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壶:黄河边的“楼兰古城”/杨拴朝

 zqbxi 2020-09-06

在河南渑池和山西垣曲的清代县志中,都记载着一座名为“阳壶城”的古代城池。这座在两地历史上都留下重要影响的古城,其面貌如“楼兰古城”一样,扑朔迷离。阳壶城位于渑池南村狮子山北侧,是濒临黄河的一座古城。传说古时因狮子山西侧的清凉窝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按照“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城池方位规则,称为“阳壶”。也有说法说是在黄河以北而得名。历史上这段黄河因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而多次改道,阳壶城也随之多次搬迁,南村当地有“三迁阳壶”之说。据史料考证,阳壶城隋唐之前在河北(今山西垣曲),唐代之后在河南(今河南渑池),元代实施行省制后,以黄河为界,阳壶城就归河南管辖,明代再次迁徙之后改为阳壶村。

史料显示,阳壶城在各历史时期曾属黄河两岸的多地管辖:春秋属晋国;秦汉属河东郡;北魏皇兴四年(公元470年)属邵上郡,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并入河内郡,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在阳壶建韶郡;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改置邵州;隋唐大业初年属垣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属邵州,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属洛州,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属绛州,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又属洛州,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再属绛州,贞元三年(公元787年)改属陕州……

但阳壶城无论是在黄河南岸还是在黄河北岸,都始终没有离开狮子山周围。狮子山下这块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从阳壶城到阳壶村的变迁足迹,留下了古城从昌盛到衰落的历史记忆。春秋时期,以阳壶命名,贯穿豫晋南北的“阳壶古道”,现在部分依然保存完好。还有北魏时期在阳壶山悬崖上修筑的阳壶神庙遗迹,成为目前仅存的两个与阳壶城相关的历史文化遗产。1992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275米以下都成库区,将面临搬迁。当时,黄河两岸众多的历史遗迹也随之淹没。为保护5000年黄河文明积淀的丰厚遗存,国家首次聚集了各行业联合考古,启动了库区文物的发掘勘探工作。150公里的黄河两岸,包括渑垣盆地古生物化石遗址、垣曲东关仰韶遗址、渑池班村仰韶遗址、垣曲商遗址、垣曲上亳墓地东周及汉代古墓群、黄河漕运遗迹、西沃石窟等一大批重大考古项目先后得到及时发掘和有效保护,抢救了一大批高等级历史文物。遗憾的是,阳壶古城的南北两个遗址未能及时纳入考古范围,致使这座古代城池遗迹长眠于水下。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去揭开古城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千年古城的芳容。现在,只能从有限的史料中去触摸古城的沧桑沉浮,也只能在历史事件中去追寻和感悟古城昔日的繁华与喧嚣。

一、阳壶城的地理位置

狮子山对岸约3公里的古城镇,是宋代设置的山西省垣曲县治所,1959年因国家要上马水库而搬迁被改为镇治,古城镇地处允西河和亳清河交汇的台地上。《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中称:“河东垣县东南有瓠邱亭。” 《左传·襄公元年》中说:“彭城降晋,晋人以宋五大夫在彭城者归,置诸瓠丘”。《辞海》载,战国时在临近他国处设亭,置亭长,任防御之责。秦汉时在乡村每 “十里设一亭”,东汉后渐废,汉高祖刘邦秦时曾担任亭长。《辞海》又载:“瓠丘,古地名。春秋晋地。一作壶丘,又名阳壶。在今山西垣曲东南。”此书对“瓠”字的注释为“瓠”通“壶”。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河水注》中称:“清水又东南,迳阳壶城东,即垣县之壶邱亭也,晋迁五大夫所居也。清水又东南流注于河。”康熙版《垣曲县志》载:“阳壶城,治南里许,临大河。”康熙版《渑池县志》载:“阳壶城,冶北百二十里,北临河。”《左传》载:“襄公元年,晋围宋彭城,晋人以五大夫在彭城者归,置诸瓠丘。”杜预注云:“瓠丘晋地。垣曲东南有瓠丘,即阳壶城,今改为村。”

