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仙桥,多少繁华,假汝之名而行

 zdjphoto 2020-09-06

很小就晓得上海有个八仙桥。

外婆家在南市,要乘2路“噹噹车”(有轨电车)去,有一站就停在龙门路上,不过卖票员从来不喊“龙门路到了”,总归喊:“八仙桥到了!”

印象中这是一个闹猛地方,尤其是礼拜天。

电车一从淮海路上转进去,司机就不断地用脚踏铃,“噹噹噹噹——”,上街沿下街沿侪是人,电车轨道上也是,只是听到铃声才慢慢闪开一条缝。

于是,我幼小的脑袋里一直有一幅抽象的画面:

那“噹噹车”,很像耕地的一把犁,坌开了黑油油的沃土——那时的人们多穿蓝黑衣裳。

不过,那么多次来来去去,却从来没看见过桥,更没有看见过八仙。

好奇了,就会问。

问了,才发觉大人们的回答总是支支吾吾,有的说那桥原来在龙门路金陵路口,有的说在西藏路金陵路口,也有说在龙门路淮海路口的,莫衷一是。

反正上海的很多马路都是填河造成的,河没了,桥也就没了。

后来,能看到一些历史资料了,才晓得,哪里有什么八仙桥,完全是上海人用谐音梗喊出来的,本来是一条叫八里桥街的小马路,硬劲被上海人喊成了八仙桥街,就是现在的云南南路。

这一喊,就是一百三四十年。尽管大多数上海市民还是不晓得八仙桥到底在哪里。

历史就是这样,一种现象,一段繁华,本来只有十几二十年,却又被人们口口相传了好几十年。

一百年后,再讲起华亭路、乍浦路,大概跟我们现在讲起八仙桥的感觉是一样的。

传说总比繁华本身更长,也更引人入胜。

这几年,写写老上海成了一桩时髦的事体,人人轧一脚。

在这些抄来抄去的文字里,八仙桥依然面目不清。

其实,早在70多年前,也就是八仙桥被拆掉了30年以后,八仙桥就已经是一种传说了。

1944年的地图,就已经将八仙桥视为一个区域的名称。它的大致范围是,东到西藏路,西到普安路,南到淮海路,北到宁海路。

另外,八仙桥当然是造在河浜上的。

1914年之前,现在的西藏南路就是周泾,又叫周泾浜。

至于具体位置,各种讲法五花八门。讲在金陵路口的最多,因为当年是法大马路,又叫法公馆马路。

也有讲造在淮海路口的,很少有人讲造在宁海路口,几乎没人讲造在延安路口,甚至南北向跨在洋泾浜之上。

慢慢地,历史资料披露得多起来,人们才发现,八仙桥不只是一座桥的名字,而是四座桥的共同名字。

由北而南,分别是老八仙桥、北八仙桥、中八仙桥和南八仙桥。

老八仙桥的位置狠巧妙,它既在洋泾浜(今延安东路)的南面,又在北长浜(今金陵中路)的北面。这样,老城厢和老法租界的人,可以过桥直接往西北方向,去华亭县。

北八仙桥是唯一一座南北向的八仙桥,横跨洋泾浜,接通老的英租界。南八仙桥在金陵路口,中八仙桥在宁海路口。大家都答对了,皆大欢喜。

关于造桥的时间,也是众说纷纭。

最流行的一种讲法是,最早的法租界西面只到周泾,即西藏南路。1900年,法租界第一次西扩,所以开始在周泾上造八仙桥。

如此说来,八仙桥也太短命了。因为1914年,周泾就填没了。而且从1908年开始就填了。下面这张1910年的地图很尴尬,南面已经是敏体尼荫路了,北面四座八仙桥还都在。

