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邢玉洁驼云闲夫 2020-09-06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先由画家确立主题思想,确定入画内容,通过构思、立意、取势、布局进行构图,然后皴擦,最后点染来完成。

下面,以焦墨大师秦国健自身创新作品为实例,图文并茂來论证,如何通过笔法和墨法的变化,创作过程中的构图、对比、留白、皴擦等各种变化,來营造山水画的雄伟磅礴之势,深邃意境和生动气韵,使画面获得最优化,使画作成为上承之作,从而,证明“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一,构图的变化。

传统的构图方法有很多,如少而精取势法、居中取势法、斜角取势法、满幅取势法、“则”字型取势法、“甲”字型取势法等,我们可以用单一的取势法构图,但也可变化为几种取势法综合应用于构图,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这幅图,从布局上看是滿幅取势法,但实际又结合了对角和“则”字取势法综合应用,左重右轻、左下实右上虚,下部近景是湖水、中景是浓墨重山,远景是蒙胧远山,层次分明、布局巧妙合理且协调。

二,六远理念的变化应用。

“六远”,即“高远、深远、平远、阔远、迷运、幽远”,这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山论理念,如“高远”法,自下而上仰望山顶,可营造高雄之势,如图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但用“高远”法由于视点位于低处仰望,看不到山顶、山腰等处情境,也无法同时表达在同一画面上,為此,我们可以变更视点位置,把视点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把所视之景物汇集于同一画面,如作此变化,就可使画面表达上、中、下全方位所示景物。如图。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又如“深远”法由前向后窥视,可形成深远之势,如图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但如果前面的山体大把后面山体的景物,如泉瀑遮盖住了,“深远”法就解决不了,但如变化一下,用透视“近缩法”,把前面的山体缩小偏移一下,问题就解决了,如图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三,焦墨画的墨法的变化。

历代的画家总结墨法有“浓、淡、破、积、泼、焦、宿”七种,焦墨法只是作为传统墨法中的一种,故有说,焦墨只有笔法而无墨法,为此,焦墨画家很难用焦墨画出云、水、雾等虚景,使焦墨山水画仅局限于画没有云雾缭绕的西北山水画,自焦墨大师秦国健,新创了江南风光焦墨山水新画种,同时创造出新的焦墨墨法,使焦墨变化为七个色度,即有墨点、墨线、墨块、墨灰、灰色、浅灰、中灰,这焦墨七色变化极为丰富,使画面表现出墨白鲜明对比的极致之美,使画面呈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立体感,具有深邃意境和生动气韵,给人以金石之美和身临其境之感。

如《翠谷幽居图》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再看两幅截图中的山岩石的立体感和韵律。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再看一竖幅、一横幅的焦墨山水画,看画面的苍润画面和生动的气韵。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四,皴擦的变化。

用焦墨,即用渴墨桔笔最难画的就是云、水、雾等云雾缭绕的虚景,画家秦国健又新创了新的“自然皴法”解决了这个难题,他改变了传统的各种皴法,立足于心法,熟练又灵巧地运用“笔触”,用笔肚和笔毛在纸上拟贴又非占低面反复地轻擦、轻拂画面产生云雾缭绕的云彩画面,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又浑然体。使观者有显润秀美之感,看下面几幅画面。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五,留白的变化。

中国画中的空白并不表示“没有”的意思,它是一种无形也是有形的藏境。空白的变化对画面的气势、态势、场境、意境的变化起到很大的作用。如空白位置的变化。当空白留在山脚下或泉瀑下,能拔高山体增加画面气势

如图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当空白留在画面顶部或两侧,能增加画外的联想意境。如图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当空白、几乎占满整个画面能強化主题思想、突出主体。如图

《象山春早少》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古塔晓韵》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迎客松》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空白的大小变化可形成画面特殊内客,如表示水面或云海等

如图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留白位置变化于山顶会产生形象的多重性如《溪山晓韵》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山顶白云所遮盖的空间可以疑似山顶的小山头,也可以疑似下面泉爆的水源溪泉。

巧妙的留白变化能形成气场和生动的气韵。

如图《漓江金秋》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归雁天边来》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辽望》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六,泉瀑水口的变化。

由于瀑布下落后形成水口,水口的变化能决定泉瀑的形态和水的流向,及泉爆的形式美和气势。下面展示几图泉瀑作品,可以仔细研究其各种泉瀑的水口变化。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七,对比的变化。

山水画的“对比”有很多形式,如浓淡、黑白、阴阳、刚柔、粗细、虚实、疏密、聚散、宾主、远近、大小、高矮、里外等,每一种对比都是一对矛盾,在变化中求统一、求协调、求平衡,使画面产生节奏感、韵律感,营造画面的深䆳意境和生动气韵。各种对比可以作组合变化求得最佳效果。下面举例论述。

1,“虚实、流密、聚散、宾主”的对比变化能丰富构图美感。如《依山傍水春意浓》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溪水策杖图》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这两幅画是用“对角”与“则”字形取势,通过虚实、聚散等对比,使画面既有密不透风、又有疏能跑马,使画面显得气韵生动。

又如《迎客松》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这幅画利用“主宾”对比变化,突出了主体迎客松,其余以虚山和空白来衬托,使画面空灵大气。

2,以“粗细、曲直、虚实、浓淡”等对比变化增加画面立体感和韵律感,使画面显得幽雅迷茫、气韵生动。

看下面两图。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3,以“浓淡、黑白、阴阳”的对比变化,使画面的墨色变化非常的丰富,如《大美河山入画屏》的幅截图

从这几幅截图看出,通过浓淡、黑白、阴阳的对比,不但使画面的墨色变化丰富,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又浑然一体。

再如《江天渔家》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在这幅的近景中,两块山体巨石的石缝、石纹和石面有看丰富的浓淡、黑白、阴阳的对比变化,从而使巨石显得特别有质感和立体感,有气势。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4,以“远近、大小、高低、前后、里外”的对比,增加了高远气势和深远意境。如《溪山舟渡》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这幅画山体显得很大,因为下面溪流中渡船与人画得很小,有这大小对比的变化,形成高远之势

再如《大漠魂》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这胡杨林巨幅大画中的胡楊树,由大到小、由近及远、由粗变细、由外往里错落有致,通过这各种对比的丰富变化,使画面的气势庞大,既显密透风又通灵透气。再看其截图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这幅截图中,由外往里看树林深处,有群骆驼自由自在地生活,产生深邃的意境, 使观者产生探究的心里和神密感。

5,丰富的动静对比,能丰富画面的态势变化,使画面变得生动活泼,有灵感,如《浙江太湖月亮酒店全境图》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八《“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这幅城市风景图中,酒店、会所等建筑为静,太湖湖面上船舶在动,这动静对比的丰富变化改变了画面的态势,使画面充满意境,气韵生动。

以上种种实例,充分地论证了“变化”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为此,要想创作一幅好的绘画作品,並力求为上承之作,必须认真研究并掌握好以上种种的“变化”,並贯穿于整个创作的全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