据垣曲相关人员的考察记述:在垣曲古城(原垣曲县城,今古城镇)南一里的地方,有人类居住的遗址。现高出亳清河滩3米至6米,50年前约高出河滩5米至8米。历史上,这里曾是黄河中游重要码头济民渡。20世纪70年代中期,农业学大寨填地取土时,发现灰土层特别的多,并出土有大量的陶瓷碎片和一些生活用具,如碗、碟等,还有大量的瓦砾,验证了这里曾有古人居住的猜想。2001年出版的《垣曲移民》,对属历史遗迹的阳壶城遗址进行了正式确认:“在黄河北岸、东滩村东侧三里许,有一个偌大面积的大沙丘,沙下埋藏着一座古城垣,这就是春秋时期的阳壶城。此地为晋国的南大门,与郑国隔河相望……此地就是阳壶古城,今之古城以南。随着岁月的推移,黄河多次改道,水逼人迁,这座显赫于当时的古城,长期被湮没于沙丘之中。”这个结论结束了长期以来业界对阳壶城位置的争议,为今后古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渑池县地名简志》载:“经实地调查、访问、座谈,村人有持阳壶原在河北(指山西省垣曲县古城,因在黄河北边,河南人习称河北)之说,古时因水患而城被淹,辗转搬迁,后至此建村,沿用旧名。”经笔者对原阳壶村民进行走访调查,确有“三迁阳壶”之说。当地人称,原来阳壶在东滩村东和古城南之间的台地上,因黄河改道,水淹城池,遂迁至狮子山东涧南。后又因黄河改道与涧河夹击冲刷,故又搬迁至阳壶山北坡,改名阳壶村。

史料表明,阳壶城地处豫晋峡谷腹地,是黄河漕运和阳壶古道交汇的水陆交通枢纽,又是一座军事要塞,扼守着黄河天堑,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阳壶城是当时黄河两岸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二、阳壶城的迁徙

一)考古成果印证阳壶城的第一次迁移

垣曲商城发现于1994年,位于古城镇南洪庆观的台地上(阳壶城西侧高地),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队、山西考古研究所和垣曲博物馆于1985年至2003年联合发掘。垣曲商城城垣紧邻黄河,三面环水,东西长350米、南北长400米,周长1470米,总面积13万平方米。城址距今3200年至3000年。垣曲商城经考古发现分为五个时期,一为仰韶晚期文化遗存,二为二里头晚期文化遗存,三为二里冈下层文化遗存,四为二里冈上层文化遗存,五为宋代文化遗存。据《垣曲商城》一书所载1988—2003年度考古发掘报告结论称:“商城城址的四面城垣,依地势较低的南部和东部保存较差,南墙已挂在台地的南部断崖处,其下为涛涛黄河。”可以想见,商城初建时,南墙绝不会建在紧邻黄河河床的台地悬崖处边。其位置与台地的边缘一定还会有至少数十米的距离。而数千年来,由于黄河对台地的冲刷和侵蚀使台地不断坍塌、后退,直至南墙被剥露于断崖边。该遗址在商代二里冈上层以后直至宋代,除了发现极为零星的西周、唐代墓葬及灰坑以外,未发现其他文化遗存。由此判断,商代城垣有可能在二里冈上层的晚段。由于黄河水多次暴涨,淹没城垣而逐步倒塌,最后走向衰落,直至废弃。直至2000余年后,宋代人又来到这里,在商城遗址上重新建了一座宋城,并在这里设立垣曲县治。

考古成果证明,在商代,垣曲商城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垣曲商城遗址缺失商代之后至宋代之前的文化遗存,这么重要的地理位置,文化是不可能断代的。垣曲商城与阳壶城紧邻,史料证明阳壶城在春秋至隋唐时期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考古还证明,周围也没有这两个时期同等规模的文化遗址,那么这两座城的关系就有可能是传承关系。阳壶城位于垣曲商城东部,海拔较商城低。这可能是在商朝之后,河道南移,并不断降低,台地因此逐渐升高。商城城池因距黄河渐远,控制渡口优势减弱,所以在春秋时期就废弃了商城。随着黄河的南移,在商城东侧城垣下、亳清河西侧的台地上修筑了阳壶新城。这就是《水经注》中描述的:“清水又东南,迳阳壶城东……清水又东南流注于河。”这也许就是阳壶城的首次搬迁,由垣曲商城迁至阳壶城。

