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读学写

 369蓝田书院 2020-09-05
      医案,又称诊籍、脉案、方案、病案,是中医诊疗活动的记录,现称病历(例)。成为历代医家临床经验及专长的真实记录,亦为中医学经典之补充,更是理论联系实际之桥梁,作为一名中医人要学习前人之经验,医案则不可不读。 
中医医案,是中医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具体反映形式,它不仅是医疗活动的真实记录,而且还反应了医家的临床经验及思维活动。近贤章太炎曾曰:“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夫医案皆根据病理,而治疗之成绩,亦中医价值之真凭实据也。”由于医家所处时代不同,学识、爱好、修养等各异,因此历代医案的数量、形式、体裁、风格亦不尽相同。
医案即病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汉代名医淳于意创造性地记载了自己治疗的二十五例医案,当时称为《诊籍》。包括有患者姓名、地址、职业、病理、辨证、治疗、预后等。后世医家有将自己所治疗的病案记录整理而为个人医案者。也有专门选取古今名家医案汇编成册者,如《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等。

医案源流

中医医案起源很早,其萌芽可追溯到周代。据《周礼》记载,当时的医生已有关于疾病名称及治疗结果的记录,但其作用主要是用于评定医生的疗效,从而确定其等级,以发薪俸。此外,《左传》及先秦诸子著作中,也有散在的关于医家诊治疾病的记载,均可视为医案之雏形。现今所见最早有实际内容的医案,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所载扁鹊治赵简子、虢太子、齐桓侯三案及淳于意的诊籍。尤其后者,被视为后世医家之滥觞。淳于意诊籍共25则,每则载有患者姓氏、住址、职务、病名、脉象、治法及预后等内容,涉及内、外、伤、妇、儿各科病证。诊法以脉为主,兼有病机分析。治法有药物、针刺、熏洗等,用药或汤或丸或酒。更可贵的是,除治愈者外,诊籍还记录了10个死亡病例,这种事实求是的态度,反映了早期医案朴实无华的风格特点。

秦汉以降,医学崇尚方书,直至隋唐五代,医案未能取得突破性发展。这一时期,医案散见于医籍和文史书中,数量少,内容简。如《千金要方》所载数案,多为孙思邈自治案,目的主要是用以证明某方、某药的疗效,缺乏对病证的详细描述及分析。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医案,仍有其朴实典雅、医文融会等可取之处,从中亦可得到启迪。

宋金元时期为医案空前发展的阶段。医案专著开始出现、医籍附案逐渐增多、医家立案蔚然成风、医案风格异彩纷呈,是这一时期医案发展的主要特点。

宋·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专著。该书将常见的伤寒病证方分为90种,每证一案。立案严谨,内容全面完整,且以《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为依据,对医案加以剖析,颇有启发。清代医家余震称赞本书:“所存医案数十条,皆有发明,可为后学楷模。”

医籍附案虽起源很早,但较为零散,比较集中的医籍附案,实始于宋。如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中,载儿科医案23则,涉及病证十几种,或分析病因病机,或阐明方药运用,充分体现了钱氏的儿科学术特点。此书不仅以论附案为其特点,而且也是最早的专科医案。此外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以及这一时期众多医家的医著,也大都附有医案。如杨介、孙兆、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陈自明、王好古、罗天益、滑寿等,均有医案传世。随着医案的增加,其形式、风格及叙案方式亦有所变化。如有的以论附案,有的夹论夹案,有的边论边案,但目的均在于以案证理。

如张子和医案,见于《儒门事亲》,约200余则,其案记述病因、辩证、治法、立方较详,用药多主寒凉,擅用汗、吐、下三法,体现了张子和以攻邪为主的学术特点。李东垣医案,散见于《脾胃论》、《兰室秘藏》二书,述案周详,辩证确切,处方药多量轻,擅用升阳益气之法,反映了李东垣善于扶正祛邪、顾护正气的风格。朱丹溪医案,流传较多,多以夹叙夹议的写法,阐明其滋阴降火的学术特点。

上述医案,不仅充分反映了各医家不同的学术观点、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也为后世医案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案发展至明代,各方面均渐趋成熟。个人医案专著大量增加,医案类书出现,以及对医案开始进行研究,是这一时期医案成熟的重要标志。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明代个人医案专著约有30余种。较有代表性的如《石山医案》、《周慎斋医案》、《孙文垣医案》、《王肯堂医案》《奇效医述》、《易氏医案》、《李中梓医案》等。此外医籍附案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大超过前代,如《景岳全书》、《滇南本草》、《医宗必读》、《本草纲目》、《针灸大成》、《医学正传》、《外科正宗》、《一草亭目科》、《济阴纲目》等书,所附医案数量可观,涉及临床各科。在医案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
①内容完整、客观;
②格式多样、规范;
③说理透彻、详明;
④文笔秀美、流畅。

