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防忧郁:阳光心态,灿烂人生

 斯文人者 2020-09-05

多愁善感是抑郁症的诱因。

“多愁善感”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一个词,通常情况下,我们对这个词是喜爱的,因为它的浅浅的美的意境。
但是,我们却很少把这个词和抑郁情绪联系到一起。

01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多愁善感是抑郁的前期表现。

为什么呢?

每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去看一个很悲伤的电影,你流下了眼泪,这时你的悲伤同情的情绪就是忧郁。但是这是一时性的。

我们说的忧郁,大概有一半的不是疾病,可以经过自我调控来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要谈的是忧郁症,这是一个疾病,忧郁症有几个概念。

第一,心情很苦闷,很低沉,伴随着很多症状,都是跟着忧郁的苦闷来的,自己觉得前途渺茫,脑子非常迟钝,行动不便,觉得很疲乏,原本高兴的事情现在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还有睡眠常常出现问题,特别是早醒。

大家知道睡眠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经过一夜良好的睡眠,第二天心情会愉快。

而他早晨起来想到的可能是我今天一天会多么难过,我怎么才能熬过去,种种问题都会出现。

多愁善感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已经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感情生活和职业生涯。

甚至可以说,多愁善感已经成为很多人在生存竞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

02

多愁善感最早作为疾病被发现,是在公元2世纪的时候,希腊医生、解剖学家加连发现一些病人常常会陷入一种极端消沉的状态。

他们感叹生命短暂、人世无常、人生孤独,就连窗前飘落的树叶也会让他们泪水涟涟。这类病人往往先于其他病人死去。

于是加连医生把这种现象写进他的著作中,并把它归类于精神疾病。

曾经一度,多愁善感作为敏感、脆弱、富于幻想的人群的重要特质,成为艺术气质的代名词。

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几乎所有的文学家和艺术家都以多愁善感的敏感神经为荣,自嘲为“忧郁的疯子”。

他们是值得同情的一群人,因为即便他们创造了无数的文明遗产,自己却始终处在痛苦的精神折磨中。

生活在当今社会,因为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多愁善感是很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我调适,这种情绪很快就能消失。

但如果这种情绪长时间挥之不去,并已出现认知偏差,对外界的一切体验就会是悲伤的、消极的,这就应引起足够重视。

因为在抑郁状态严重得难以自拔时容易酿成自杀、自伤等悲剧。

调查显示,抑郁症患者50%以上有自杀想法,其中有20%最终以自杀结束生命。

04

当今社会逐步进入了物质时代,多愁善感的性格愈加与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

作为从事一般职业的人,多愁善感的人很难晋升到金字塔的顶部;

即使作为艺术家,在日趋工业化的市场运作中,阴晴不定的情绪也会成为他们才华为世人接纳的绊脚石。

所以,我们要学着让自己开朗一些,多看看美好的事物,多欣赏明朗的色彩,会有助于我们改善多愁善感的性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