二)考古成果印证阳壶城的第二次迁移

阳壶城自隋唐之后再次发生了迁移,可能是唐代黄河水患灾害频发,城池被淹所致。《黄河志》卷二记载:“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河南大水,淹没30余郡;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七、九月,河淹河北县(陕县对岸)及河阳(孟县);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六月十二日至二十三日,雨成大灾,自陕至洛,死者不计其数;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秋,京城连雨60日,损秋稼,东都瀍洛溢……”唐代上百次的特大洪水灾害导致黄河改道北移,水淹阳壶城池,使其中居民不得不进行迁移。唐代早、中期的一百多年间,该区域属黄河两岸多地轮番管辖,这就与黄河的改道归属可能有直接关联。

考古成果证明,垣曲商城在二里冈上层晚期之后至宋代以前,无其他时期文化遗存。而亳清河北侧的垣曲东关遗址,在查阅《垣曲古城东关》考古发掘报告后得知,古城东关遗址文化分期依次为: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龙山、殷墟、西周、东周、宋代等各时期文化遗存。该遗址以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为主,庙底沟二期文化最为丰富。没有发现唐代遗存,其余各时期文化遗存较少,不具备一个城池的规模。

由此看来,阳壶城此次迁移,没有就近西迁至商城高地,也没有北迁至东关遗址台地,那唯一的可能就是南迁。笔者认为,显然山西不可能有大片的土地容纳阳壶城,而这座千年古城也不会因为黄河改道,而放弃对隔离在河南的大片土地的经营权,也不会放弃对黄河渡津这条经济大动脉的管辖权,更不会放弃对豫晋关隘这个军事重地的控制权。所以,阳壶城只能舍近求远,南迁至黄河南岸的狮子山东涧南的台地上,居高临下,俯瞰阳壶沃土及黄河北岸。此地是阳壶古道进入河南峡谷的北大门,这可能是阳壶城的第二次搬迁。

三)历史资料印证阳壶城的第三次迁移

到了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9月17日),山西洪洞发生了八级地震。据史料记载,大地震破坏面积南北长500公里,东西宽250公里,豫晋峡谷黄河两岸也未幸免。南村对岸垣曲西滩村的虎山也因地震倒塌滑坡,半山陷入黄河,导致黄河改道南移,淹没了河南的大片土地。在狮子山段,黄河又北移,河道冲刷至垣曲商城东脚下。《垣曲移民》记载:“西滩村地形地貌呈簸箕状。自古,黄河经板涧河口直泻而下,入簸舌沿山根流淌,形成一个大河湾,曲流达十多里。后虎山因大地震而坍塌,巨石直插河床中心,截堵中流,导致黄河改道南移。原黄河古道变成一片沼泽地。而后,随着黄河的不断泛滥淤积,慢慢地变成十多米厚的大滩地。偌大滩涂,长达八里,故而民谚:‘行了(滑坡)姑姑山(虎山),闪开八里滩。’老西滩形成村落,最迟可上溯到明洪武年间,洪洞移民始祖来垣曲……”黄河改道之后,八里滩涂形成,可供耕种。人们便由高阜移至山根居住,逐渐形成村落,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村园部位古称“上里河”,南部滨河之陆,全为河南土地,黄河改道后,大片滩涂被切割在北岸,成了垣曲人的猎物。所以,当地便有“河北种粮,河南纳粮”之说。

阳壶城遗址西三里还有一个村子叫东滩村,是垣曲古城镇下属的一个小村子。据垣曲相关人士调查记述:“小浪底水库移民之前东滩有八、九百人口,居住在黄河北岸的两崖上(东崖、西崖)和一条沟里。古黄河改道之前,东滩村民来往于城里(即当时垣曲县城,今古城),只能从寨坪上过往,而村东通往城里的大道是黄河改道以后1934年才修的。这条大道正是当年黄河的河床,人称‘老里河’。当年黄河从这里流向西北,距城里一里,调头又向东南流去。” 康熙版《垣曲县志》载:“黄河,治南里许。”这与民间传说相互印证。这里所指的黄河河床,正是位于商城城垣东下方,大地震致使黄河河道北移至此。