更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医案类书--《名医类案》。该书为江瓘编著,12卷,荟集明代以前历代医家医案及经史百家中所载医案近3000例,以病证分为205门。所载医案以内科为主,兼及外、妇、五官各科。每案记医者姓名及患者年龄,体质、症状、诊断、治法、方药等,而且许多医案附有夹注或按语,以“宣明往范,昭示来学,既不诡于圣经,复易通乎平俗”。该书不仅开我国医案类书之先河,而且也是第一部研究古代医案的专著。所载诸案,不仅反映了所辑前贤的精湛医术及临证经验,而且为研究这些医家的学术思想留下了宝贵资料。

此期除了对医案的广泛性研究外,一些医家还开始对医案的书写格式与规范进行了专门研究。首先是《韩氏医通》提出医案要“望、闻、问、切、论、治六法必书”,并示以格式。其后吴昆在《脉语》中对此又作了修改和补充,提出了“七书一引”的书写方法,对医案的书写内容和格式做了更为详细的说明。这些观点的提出,起到了促进医案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作用,对后世医案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清代是医案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有大量的医案问世,而且书写和编纂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理论与临床的结合更加紧密,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概括本时期医案的特点,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 医案大量涌现,形式种类多样。
经初步统计,清代医家撰写的医案专著达200余种。就著作的形式而言,门类俱全,风格多样,既有个人医案、医案类书、医案丛书,又有专科医案、专题医案、会诊医案、医案评注及宫廷医案等。就编写形式而言,匠心独运,各具特色,如有的叙证简要,寓意深刻;有的详说细解,记叙明畅;有的善引经典,重在说理;有的强调治法,示人规矩;有的脉因证治,井然有序。

⑵ 医家重视医案,立案已成风尚

清代医案之所以有所成就,在于医家们对医案的普遍关注。一方面医家对前贤医案倍加珍视,如余震曾云:“成案甚多,医之法在是,法之巧亦在是,尽可揣摩。”(《古今医案按·序》)王燕昌亦云:“名医立案,各有心得,流传既久,嘉惠无穷。盖临证多则阅理精,练事深则处方稳,此前贤医案所以可贵也。”(《王氏医存·凡例》)另一方面,医家对个人撰写医案格外重视,徐灵胎指出:“故治病之法,必宜先立医案。”王达士《医权初编》亦云:“医者立方,当先立案。”足见当时医家书写医案已蔚然成风。传世医案较有影响的如喻昌《寓意草》、马元仪《印机草》、尤在泾《静香楼医案》、齐有堂《齐氏医案》、《王九峰临证医案》、顾晓澜《吴门治验录》、《吴鞠通医案》、王孟英《王氏医案》、蒋宝素《问斋医案》、谢映庐《得心集医案》、《费伯雄医案》、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余听鸿《诊余集》等等,枚不胜举,可谓名家辈出,各领风骚。各案虽风格有所差异,但都反映了各自独特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为后人所称道。

⑶ 重视医案研究,大量合刊汇编。

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在《寓意草》中,除记载了60多则疑难杂证病案外,还于开篇“先议病后用药”之后,撰“与门人订议病式”。“议病式”在韩懋、吴昆等人的基础上,对撰写医案的内容与格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态度应严肃认真,内容应详尽(包括诊病时间、地点、患者一般情况、症状、脉象、辩证、治则、方药、预后等),理法方药应齐备。这一设想不仅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而且对于医疗经验的总结、医疗效果的提高、医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医疗档案的保存,均十分有益,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在类书的编纂方面,出现了现存篇幅最大的医案类书--《续名医类案》,该书是《名医类案》的姊妹篇,收集清乾隆及以前医案5000余首,计分345门,对《名医类案》多所补充。

此外,清代还有许多合刊类医案问世,较著名者有《三家合刻医案》和《柳选四家医案》等。此类医案为编纂者精选汇集而成,多能代表医家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之精华,故虽载案数量不多,但质量和价值较高。在医案评注方面,亦较前代有长足进展。其中余震的《古今医案按》为评注式医案中不可多得之作。该书以证统案,选辑上至仓公,下至叶天士共60多位医家的千余则医案,选加按语530余条,析疑解惑,画龙点睛,评论精辟,对于研习古今医案,大有裨益。后经王孟英择其优者再加评按,其参考价值更大。