难道八仙桥只存世了十几年功夫?大概率不会吧。

再查资料,果然。一本《沪游杂记》出版于光绪二年(1876年),书里附了一张手画的法租界图,上面俨然已经有着四座八仙桥。

而法国人打赢通州八里桥之战是1860年。即便是当年改的路名,到1876年,满打满算也只16年,居然就造起了四座桥,可谓神速。

还好我们有幸躬逢了大发展的时代,亲眼目睹了所谓“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想滔滔黄浦,流经市区一百年,也是没桥。改革开放以来,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和延安路隧道,也是在十几年里造成的吧。

更何况,当年的八仙桥都是木桥吧,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换一种角度看,把当年的周泾比作迷你版的黄浦江,老城厢与老法租界就好比当年的浦西,而周泾以西就狠像现在的浦东了。

上海开埠二三十年后,租界已经狠繁华了,据记载,老法租界甚至已经有点拥挤不堪了,西扩是早晚的事。要致富,先修路,古今皆然,当然也包括修桥了。

八仙桥一通,八仙桥西就变成了热土。

还真的是八仙过桥,各显神通。房地产啊,商业啊,蓬勃发展。狠快就闹猛到人们忘记了桥东的那条八仙桥街,一门心思都到桥西来淘金了。

据记载,龙门路是1865年就造好了的。此前也是北长浜(今金陵中路)的一条支流,据说上面也有过两座桥,靠近小菜场的被人叫做“石八仙桥”,靠近嵩山电影院的叫“木八仙桥”。

我觉得,八里桥街改名是1860年,1865年这条支流就被填成了龙门路,短短几年,桥名就能如此流传,似乎不够可信,需要更多的史料来证明。

龙门路又叫坟山路,因为南面通往外国坟山,也叫八仙桥公墓(今淮海公园)。

不过坟山路并不直接修到八仙桥公墓,而是只修到现在的桃源路。那桃源路原来叫什么路呢?

手头有一本文庙淘来的《上海市路名大全》,我相信这里面的线索,是因为这本书竟然是上海市公安局户政处于1989年编成的。

关于桃源路,书里的说明简单明了:

东起西藏南路,西讫普安路,1889年筑东段,曾名八仙桥路。1902年筑西段,初名闽江路,1909年更名爱来格路,习称北诸家桥。1946年合并后改为今名。

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不但记录了“八仙桥路”这个路名,还记录了门牌号头信息:

门牌:单37-71,双50-66,(属)南市(区)小北门(派出所管辖)。单73-167,双68-188,(属)卢湾(区)济南路(派出所管辖)。

相信这些户籍信息,有名有姓有弄有号,白纸黑字,从租界时期一直传到现在的派出所。

当然,此书也有难以自洽的地方。众所周知,上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西藏南路为界,东面归南市区管,西面归卢湾区管,所以,既然桃源路有一些门牌号头归过南市区小北门派出所管,桃源路就不大可能东起西藏南路,而是在路东还有过一段。

这一点,现在的地图也可以证明。

那么东西两段八仙桥路当中的周泾之上,有没有过另一座八仙桥呢?