明代发生的一次地震,使黄河又一次改道南移。《垣曲移民》记载:“东滩村耕地3200亩,主要分布在寨坪和村东的黄河滩地上,明崇祯十五年发生大地震,山川易位,黄河改道,河水南移,致使豫西边陲阳壶城五平方公里的大片沙滩地为东滩村所占有。”这次地震导致狮子山局部断裂,长达百米的地震遗迹至今清晰可见。黄河水又改道直奔狮子山脚下,冲开了清凉窝湖泊,形成了八里沼泽地。直到1958年,南村人们修筑河坝堤防,才拦住了洪水的冲刷,形成了移民前的八里滩涂“米粮川”。明代的这次地震,也直接导致黄河与涧河夹击冲刷阳壶城。城池持续坍塌不宜居住,阳壶城被迫第三次迁移至涧北的阳壶山北坡,改名阳壶村(又称洋湖村),直到1999年移民搬迁。

解放初期,涧南的台地上,涧南东侧宋代名将张玘的祠堂还在。20世纪60年代还有一片碑林,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小碑被推倒砸烂,大碑被拉去修筑河坝。20世纪80年代,这里曾建设了一个铁矿转运站,但持续时间不长。2000年小浪底水库蓄水,当年泄洪之后,由于黄河水长时间的浸泡,人们发现在这里裸露出城垣遗迹和大片房屋遗址,水库再次蓄水后,被黄河泥沙淤积。(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三、阳壶—黄河边的“楼兰古城”

阳壶城的重大历史事件

狮子山及滩涂原貌(杨拴朝摄)

小浪底水库蓄水后的狮子山区域(杨拴朝摄)

《左传·襄公元年》载:公元前572年,彭城降晋,晋人以宋五大夫在彭城者归,置诸瓠丘。杜预注云:瓠丘,晋地。

《资治通鉴》载:公元前401年,秦国讨伐魏国,攻至阳壶。

《魏书》载:正光年末(公元520年),汾州吐京群胡薛悉公、马碟腾并自立为王,聚党作逆,众之万人。诏庆孙为募人别将,招率乡豪,得战士数千人以讨之…….深入200里至阳壶城。朝廷以此地被山带河,衿要之所,肃宗末,遂立邵郡。

《资治通鉴》载:(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丁卯,帝使大都督源子恭守阳胡。(胡三省注释)阳胡,既阳壶城,在卲郡白水县……魏主(孝武帝)欲入关,故先使(源)子恭守阳壶,以防(高)欢邀截。

《杨摽传》载:大统三年八月(公元537年),时弘农为东魏守,摽从太祖攻拔之。然自河以北,犹附东魏。摽父猛先为邵郡白水令,摽与其豪右相知,请微行诣邵郡,举兵以应朝廷。太祖许之。摽遂行,与土豪王覆怜等阴谋举事,密相应会者三千人,内外俱发,遂拔邵郡。

《杨摽传》邙山战(大统九年)后言:授建州刺史,镇车厢……及齐神武围玉璧,别令侯景趣齐之岭。摽恐入寇邵郡。率骑御之……(大统)十二年,加晋建二州诸军事……寻迁开府。复除建州邵郡河内汲郡黎阳等诸军事,领邵郡…….邵郡置邵州,以摽为刺史,率所部兵镇之”。

阳壶城在春秋战国已经是军事重镇,从北魏至隋唐,又历经了邵上郡、卲郡、邵州的行政设置。以上历史记载中,我们有必要对公元前572年的“五大夫迁晋”和公元534年的“北魏孝武帝西迁”这两个历史事件背景进行了解,就可以领略到阳壶城的重要历史地位。

阳壶渡口(杨景亭摄)

1、五大夫迁晋

公元前576年8月,宋国发生了一次内乱,国君宋共公驾崩。在这时,华元做右师,鱼石做左师,荡泽做司马,华喜做司徒,公孙师做司城,向为人做大司寇,鳞朱做少司寇,向带做太宰,鱼府做少宰。司马荡泽想要削弱公室,于是杀了公子肥。身为宋国四朝元老的华元要讨伐荡泽,感到可能引起同为宋桓公之后的鱼、荡、向、鳞各族的反击,所以华元认为自己无力讨乱,无奈之中,华元只好逃亡到晋国避难。