清代以降,医案的发展未在出现新的高潮,但学者对医案的认识和评价,则较前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如章太炎先生曾说:“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又如张山雷在《古今医案评议》中说:“医书论证,但纪其常,而兼证之纷淆,病源之递嬗,则万不能条分缕析,反致杂乱无章。惟医案则恒随见症为迁移,活泼无方,具有万变无穷之妙,俨如病人在侧,馨咳亲闻。所以多读医案,绝胜于随侍名医,直不啻聚古今之良医,而相与唔对一堂,从上下其议论,何快如之?”其言发自肺腑,颇为真切。

在撰写风格上,或继承明清两代的特点,从传统的中医理法方药着手,重点阐发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或对传统医案加以变革,采用中西汇通的观点叙述医案。后者以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附案为代表。再如曹颖甫《经方实验录》,处方以仲景为宗,说理则中西兼融,颇具特色。民国时期徐衡之等所编《宋元明清名医类案》、何廉臣所编《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均分类恰当,间有评议,有一定实用价值。

各个历史时期众多医家不同风格的医案,不仅是我国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也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瑰宝。在众多的医案中,既有丰富的医学理论,又有大量的医疗经验;既有辨证方法,又有处方用药;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既有详明者令人百读不厌,又有简要者令人寻味无穷;既有一般病而诊疗别具一格,又有疑难证而处治独辟蹊径。

总之,中医医案浓缩、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方面的知识,可谓博大精神。学习和研究医案,不仅能丰富和深化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因此,医案对于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来说,当时必修之学。

著名医案
吴鞠通医案,古今医案按,临证指南医案,叶天士医案精华,丁甘仁医案,三家医案合刻,也是山人医案,王氏医案绎注,未刻本叶氏医案,何澹安医案,花韵楼医案,孙文垣医案, 马培之医案,张聿青医案,张畹香医案,曹仁伯医案论, 程杏轩医案,丛桂草堂医案,王旭高临证医案,邵兰荪医案, 许氏医案

 中医诊治疾病过程的记录,后发展为中医著作的一种类型。西汉医家淳于意(即仓公)的“诊籍”是现知最早的医案。《史记》转载了其中的25位患者的姓名、里籍、职业、病证,以及有关的诊断、处方用药和转归。此后唐代 孙思邈的 《千金要方》等许多医方书中常夹带记载治疗案例。医案便于总结临床经验,启迪思路,所谓“医之有案,如弈者之谱,可按而复也”(清代俞震《古今医案按》)。因此,将医案汇集成书,就成了中医文献中颇有特色的一类著作。现一般认为宋代许叔微《伤寒九十论》为现存最早的医案专著。明清以后,医案著作越来越多。

按作者来分,医案有独家医案和诸家医案合编两大类。独家医案著名的有明代汪机《石山医案》,明末清初喻嘉言《寓意草》,清代 叶天士《临证医案指南》、吴鞠通《吴鞠通医案》,近现代的《丁甘仁医案》和《蒲辅周医案》等。汇萃诸家医案的代表作则有明代江瓘《名医类案》,清代魏之琇《续名医类案》、柳宝诒《柳选四家医案》、俞震《古今医案按》之类。此外,还有按时代编集之医案,如《宋元明清名医类案》(徐衡之等)、《清代名医医案菁华》(秦伯未)、民国间《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廉臣)、《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余瀛鳌等)。

撰写医案
中医医案的写法不一,或繁或简,风格各异。好的医案应该融合理、法、方、药于一体,反映 辨证论治全过程。医案要求记录患者的病史、症状、脉象、舌象等,探求疾病发生的内在机理,并据此立法、处方、用药。医案虽不求有症必记,但须突出有辨证意义的主症。有些古代医案每例仅寥寥数语,但却能画龙点睛,如实反映治疗过程和思路,如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也有些医案系追忆而成,并加评述,其特点是能展示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和治疗心得,如喻嘉言《寓意草》。此类型的医案又兼有 医话(医学随笔)的性质。近现代中医医案逐步汲取西医病历的长处,日趋规范化,但仍保持理、法、方、药齐备的特色,发挥着及时总结交流现代中医临证经验的积极作用。
    中医医案的书写有多种形式,每读前贤之医案不仅能学到知识,其文采对我们也是一种精神享受,笔者揣一己之管见、宗前人之经验、归以八法、冀能对同仁在阅读及工作时间中有所裨益。

