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腾驰//《祭灶神》

 马腾驰 2020-09-05
祭灶神 作者:马腾驰

——灶王爷

祭灶神 作者:马腾驰

马腾驰先生手书

祭 灶 神(散文)

· 马腾驰

小时在农村,在老家大张寨,腊月二十三,是人老多辈传下来祭灶神的日子。“祭灶不祭灶,全家都来到。”这句话是说,祭灶,全家人都要参加呢,你看看,这是一件多么庄重而又讲究了的事情。

每到快要祭灶的时日,祖父都要讲一讲灶神的传说,到了现在,我都把他说的那些话,记得清清楚楚。祖父说,灶神原名叫张单,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娶妻郭丁香之后,他外出经商发了大财,娶了好吃懒做的青楼女子海棠,休了丁香,把她嫁给一个贫穷的打柴人。不会料理家务、笨手笨脚的海棠失火烧光了所有的家产,撇下他另嫁人家。一无所有的张单,当起叫花子,只能沿街去要饭。腊月二十三,张单乞讨到了前妻丁香家,看到生活过得平安幸福的前妻,想到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羞愧难当之极,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张单钻入锅底烧死自己的消息,传到玉帝的耳朵。玉帝觉得这人还是一条汉子,能知道自己的过错,应该是知耻而后勇之人,就把他封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就是人们常说的灶神。让他专门记录下各家各户,在这一年里的所作所为,每年腊月二十三,返回天庭,禀告下界凡人的善恶。玉帝根据他的禀报,确定这家人下一年的吉凶祸福。

灶神,可以给玉帝直接禀报各家的长短是非,权力如此广大,普通的人就想了,他给玉帝想怎么样禀报,不就怎么样禀报了?百姓畏其权力,敬重起灶神,称他为灶王神、灶王爷,把他的画像贴在厨房的墙上,供奉起来。千百年以来,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祭灶神的活动。

听了祖父讲的传说,我知道了灶神原来是这样的来历。年龄还小的我,对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神的经过,记得很清楚。生活艰难苦焦的农村,那时,人们没有糖果糕点,也没有麦面之类的好东西,只能用玉米面烙成圆饦饦馍祭奠灶神。碰上这一年农历十二个月,就烙十二个饦饦馍,农历十三个月,就烙够十三个。一个圆饦饦馍代表一个月,圆圆满满、实心实意地表示对灶神的尊崇。祭奠时,先把圆饦饦玉米面馍,恭恭敬敬地献于灶神画像前,点亮蜡烛,烧了香表,再磕头。

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除给灶神说着平常大家都说的:“上天奏好事,回宫降吉祥”这样的话之外,我还记得,母亲还有话,说了自己家没有麦面与其它的东西,只能以玉米面圆饦饦馍祭灶神的复杂无奈心情:

灶爷灶婆你别嫌,

玉面还比麦面甜。

抛撒米面我的错,

上去别给玉帝说。

……

母亲说的玉面,就是玉米面。贫困艰辛的日子,没有麦面烙饦饦馍,只能用一家人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吃的玉米面做成饦饦馍,给灶神做了献食。当时,我就傻想了,灶神肯定知道玉米面再甜,也没有麦面好吃呢。他一直被供奉在厨房里,他也知道人们的难场,不是不给他献好吃的,是真确没有啊,他听到“玉面还比麦面甜”这句善意而又不真实的话时,一定会“扑哧”笑出声,心里肯定会说:“呵呵,玉面还比麦面甜?玉米面和麦面哪个好吃,我还能不知道?”

母亲说的“抛撒米面我的错,上去别给玉帝说。”这两句话,我怎么样也理解不了。日子恓惶,和所有的家庭一样,母亲与全家人都非常地节俭,不会抛撒一粒米,既就是玉米面,也不会浪费了星星点点。在大人们的影响下,我们这些孩子们吃馍掉下馍花,都要从地上拾起来,“噗噗”地吹去灰尘,放入嘴里吃了。母亲咋能说“抛撒米面我的错”呢?后来,长大了的我才明白,一家人的俭省,灶神是心知肚明的,母亲这样说,是自己给自己故意找问题,自己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为了让灶神高兴,他高兴了,上天后,会给玉帝多说了一家人的吉言美语。

祭完灶神,揭下贴在厨房北墙上的灶神像,焚烧了,这是送灶神上天宫,老家人把这叫作“送神”。

送走了灶神,小年一过,年真正就来临了。大人们忙活着过年的各种事儿,我们这些娃娃们,高兴地算着时间,哈哈,离过年只剩下七天了!玩伴们中间有人蹦着跳着,念开了口诀: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也就是在大年三十下午,燃放鞭炮,要把新请回来的灶神像,贴在原来那个地方。灶神,从天宫回到人间,他要和大家一起过新年了,人们把这称为“接神”。

灶神,在老家人的思想深处,把他看成居家神,灶神掌管着人间衣食与祸福的大权,是神仙队伍中最庞大最基层的干部,自然对他非常地敬畏和崇拜了。

我们一家离开老家已三十多年,在城里,没有农村的锅灶,也没有贴灶神的讲究,但祭灶神这一习惯,我们家还一直保持着。每到腊月二十三晚,年近八十岁的母亲,都要在灶台上点着蜡烛,放上各种供品,虔诚给灶神说了感恩感谢与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话,以此形式祭奠灶神。

许多年过去了,小时候在老家祭灶神时的那一个个画面,那一个个场景,还有那种神秘的氛围神秘的感觉,仿佛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是呀,诸神中,这尊神是我们能看到,离我们最近的神,想起灶神那宽厚的笑脸,想起他那长长的大黑胡子,就让我们有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感觉。

2018年12月28日于驰风轩

祭灶神 作者:马腾驰

马腾驰先生近影

作者简介: 马腾驰 陕西礼泉县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也获得报刊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散文《背馍》,网上十天时间,点击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其后,各类网络平台迅速跟进大量转发,读者人数难以统计。拥有四亿用户,“最大的有声图书馆一一喜马拉雅FM听书社”以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版诵读了该作品。网上其它单位制作的《背馍》音频作品版本众多,听众甚广。

其后,散文《母亲做的棉窝窝》《我的老父亲》《土布包袱》《姨亲》《那些年,我们过年的滋味》《烧娃》《下锅菜》《锅塌塌》《豆腐脑吔》《坐席》《交公粮》《打铁花》2019-1-21“青云计划”获奖作品。《感念玉米》《背娃》与《背粮》等作品在网上亦受热切关注,创阅读量新高。

作者的散文集《背馍记》已经出版,该书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马腾驰和他的散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