鱼石想要华元回来。他考虑到华元功劳很大,也得国内民心,怕华元借助晋国的力量再打回宋国,到时候宋桓公的后人在宋国就彻底失去政权。于是打算把华元劝回来,鱼石就在黄河岸上劝阻华元。但华元请求讨伐荡泽,鱼石答应了。华元到宋国,立刻讨伐荡泽,得到国人的支持。荡泽被杀之后,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和鱼府跑到睢水边上住下了。鱼石等人开始认定华元摄于他们的势力,不敢讨伐荡泽。后来怕华元进一步对鱼、向、鳞族下手,于是也学华元奔晋的手法,跑到睢水,想要挟华元与自己定下盟约,保证不损害他们的利益。华元亲自出马请五人回国不成后,遂下定决心驱逐五人,所以有了掘睢水阻挡五人和派人守城的行为。五人要挟不成,想再回国已经晚了,迫不得已只好逃奔楚国。华元重新任命了贤明的大夫治理宋国。公元前573年6月,郑成公攻打宋国,到达宋国曹门外,会合楚共王一起占领了宋国的朝郏。楚国的子辛和郑国的皇辰进攻城郜,占取幽丘,夺得彭城后,将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送回,留下三百辆战车做防守,然后回国。宋国向盟国晋国求援,在公元前572年正月,晋国主导的诸侯联军包围宋国彭城,彭城向晋国投降。晋国人将彭城盘踞在的原宋国大夫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等五大夫带回晋国,安置在阳壶城。

宋国原五大夫作为政治犯和俘虏,晋国没有处决他们,反而千里迢迢将其带回安置。而晋国地大物博,偏选择安置在阳壶城,说明这里具有不凡的政治地位。分析其原因有三,一是阳壶城是晋国的战略重地,地势险要,常有重兵把守,把政治犯软禁在这里易进难出;二是阳壶城三面环水,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的环境也可能是欲让大夫们有特殊待遇,彰显了晋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气度和风范;三是阳壶城地处晋国边陲,安置在这里能让五大夫看到希望。若将其囚禁在晋国京城腹地,可能会引起五大夫同盟国的口诛笔伐,或以不满为借口,而引起不必要的军事动荡。处于政治目的和领土安全的需要,将五大夫安置在阳壶城是最佳选择。

南村清凉窝湖泊遗迹(杨景亭摄)

2、北魏孝武帝西迁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元脩不满大丞相高欢的专权控制,计划讨伐在晋阳遥控指挥的高欢。为此,孝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排挤高欢及其同党势力,军政大事由孝武帝与斛斯椿全权裁决,以摆脱高欢的控制。为了加强对抗高欢的实力,孝武帝积极扶持关中地区手握重兵的大行台贺拔岳,秘密派人与之联络,并树为自己的亲信。对孝武帝的这些举动,大丞相高欢非常恼火。随着双方矛盾的一步步公开与激化,双方交战的准备工作也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孝武帝以斛斯椿兼领军,命宇文泰率兵东进。宇文泰以大都督粱御为雍州刺史,率步骑5000为先锋,兵不血刃,说降高欢派去的雍州刺史贾显庆,占据了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宇文泰也亲自率兵随后而来。同时,孝武帝通过撤换都督及河南、关西等地刺史等措施,排除高欢在洛阳及河南地区的势力,双方矛盾达白热化。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5月,孝武帝征调河南诸州郡部队,大阅兵于洛阳,对外宣称是准备南下伐梁,实为讨伐高欢。为了蒙蔽高欢,孝武帝还给高欢下了道密诏,声称宇文泰、贺拔胜有不臣之心,所以,此次假称南下伐梁,实为防备宇文泰等人,并让高欢随时准备,听候调遣。其实,高欢早已察觉孝武帝阅兵的真实目的,但表面上却装糊涂。后孝武帝发现高欢已察觉自己的计划,并拥兵数十万做好了准备后,非常惊恐,便立即与亲信大臣商议如何使高欢退兵。高欢一面加紧准备,一面上书孝武帝道:“臣为嬖佞所间,陛下一旦赐疑。臣若敢负陛下,使身受天殃,子孙殄绝。陛下若垂信赤心,使干戈不动,佞臣一二人愿斟量废出。”