【症状辨治法】

    案例:右胁肋下作痛,引及肩部,胸闷纳呆,口苦嗳酸,急躁易怒,大便秘结,小溲深黄,苔黄腻,舌质嫩红,脉弦数。乃肝胆湿热蕴结,络脉不和。治拟清利肝胆,化湿通络。方选大柴胡汤加减。

    按:本案为一循序渐进的书写方法,中规中矩,故适宜于初上临床者。

【病机归纳法】

    案例:营阴虚,则气火易升;肝木横,则脾土受侮。腹满头晕,肝脾之病;耳鸣喉燥,虚火之愆,阴虚内热,肾虚故腰痛。拟补阴潜阳、扶土抑木法。(《柳选》第166页)

    方药:六味地黄汤合炙龟板、沙苑子、党参、杜仲、归身、白芍、石决明。

    按:本方法难度较高,适于学识较渊博,临床有一定经验者;特点是简明扼要,语言精练。膏方医案亦都采用此法。

【承上启下法】

    案例:前投祛风宣肺之法,头痛头胀,腰背酸痛均失,大便如前。惟仍有头晕,微咳痰多,脉象寸微数,关尺和缓,苔白腻渐化。风邪虽减,但未尽彻,脾胃未和。再拟祛风宣肺,並调脾胃为治。

    按:本方法医案中常见,常用于复诊病人。

【夹叙夹议法】

    案例:素有痰饮咳嗽,今夏五月,曾经吐血,是肺受热迫也。兹者六七日来,伏暑先蕴于内,凉风复袭于外,病起先寒慄而后大热,热势有起伏。表之,汗不畅;清之,热不退。所以然者、为痰饮阻于胸中,肺胃失其宣达故也。夫舌色底绛,而望之黏腻,独舌心之苔,白厚如豆大者一瓣,此即伏暑夹痰饮之证,而况气急痰嘶乎!据云,26日便泄数次,至今大便不通,按腹板窒,却不硬痛,小水先前红浊,今则但赤不浑,此乃湿热痰浊聚于胸中,因肺金失降,不能下达膀胱,故湿浊不从下注,而反上逆为痰气喘嗘之症也。病机在是,病之凶险亦在是。当从此理会,涤痰湿热,降气清肺,乃方中必需之事,但清肃上焦,尤为要务耳。

    方药:葶苈子、枳实、郁金、杏仁、羚羊角、川贝、胆南星、连翘、赤茯苓、竹沥、姜汁、枇杷叶、滚痰丸(包煎)

    按:本方法适于病情较错综复杂者,该案叙述病因病机,历历如绘,前贤辨证之精细,由此可见一斑。

【引据辨治法】

    案例:丹溪谓五淋证湿热阻窍居多。3年前曾有足病,日前举发。竟有血块窒塞,尿时大痛不能溺出,良由房事强忍、而致败精离位,酿生湿浊瘀腐,阻塞窍道。且少腹坚满,大便秘涩,脏气无权,腑气不用。考频湖发明篇中有外甥柳乔之病,与此适符、今仿其义、参入朱南阳法。方宗猪苓汤合滋肾通关散,不效,代抵当汤主之。

    按:本方法是一引经据典式的表达,在辨证和治疗上引用前人之经验,可适当参考应用。

【切脉辨治法】

    案例:脉来濡数,濡为湿,数为热,湿与热合,蕴蒸气分,于是气机不大,三焦不宣,身热不畅,小溲不利,头额独熱,心胸痞闷,舌苔白腻,底绛尖红,种种皆湿遏热伏之征,显系邪蕴于中,不能外达,拟以栀豉上下宣泄之。翼其三焦宣畅,未识得奏微功否。

    按:本法在右医案中亦常见,前人对脉理之重视及体验,非我辈所能及也。

【症状分类法】

    案例:胸闷嗳气频频,咽如梅核阻塞,但进食如常;此肝郁气痰上逆,和降失司所致;两胁撑痛,发怒尤甚,此肝郁不畅、横逆窜络所致;尤以近日来腹痛欲泻、肠鸣不休,乃肝木犯脾,肝脾不和使然;舌苔薄腻、脉细弦。综上症情,肝为刚脏,喜达恶郁,疏泄失常。郁于上则喉似物梗,郁于中则腹痛欲泄,郁于本脏则二胁胀痛也。

