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罕见|​苏轼《临王羲之讲堂帖并跋》

 同言无忌649 2020-09-06
宋拓《西楼苏帖》 潘正炜旧藏本
苏轼《临王羲之讲堂帖并跋》

此册帖心纵29.5、横21.5厘米,共16开,锦面清装裱,钤有“伯荣审定”、“季彤祕玩”、“弢斋秘笈”等收藏印。其中二十二件书作中,除苏轼《临讲堂帖并跋》、《临蜀平帖并跋》,其余皆为诗文。

苏轼《临王羲之讲堂帖并跋》释文:

知有汉时讲堂在,是汉何帝时在( “在”,王羲之原帖为“立此”)?知画三皇五帝以来备有,画又精妙,甚可观也。彼有能画者(与王羲之原帖校脱文“不”)?欲因摹取,当可得不?信还具示(王羲之原帖为“信具告”)。
此右军书东坡临之,点画未必皆似,然颇有逸少风气。


《讲堂帖》是王羲之给友人益州刺史周抚的一封信,为《十七帖》丛帖第二十一通(苏临本与十七帖宋拓敕字本相校有异文)。大意是听说友人所在的蜀地仍然保留汉代时讲授儒家经典的学堂,学堂的壁画有三皇五帝以来的史迹,十分精妙,不知能否请擅画之人临摹下来。王羲之所说的“讲堂”即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蜀郡太守文翁在今四川成都创办的“文学精舍讲堂”。

《西楼苏帖》全帙以行楷书为主,鲜有草书,实为难得;东坡临帖自跋称“点画未必皆似”,充分体现了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书学观。另《全宋文》未收东坡此跋文,可补阙。




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东坡新传》

豆瓣9.6分,畅销40年

点击封面小程序即可购买 
▲点击图片,即可选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