面对高欢的威胁,孝武帝横下一条心,要与高欢斗到底。六月十六日,孝武帝命大都督源子恭带兵镇守阳壶城,汝阳王元暹镇守石济,凭据黄河天险,拦截高欢兵马。同时,命开府仪同三司贾显智为济州刺史,与斛斯椿弟豫州刺史斛斯元寿一起,率兵东取济州。在此危急关头,中军将军王思政劝孝武帝迁都关中,凭借宇文泰的势力与高欢斗争。孝武帝遂派人去见宇文泰商讨此事。宇文泰表态欢迎孝武帝入关中,并命秦州刺史骆超为大都督,率轻骑1000赶赴洛阳,去迎接孝武帝及文武群臣,随后又派人出潼关相迎。

高欢决定先下手为强,攻取洛阳,废孝武帝而另立。于是,他命其弟定州刺史高琛领兵镇守晋阳,以固后方。七月初一日,孝武帝御驾亲征,率兵10余万驻守河桥(今河南孟县与孟津间),以斛斯椿为先锋,陈兵邙山之北。斛斯椿请求率2000精锐骑兵渡河夜袭高欢部属,可趁其疲敝,一举击溃敌军。可孝武帝听信小人之言,没有准许其请求,错失时机,后兵败,遂率五千兵马入关,迁都长安。

孝武帝西迁过程中,因恐后有追兵,长期都是在赶路过程中,缺少衣食,而且饮水也十分困难。到达湖城之后,才有村民向孝武帝献上食物。到达稠桑,潼关大都督毛鸿宾向孝武帝献酒食,跟从孝武帝西迁的一行人才有了衣食。孝武帝到了长安之后,宇文泰、王思政携诸将奉迎孝武帝人马随行,孝武帝方才解高欢之围。

源子恭也因重兵把守阳壶城,成功阻断了高欢兵马从阳壶古道进入洛阳的计划,为孝武帝西迁赢得了时间。反之,若高欢在这条线路上突破,将直接封锁洛阳的西大门,这样就把孝武帝西逃的道路拦腰切断,那么结果就会直接改写北魏的历史。

公元534年10月,高欢以孝武帝弃国出逃为由,遥废其帝号,另立元善见为帝,即孝静帝,并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这就是历史上的东魏政权。第二年,孝武帝与宇文泰有隙,被宇文泰毒死,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这就是历史上的西魏政权。

大统三年(公元537年),邵郡(阳壶城)和宜阳郡被西魏夺得。公元550年,高欢的儿子高阳废掉东魏,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北齐政权。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掉西魏,建立了北周政权,北魏至此正式灭亡。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正月,邵郡(阳壶城)改置邵州,隋朝大业初年废。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万生认为,阳壶城地理位置特殊,从东周到隋唐,一直是守卫都城洛阳安全的重要关隘。他在“《魏书·高允传》所见邵县之释正与推论”一文中,从五个方面论证邵郡(阳壶城)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一、助成西魏立国之稳定,西魏得邵郡之时间乃西魏危机存亡之秋;二、邵郡助成西魏、北周与东魏、北齐长期对抗;三、邵郡军事据点派生出西魏、北周另一军事据点——玉璧,使西魏形势更加稳定,北周亦得其利;四、邵郡在支持西魏、北周黄河以南之战事中发挥作用;五、邵郡在北周灭齐之战中发挥作用。

四、阳壶城与黄河古渡的兴盛

阳壶城守卫的黄河渡口,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都在此设关置卡,重兵镇守。随着黄河改道,阳壶城南迁至涧南,渡口也曾多次变动。历史上也经历了阳壶渡、济民渡、利津渡等多个名称。但始终没有变动的是,阳壶古道与黄河漕运的交汇处在宋代以前一直是阳壶城控制的中心区域。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和广德二年(公元760年),这个时期的两任宰相裴耀卿和刘晏大规模改革漕运,到黄河峡谷察看航道时在此停留。阳壶古道曾在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开始整修。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吕蒙正主持修复了阳壶古道全境。唐宋时期,阳壶城的物资交流、潞盐运输,随着东西黄河漕运的繁荣及南北阳壶古道的畅通,再一次进入兴盛时期。

