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国屠杀赵国40万人时,秦始皇:我TM还在赵国做人质呢

 人众众人 2020-09-06

《战国策·齐二·秦攻赵长平》记载: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这是齐王建6年,也就是公元前259年。此时长平之战已经结束,紧接着就是邯郸保卫战,但是赵国没粮食了。四十万大军已经吃光了整个赵国的粮食,马上就要断粮,而对面秦军有蜀地粮仓还能继续撑个一年。

而之所以调任赵括,也确实是没办法了,长期供给45万成年男子在前线,而后方生产根本跟不上。历史从来都是成败论英雄,赵括输了说他纸上谈兵,赢了不就变成自幼熟读兵书胸中广有韬略了。陆逊当大帅之前不也是个娃娃仔,运气好打赢了刘备,那数据涨的根本没法看。


而此时的诸国还没感到威胁,长平之战,秦军出军60万,死伤过半。如果此时楚国主力偷袭后方巴蜀,齐国支援,秦国必定受累。

秦国自身的情况同样没好到哪里去。战后检讨说到: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前年国虚民饥,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今寡人息民以养士,蓄积粮食,三军之俸,有倍于前。秦虽大胜於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

所以秦国也并不好过,基本上把国库打空了,是一场双方拼到最后才看出胜负的战争。而赵国怎么输的呢,秦仅用2500人断赵括粮道,赵括gg后,剩余的直接投了。对于双方投入100万人的大战争,最后是这么个结果,颇有点邓艾2000人灭一个国家的味道。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自然会觉得赵国一顿骚操作猛于虎,但彼时赵国确实缺粮(不至于粮绝)赵王估计也觉得是慢性自杀,不破不立,不如主动一把。

而最关键的原因在于秦王的外交手段,楚,齐直愣愣的没有什么大动作,直接决定了战国走向。

而最骚之最骚,是彼时秦国放在赵国的人质,是秦始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