    按:本方法适于病因相同而症状繁多者。条分类析,系执简驭繁之法。

【中西医辨治法】
    案例:以往曾患肺结核,经治疗已稳定。近数日来,经常胃痛善饥,曾在市中医院经胃镜检查提示为:胃小弯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症见:胃脘疼痛,食后二小时为甚,得食则痛缓,消谷善饥,年来增剧;形体为之赢瘦,苔薄,舌质红,脉细弦。此脾虚气滞,阴虚胃热之“饥疝”也,治拟调脾补中、养阴清胃。

    按:本方法常见于现代医案中。亦足现门诊临床中常用的书写格式。

    以上八法,定不能涵盖医案书写之全部,祖国医学之诊籍,可谓汗牛充栋,精彩纷呈。翼望同仁们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学以致用,亦不难触类旁通也。

读案学案
学中医的人可能都有这样一个体会:我上了几年学(包括自学)后来水平(治疗效果)为什么上不去了,我的体会是:奠基之后,多读医案是理论到临床过渡的桥梁,没有这个桥梁,可能会留在只有理论的原地,甚至一辈都过不了河。即便能过了河,有桥走,何必弄湿衣服费力的游泳过去呢。

一、首选善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汉代“诊籍”出现起,宋代以后个人医案渐多,迨至现代,各种医案汗牛充栋,一生亦难尽读,甚至穷其一生精力,没听过书名的医案,也不在少数(我即存有300一400人的医案,没看过一遍的也不在少数)。所以,选择好的医案至关重要。好的医案有以下几个标准:
①符合中医原理规律。
②理法方药项目齐全。
③记载完整不弄虚作假。
④经得起重复验证。
我认为较好的医案(符合以上条件二个以上)有: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陈明《伤寒(金匮)名医验案精选》,《温病名方验案说评》。喜用经方者可选《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陈瑞春《伤寒实践论》。曹颖甫《经方实验录》。研究杂病者,可看《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宋爱人》。有一定临床基础者,可看《临证指南》、《柳选四家医案》、蒋宝素《问斋医案》等。欲全面研究古人医案,徐衡之、章次公等编《宋元明清名医类案》较秦伯未《宋元明清名医医案》更全。前者収集了46人的医案,包括徐叔微、李时珍、陈修园、张千里、姚龙光等较少见的名医医案,内容广泛。现代史宇广、单书健所编《当代名医临证精华丛书》按病证分类,适合重点研究某种疾病。
读医案要选善本,是一般要求。俗话说:敲锣卖糖,各干一行。每个人的师从、阅历、爱好不同,所以,选择可以多样化而不一定受前述善本医案的限制。例如:喜用经方者,还可看《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毛进军《经方心得》和《经方活用心法》,《曹颖甫医案》,《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等。喜用温病方者,可参看《赵绍琴临床经验辑要》,《蒲辅周医疗经验》。从事外科为主者可看《孟河马培之医案论精要》,《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中西结合专业人士可看《章次公医案》。重视儿科者《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今后简称‘丛书’)董廷瑶,王伯岳,赵心波,宋祚民,刘弼臣等专辑很好。对耳鼻喉科有兴趣者,可以读读《干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业针灸为主者,《丛书》中邱茂良,刘冠军,承淡安的专辑较好,杨甲三专辑重复教科书内容太多。研究妇科者,《丛书》中刘云鹏,徐志华的专辑较好,后者著作按现行教材顺序写成,内容全面。《近现代二十五位中医名家妇科经验》一书,汇集了25位名医的经验,缺点是没有索引。医案类著作太多了,实在介绍不完只能选择介绍以上内容。《丛书》中,胡天雄专辑属于医话类著作,书中介绍的方子很有效,经得起重复验证,不失为佳作。

二、借助工具
俗话说“一分学问一分医”,“秀才学医,笼子里抓鸡”,古代儒医多有科举做官,弃官从医的经历,多数具有良好的文学、文字修养,普遍熟读四书五经。而现代人,从小接受的是西方式的教育,数、理、化、英语水平不可谓不高,但中国传统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特别是建国后文字改革,字变成了简化的汉字,古代医案中的繁体字看不懂,医案中某些词句理解不了,这都影响了对古人医案的学习。例如:西席,如君,梦熊无征,海屋添筹等。如果理解不了,学习效果肯定会打折扣,甚至闹出笑话。曾有人问我一个字“耎”,我说这个字是“软”,音义同,你说的是内经中的一句话:湿热不攘,大筋耎短……吧?遇到学习中的问题,我们就要借助工具了,常用的工具包括字、词典、电脑等。神奇的电脑联网后可以解决你的一切问题。初读医案还可以借助浅显的书籍工具书,黄煌先生曾著有《医案助读》一书,介绍了很多学习的方法,最好先读一遍,上海金寿山先生在《上海中医杂志》曾撰文论学习医案的重要性并举数案加以说明,很有启示作用。

