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时雄武一世的赵武灵王,为何最后会惨遭饿死?此原因不可忽略

 人众众人 2020-09-05
在战国时候的赵国,从战国初期开始一直到中期,在战国七雄里面的实力一直都属于二三流,像魏国、秦国、齐国的实力以前都要比它强,但是有一个人把赵国带领上了战国的巅峰,这个人就是赵武灵王赵雍。赵武灵王暗中提升赵国实力,卧薪尝胆二十余年,终于把赵国带领成了一个能与秦国抗衡的国家。
要知道在战国中期之后,秦国是七国之中无可争议的第一强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仅仅靠一国之力与秦国抗衡,只有赵武灵王带领下的赵国打破了这个局面,仅仅靠着一个国家的力量,抗衡不可一世的秦国。
但是这么威武一世的赵武灵王,晚年却十分凄惨,凄惨到了在行宫之中被活活饿死了,之所以会这样,与赵武灵王晚年的几个比较昏庸的决策是脱不开干系的。
在赵武灵王二十七年的时候,虽然赵武灵王身体依旧强健,但是依旧不顾别人的劝阻,把王位传给了太子何,这便是赵惠文王,而自己则是自称主父。赵武灵王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可以让太子主要治理国内政治,而自己则可以专心对外征战,但是这个做法在战国时代实在并不适用,这个也为他自己凄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赵惠文王在将军肥义的辅导下,慢慢把王位越做越稳,治理国家也算是井井有条,但是赵武灵王的另一个儿子公子章却对自己没能当上赵王而心有不服,但是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在暗中慢慢布局,想要重新夺回王位。
事实上原本赵武灵王最喜爱的儿子便是公子章,但是却因为自己心爱的一个女人,赵武灵王把王位传给了这个女人的孩子,也就是赵惠文王,所以公子章一直心中不服,在朝见的时候就表现出一副萎靡的样子,故意让赵武灵王感到痛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武灵王想要重新执掌朝政,也为了补偿公子章,想要把代郡分给公子章,让公子章也能够称王,但是这个时候的赵惠文王已经在朝堂有了一定的根基了,面对这种明显不合适的要求直接就在将军肥义的帮助下拒绝了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被拒绝后,就把这件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公子章,希望能够激起公子章和赵惠文王的争斗,而自己就可以以居中调和的身份,重新掌握朝政,公子章得到了赵武灵王的默许,开始蠢蠢欲动,但是赵惠文王这个时候已经有了防备之心,公子章根本找不到机会下手。
赵武灵王发现赵惠文王已经对自己和公子章有所戒备了,于是便下令要赵惠文王和公子章和自己一起去沙丘(今河北广宗县)挑选墓地,赵惠文王没办法拒绝,只能前往,在沙丘驻扎的时候,赵惠文王独自一个行宫,而赵武灵王和公子章则是在同一个行宫。
这时候公子章的谋士劝公子章找借口把赵惠文王找来杀掉,然后控制赵武灵王,自己就可以称王了,公子章采纳了这个计谋,于是以赵武灵王的身份和令符让赵惠文王前来议事,赵惠文王感觉不对,于是便让将军肥义独自前往,肥义去了并没有见到赵武灵王,就知道了公子章的计谋。
公子章见用赵武灵王的身份都调不动赵惠文王,便决定直接出兵杀掉赵惠文王,然后控制赵武灵王,但是赵惠文王早有准备,公子章的兵马被保护赵惠文王的李兑和公子成打退,公子章慌张的逃到了主父赵武灵王那里寻求庇护,但是公子成却不听,直接当着赵武灵王的面将公子章杀害了。
赵武灵王大怒,也要一拼,但是公子成只围不攻,不敢承担杀主父的罪名。公子成将行宫之中除了赵武灵王之外的所有人都迁移走,只剩下了赵武灵王一个人,将其围困起来,整整围困了三个月,在行宫之中本来就没有存粮,赵武灵王断粮断水,活活被饿死了。
而赵惠文王对这件事一直都是不闻不问,直到公子成前来汇报主父赵武灵王已经去世,才装模作样的大哭了一场,为父亲举办了葬礼,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可惜英武一世的赵武灵王,历经了多少次大战,多少次明枪暗箭都没有受到致命伤害,在晚年却因为自己的失误竟然被活活饿死,实在是可悲可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