狮子山下的滩涂(照片出处:《垣曲县志》)

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阳壶出了个抗金名将张玘。这年,他变卖家产,招兵数千,随京西北路安抚使翟兴抗击金兵。张玘率兵在黄河白浪渡的阻击战,成功阻挡了金兵的入侵。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张玘带兵三千攻下被金兵占领的洛阳城。随后,主动奉还上司董先的兵权,成为一段千古佳话。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张玘在海州战事中伤亡。阳壶城也随着战争的频发而逐渐衰落。据《民国渑池县志》创建张公祠碑载:宋清远侯父子,渑北阳壶村人。昔在宋时为名将,有战功,勋业,名爵载入史册……考旧志“城北有祠”,迄今访其遗址,父老无传,盖祠之废也久已……十五世孙春全伤之,创祠三楹于阳壶河口置田产以供祭祀,俾垂永久。

金代建立,随着朝代更迭,统治者的战略布局也随之改变。黄河渡口此时西移至渑池南村和垣曲东滩之间,南村城取代阳壶城,成为该区域的政治中心。清嘉庆《渑池县志》载,巡检衙署:“治北百二十里桓王山北有土城,广里许。金人据北方,设司分治,建官署与土城中。元置南村巡检司,遂为巡检署。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流寇焚毁。国朝顺治七年,巡检李联芳创补,堂宅具备。东有土地祠三楹,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巡检顾希元增修。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巡检沈守纯复为葺理,称完固焉。”又据元《济民渡河神祠记》载:金代设立济民渡,金天兴三年(公元1234年),在南村设立利津县,主要管辖利津渡口;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南村山林伐木四万三千余株用于造船;之后,在济民渡造船70多艘,放运供应宋元前线。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南村恢复济民渡;元、明、清时期都在南村设立巡检司和盐局,黄河两岸的文化、经济贸易往来又一次达到鼎盛时期,黄河南岸的“黛眉晴岚”、“阳壶返照 ”、“山眠狮子”被列为垣曲明、清十大美景之列。这时的济民渡又称利津渡,是黄河中游的三大渡口之一。

南村八里滩防护林(杨景亭摄)

利津古渡在明清时期依然是军事重地。据史载,明崇祯八年(1635-1642)参将何应诏驻河防达7年之久。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派遣总统兵600名驻守垣曲东滩河边营房圈。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清军与捻军争衡,清廷游击谷京昌率卒500驻守利津渡。同治6年,按察使陈堤礼在渡口造炮船40艘,建兵营4座,隔二年又调兵2000名驻守营房圈河防。

1916年6月16日,利津古渡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一天发生的故事,成就了一个地质学家一生的辉煌,开创了中国古地质遗迹勘察的新篇章。

这一天,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结束山西南部铜矿调查任务后,带着驮队,计划跨过黄河经河南返回北京。行至垣曲东滩和渑池南村之间的黄河利津渡口渡河时,发现了中国第一个古近纪地层和淡水贝壳化石。1921年4月29日至5月13日,安特生再次来到垣曲--渑池盆地,在南村的黄河两岸开展勘察,共发现7个古生物化石点。其中,在渑池任村上河(7号点)发现了裸露在地表的始新世岩石层。随后,安特生沿黄东行三百里至京汉铁路,一路考察古生物化石遗迹。11月,在安特生的推荐下,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斯基博士来到任村上河进行勘察并发掘,采集了一批哺乳动物化石。他于1930年发表了《中国旧新生代之哺乳类化石》专著,详细记述并鉴定了在渑池南村任村的发现研究成果;从遗址发现到现在的100年间,中外科学家在此不间断勘察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1985年9月,古生物学家童永生在南村黄河边的上河遗址发现了曙猿牙齿化石; 1994年4月美国古生物学家克里石涛卡在任村上河发现了上河曙猿化石。同年,中美联合考察队在山西垣曲寨里的土桥沟发现了世纪曙猿化石。到目前为止,在渑池——垣曲盆地共发现哺乳动物化石11目约30科近80种。在此盆地发现的灵长类等哺乳动物化石种类之多,在国内同时代化石地点中实属少见,是世界上中始新世晚期最具代表性的化石点之一。以利津古渡为中心的渑垣盆地古生物化石群遗址,从此名扬天下。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人员在黄河北岸合影

