蚱挣脱。

如果我们仅仅是继续劝说孩子「没关系,抓呗」,这种劝说方式大概率无效。

因为,小萌害怕的是——这虫子有毒,会吸血,会伤害我;而我有可能捉不住,所以会被虫子伤害!

即便,孩子暂时地听从了父母的建议,但一旦出现失败,他们立刻会逃之夭夭!

如何引导孩子的行为

想要引导孩子的行为,首先要搞清楚他为什么不听话,或者说,他的需求是什么。

还拿小萌「捉蚂蚱」这事来说:

如果仅仅是为了好玩,完全可以由爸爸代劳,抓到空瓶子里,进行近距离的观察,不必由他亲自动手;

如果是想体验「抓」的过程,但又不知从何下手,可以教给他分解步骤、注意事项等等;

如果是想「玩」蚂蚱,可以用树枝或者叶子轻轻触碰蚂蚱,而不必上手……

既然已经知道了孩子是在找借口,是什么借口并不重要,关键是如何解决他心里的「结」。

也许有人觉得,我们小时候养娃哪有这么麻烦,大家都捉蚂蚱,自己也就会了。

可是,这种「捉蚂蚱」的技能,是我们无数次观察到别人是如何捕捉蚂蚱的,再开始的模仿;也是观察到别人捉蚂蚱,但没有受伤;或者虽然没捉到蚂蚱,但也没有受伤,才有的勇气;更是从害怕到逐渐脱敏,再到勇于上手,并且越来越熟练的过程。

或者说,那时的我们「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什么都敢抓的勇气,一往无前。

要引导孩子的行为,记住屡试不爽的三部曲:

  • 蹲下来,和孩子有一些肢体接触

  • 帮孩子,或者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恐惧

  • 通过亲自示范和创造新的经历让孩子解开心结

一点提醒

罗素(Bertrand Russell)认为孩子撒谎和找借口,来自于他们对成人的恐惧心理,并要求父母切勿以惩罚威胁孩子;毕竟惩罚除了会强化孩子的说谎和找借口的动机[1]

而且,这种惩罚往往是不能实现的。例如愤怒的父母可能说出「再说谎就把你腿打断」、「把你嘴巴缝起来」、「再也不要你了」之类的过激话语;当这些话语并不能实现时,就会让父母在孩子眼中的威信丧失殆尽。

我们小时候也可能因一些「不良爱好」(例如玩游戏、看动漫)被训斥以后,会对家里人找借口,谎称自己在做其他事情,其根本原因是害怕并且逃避父母的责罚。

小萌曾经故意把草莓扔在地上,还说自己是「不小心掉的」。我们并不会第一时间就责罚他,而是询问他:「这是谁弄掉的?」

「小萌。」他会指着自己说。

「这样做是在浪费食物呢!你看爸爸辛苦赚钱买吃的,多不容易啊!浪费了这个,我们就会少吃几个香甜的草莓了!」

一般当我们把最终的话术引导到「会少吃很多好吃的」,甚至在每次他吃完美食还意犹未尽时重复乱扔草莓的逻辑后果——

如果我们把食物掉在地上浪费了,就没办法买更多的草莓了;下次记得吃东西时小心点,这样我们就能多吃几个草莓了

渐渐的,小萌就停止了这样的不良行为。

孩子的借口,不是借口,是他说不出口的求助!

你家孩子也会找借口吗?你是如何应对的?

大家去文末关注萌妈吧!

参考文献

[英]伯特兰·罗素. 罗素论教育. 杨汉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END

编辑:萌妈   排版:萌妈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仅用作排版美观

如有侵权请告知我进行删除

在看的小伙伴戳一下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