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闲挑灯花 2020-09-06

文/蓝月光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人生在世,谁离得了情呢?年龄越大,心越柔,七十多的姨夫越来越爱流泪,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特别是喝了酒。以至儿女们都不敢让他喝了。

是不是年龄大了,人越衰弱,内心越麻木,越敏感,对人生就越加依恋,对儿女就越加怜惜呢?

佛家讲究忘情,认为七情六欲是乱心之源,为此苦苦修行,或是遁迹山林,或是远离红尘,木鱼阵阵,佛经声声,但是,情在于心,如物之影,又岂能忘掉?以至女人如老虎,早跑入小和尚的心里了。道家常教人忘情,教人参透情的本质,不要临风而流涕,可又有几人能做到身如木石,太上而忘情?

最多情是古人。

·    东晋大将桓温东征,见自己当年手植的一株树,已亭亭如抱,竟然泫然涕下。“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    羊祜镇守靓山,留下有名的堕泪碑。

·    一代枭雄曹操,也常常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悲叹。

·    人们评价三国中刘备的江山更是用眼泪赚来的,“唤取红巾翠袖,拭英雄泪”。

人生是不能没有感情的。感情是人的本性,没有感情,还是人么?他们心中充盈着爱恋,对山川万物,天地江河都充满了一种悲悯, 一种情愫。“鸟鱼虫鸣,无非观心之语。山石草木,无非见道之文。”他们讲究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对万物都当作兄弟,都充满了感情。

翻读《诗经》,唐诗宋词,里面感情之细腻深沉,纤曲婉转,慷慨悲壮,令人沉醉,令人浩叹。无情未必真豪杰。真正的人,总是充满了感情。

人生凡尘,吃五谷杂粮,经生老病死,七情六欲又怎么能少呢。所以,他们悲悲喜喜,牵牵挂挂,伤离别,喜欢聚,悦情浓,苦伤逝。

情有爱情感情亲情友情,诸情之中,尤为动人心肠者,就是爱情。这是一种更神奇的情感,两个陌生人就那样凭了一种神秘的力量相吸引,相互爱恋慕悦。看到她,就春暖花开,天地欣荣。看不到她就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以至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以至于苦苦相思熬煎,度日如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单相思的苦痛,两情相悦的美好,男女约会的欢欣,失恋的愁苦与煎熬。也正因为情,产生了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千载之下,读之依然清新活泼,一往情深,扣人心肠。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千百年来,自有了人,谁能逃得了这段情呢?如果真能逃得这段情,还是人吗?以至如今,大彻大悟者有几,是以芸芸众生,仍然在这情网中浮沉纠结。咀嚼着爱情的苦痛,品尝着爱情的甜蜜,就如同饮一杯苦咖啡,有多苦,就有多甜。

感人心者,莫发乎情。一个情字,让多少人沉沉迷迷,用尽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