抗日战争时期,利津古渡成为豫西最大的支前口岸,各种军饷物资源源不断从这里运往晋南前线,有力的保障了战事的物资供应。我党多名高级将领也从这里进入前线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日军攻陷垣曲,向黄河南岸的南村沿河守军多次炮击,不仅将利津渡船只全部炸沉,还将南村城炸的千孔百疮,房屋倒塌所剩无几,百姓流离失所,这时的南村几乎已成空城。1941年,日军又一次突破中条山防线,在垣曲东滩常驻一个大队,伺机南侵。1944年5月9日,日军在南村分兵三路强渡黄河,我守河将士近千人伤亡;日军将南村和班村所剩的民房庙宇全部拆除,将木料用于修筑碉堡工事。

解放后,利津渡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垣曲古城凭借交通及物流优势,一度成为黄河两岸的物资交流中心。每当四月八和腊八,是黄河两岸最欢乐、最盛大的购物集会。南村人们将各种农产品通过渡船运往垣曲古城,再换回各种必需的物资。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农产品到古城都能销售一空。所以又极大地促进了黄河渡口的繁荣,那时每个村都设有渡船,人们往来甚是方便。南村的学校也吸引来之河对岸的学生到此上学,村口的摆渡船早晚不误。随着两岸的交往频繁,也有了婚姻的互通。1981年,南村与东滩之间因渡船发生了不愉快事件,竟发生多次大规模械斗,伤及多人,至该渡口停运多年。后经两省、市、县政府多次协调安排,两地商定:黄河渡口立约南北对开,两村互惠互利,村民言归于好,古渡再度繁荣。

1998年,小浪底移民搬迁工程开始,黄河两岸村庄陆续搬迁。南村涉及沿黄275米高程以下有2898户10020口人陆续搬出了库区。阳壶村和南村乡其他沿黄村一样,搬入渑池及开封两地。黄河儿女以舍小家顾大家的壮举含泪离开了祖辈居住的家园。2000年,黄河上建成的公路大桥通车,利津古渡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昔日的九曲黄河现已成为碧波荡漾的汪洋库区。2017年,开工建设的渑垣高速公路,在这里通过,此项目将为黄河两岸的文化交流、经济发展、旅游开发提供便捷的交通优势。

垣曲商城与北阳壶城所在地

纵观阳壶城的历史:从晋襄公元年(公元前572年)“五大夫迁晋”事件到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阳壶城在历史上存在了2200多年;从阳壶城的有史记载到阳壶村的最后移民搬迁,存在了近2600多年。名称历经了:瓠邱——瓠邱亭——壶邱亭——阳壶——阳壶城——阳壶村。迁移路线:商代以前——垣曲商城(城址:山西垣曲古城南关);春秋战国至隋唐初——阳壶城(城址:山西垣曲古城东滩村东三里、古城南一里)、隋唐至明代——阳壶城(城址:河南渑池南村狮子山东涧南)、明末至近代——阳壶村(地址:河南渑池南村阳壶山北坡)。阳壶城这一路迁徙的足迹,不仅仅是跨越黄河南北、跨越山西、河南两地的历史传奇,它更像一条纽带,将两地的文化根脉紧紧相连,成为大黄河线上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现在,无论是垣曲商城还是南北阳壶城、阳壶村,都被小浪底库区淹没。但阳壶城给我们留下了最值得骄傲的过去,这是垣曲和渑池两地人民共享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古代文明是两岸黄河儿女的责任。因此,对历史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用实际行动来诠释我们的责任,把阳壶城的历史传奇挖掘整理出来,呈献给大家。回望阳壶城上的湖光山色,这里群峰竞秀,碧水传情。碧波之下,沉睡着华夏瑰丽的文明。也许,这正是最好的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