三、医案读法
学习前贤医案,要重点学习以下几点内容:
①辨证施治经验。
②隨机应变技巧。
③独特用药经验。
先谈第一个内容。在接触中医之初,我们就知道了中医有二个特点,(其实不止二个,讲课时,我曾经补充了二个内容:1.重视宏观,忽视微观。2.随意性强,规范性差),二个特点中,最主要的是辨证论治。辨,是分辨,辨别,医师通过四诊对患者的病症做出分析,辨别(包括鉴别)。简单的病症,患者可以自辨,经常听患者说:“我受凉啦”,“我上火了”。医师所接触的,通常比较复杂,这就要求医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渊博的专业知识。证,中医的证,不同于西医的病,秦伯未先生指出它包括病因,病位,症状,邪正关系,同时还可以是诊断,中医的证通常是四个字组成,例如:脾虚泄泻,病位在脾(相当于西医小肠,消化系),病因是虚(正气、机能不足),症状是腹泻,邪正关系是正虚无邪。那么针对这种证(诊断)相应的治法是健脾益气,收涩止泻。方剂可以用参苓白术散合真人养脏汤。除此以外,我认为所辨之“证”,还应该包括病证(如百合、痹、痿、痰饮、肺痿等,也可包括西医的病)、方证(如小柴胡加石膏汤,大柴胡、桂枝茯苓丸方证)、脉证。我认为病证、方证、脉证是中医初级、中级、髙级三个阶段的标志(当然很难截然划分)。经过五年的院校学习(或自学),认识病证应该不成问题,但经验不足,疗效不高。再经5—10年的临床,可以熟练的辨别方证,选方、组方比较符合实际,因而有了一定疗效。到了高级阶段,可辨病证、方证,还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脉象判断病情,自拟新方或重新组合方剂,真正做到了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至于“论治”,胡希恕先生认为还是“施治”恰当,方证对应,拿来就用,何必去论?
辨证施治的过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四个字:理、法、方、药。我在《宋爱人医案诠注》一书中,编写方法即是按照病因、病位、症状、邪正、理、法、方、药的顺序重新编排诠注的。

四,如何学习医案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学习的医案可能越来越多,初入门时宜读的医案,在前边已经作了介绍,读案前,最好先看一下前面的叙,凡例等内容,熟悉一下作者的师承,经历,擅长等。下边所举案例是我学习医案的做法,方式,体会,这种方式还可发现假案,古代人名利心差,医案比较真实,现代人为了晋升,造假的不在少数,千万别学了假的,又把假案方法用于临床。

举例说明我的学案方法:《赵海仙医案》“抑郁伤肝,肝火灼肺,咳逆频仍,迭次见红,精神萎顿,谷食减少,脉象弦细而数,损怯之根已露,际此火令司权,仍防血溢为嘱。北南沙参、甘草、款冬、川贝、丹皮、藕片、云苓、百合、扁豆衣、桑叶、冬瓜子、糯稻根须”。

1.病因:抑郁伤肝,肝郁化火,肝火灼肺,木火刑金。
2.病位:肝,肺(肝虽为原发,现在为肺重心)
3.邪正:邪热动血为重,已显露正虚之象。
4.症状:咳嗽(当见痰少。痰少者,肝火灼肺,而非肺病者也。火灼金伤,肺津已亏,痰必少而难咯出)。挟血(火灼金伤迫血,状似肺痨(肺结核或肺癌均可归此)。精神萎顿:久病、重病,正气已亏。谷食减少:土败之象,肺病见此可忧。脉象:弦(病位涉肝)细、数(阴伤)
5.理:情志抑郁,肝郁日久化火,上刑肺金或脾弱食少,土不生金,金不制木,肝郁化火,反侮肺金。金失清肃,上逆为咳;火灼络伤,迫血离经妄行,隨咳而出。
6.法:清金保肺,泄肝扶脾,佐以止咳止血。
7.方:自拟(学识所限,没看出是何成方化裁)
8.药:南北沙参、百合、桑叶、冬瓜子、川贝、款冬(养肺阴、清肺热,肃肺镇咳);甘草、扁豆衣、云苓、糯稻根(培土扶正敛汗);丹皮、藕片(泄肝火、凉血止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