桥是有过的,但好像不叫八仙桥,而叫北诸家桥。南诸家桥在今寿宁路口,1910年之前就都被拆了。

如此看来,在八仙桥街周边造桥,都叫八仙桥;在八仙桥公墓周边造路,叫八仙桥路,狠狠顺理成章啊。

而且,我们终于晓得,八仙桥不是只有一座桥,而是由四座桥,两条路,发展成了一个区域。

有趣的是,后来的八仙桥地区最最繁华的辰光,恰恰是在1920到1930年代。

而1914年周泾被填,1915年洋泾浜也被填了,所有四座八仙桥都不在了。八仙桥路也在1909年改为爱来格路,只有八仙桥街的名字一直用到1946年。

不过,那时的人们已经这么说了,那里只是八仙桥街呀,八仙桥么,在这里呀。连家父亦如是说。

不是不讲道理,而是富贵逼人。

八仙桥太闹猛了。

有宝大祥、协大祥;有老人和、岳阳楼、稻香村;有黄金大戏院、恩派亚大戏院,还有……。真真是,八仙桥,多少繁华,假汝之名而行啊。

连当年上海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也都把自家的公馆造在了八仙桥。

黄公馆在龙门路,附近还有钧培里。杜公馆与张公馆并肩而立,在宁海西路,地皮是黄金荣送的。

还有两处地方,得到了八仙桥的加持。

一个就是八仙桥小菜场,一张1946年的航拍图,让它显得鹤立鸡群。

其实,老早宁海东路就叫菜市场街,闹猛在那里。自从造了这么气派的八仙桥小菜场,宁海东路才逐渐没落。

不过,1980年代初,宁海东路曾经有过一段回光返照。10年前,上海人吃蟹要去铜川路买了(现在连铜川路市场也没了),老早吃蟹要去宁海东路买的,连不是胶州路、五原路。

我此生吃过的唯一一只八两重的大煠蟹就在宁海东路。就坐在马路旁边的骨牌凳上,我与蟹老板两个人对笃。

吃到一半,突然有人跑来告状:“老板啊,要死快了,倷儿子闯穷祸喽!有人看到伊昨日夜里搭小姑娘在开栈房!”

我乐得看白戏。只见老板瀰一口老酒,慢条斯理地讲:“阿拉儿子也十八岁了,开栈房不犯法。我看是好事体,小鬼一只家生,十八年没开张,也是要开开张了呀。”“格末吹出洋泡泡来哪能办啦?”“顶好了,伊拉娘正好早点抱孙子。”

若问,八两头的蟹好吃么,肉瓣太厚太大,感觉反而有点木肤肤。蟹有三四两大,足矣。

另外一个得到八仙桥加持的,就是大八仙坊了。北面叫宁海西路109弄,南面叫金陵中路100弄,两面通的。建于1927年,是联体式木结构两层楼,有四条横弄堂,39只号头(不包括金陵路100弄),整个block总共住了三四百家人家。

旁边的宁海西路73弄、83弄也分别叫八仙坊一弄和八仙坊二弄。沿街面都是商店,小菜场又近在咫尺,进出也蛮便当的。

不过,据说最早此地住了狠多小商小贩,以及唱戏、表演魔术和口技的艺人,大多比较穷,尤其靠北面。弄堂里还有妓女暗娼、流氓地头蛇,所以,这里曾一度被人称为“臭八仙”。

“臭八仙”进而成为一句上海老话,后来专指那些放荡而又邋遢的女子。

2000年吧,八仙坊地块全部拆除,变成绿地。小菜场也没了。南面连卡佛一造,龙门路被拦腰一刀,连圆顶的恩派亚大戏院也拆掉。邮局还在吗?浴室肯定没了吧?

只留下三个孤零零的广场,其中一个叫上海,一个还叫大上海,看上去却像别人家的CBD。繁华还是繁华,味道两样了。

再次想起八仙桥,是因为听说云南路美食街要拆了。这段云南路,不就是最早的八仙桥街嘛。

西边那些繁华,讲到底,只是八仙桥的草,根在这里。

我还写过:

老上海热天价的16种正确打开方式

上海弄堂童谣小全

“老克勒”,只是个传说

“上只角”,“上”在哪里?

上海话里濒危的99种对人的贬称

上海人家早饭鄙视链指南


应读者要求,将我曾经写过的所谓“十万加”罗列如下:

上海人的做人窍坎:“九个要”与“一个覅”

说说上海人的“腔”和“调”

三人三家三碗三虾面历险记

老底子哪能“摆桌头”

“淮国旧”里“领市面”

廿六号,买米去

梦回淮海路那个最后的街角

“沪普”故事:老清早外婆很忙

上海话形容面孔难看的44种讲法

更多在这里发表过的文章都已收到下面的各种集子里了。

要买书的,请先扫下方这个览香的二维码,加她微信。

若用手机打赏,请长按左下。关注本公众号,请长按右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