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学生特征滋生心理问题!世界牛校校刊:哈佛大学学子,十个人里仨焦虑…

 茂林之家 2020-09-06

“世界牛校校刊——观世界,懂中国”系列

最新报告显示,三成哈佛人抑郁了…心理问题已成美国各大学最棘手问题之一

心理问题,已成美国各大学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哈佛大学也不例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哈佛本科生自称:患有抑郁症!

2020年7月23日,哈佛大学教务长艾伦·M·加伯(Alan M.Garber)博士,在写给哈佛全体师生的信中写道:由46名行政人员、心理学专家、心理咨询师、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调查组,经过15个月的数据分析、深度调查与访谈,最终完成《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专题组报告(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Managing Student Mental Health)》,并得出结论:

“越来越多的哈佛学子正经历着抑郁、焦虑、孤独……”

这篇最新报告中,跟压力有关的词反复出现了86次!

早在2018年,有31%的哈佛本科生在调查中声称患有抑郁症,声称患有焦虑症的哈佛本科生人数比率,也从2014年的19%急剧上升至2018年的30%。近1/4的研究生患有中、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

如此严重的心理问题,引起了哈佛校方的高度重视。2019年春季学期,由哈佛大学教务长艾伦授命,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专题组(The Task Force on Managing Student Mental Health),全方位摸底哈佛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好学生特征滋生心理问题!世界牛校校刊:哈佛大学学子,十个人里仨焦虑…

哈佛新生为什么想不开?

哈佛本科生:压力、压力、压力

最新出炉的《报告》中,有关哈佛本科生心理健康部分,通篇都在强调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压力、压力,还是压力。

美国学院健康联盟(the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201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一年,哈佛本科生有自杀念头(suicidal thought)的有6%,有自杀行为(suicidal attempt)的占到0.2%。

比起美国各大学的平均水平(13%和1.9%),这个比率似乎还不算啥,报告显示:美国高校每100个学生中,有13个有过自杀念头,每50个人,就有一个有过自杀行为。

哈佛大学针对2018级哈佛新生入学一周的调查显示,近8%的哈佛新生有自杀念头,超过3%的哈佛新生制定了自杀计划,不到1%的哈佛新生自杀过。

新身份认同、考试得高分、毕业后体面的工作、出人头地……这些美国各大学新生或多或少都有的压力,在哈佛大学被无限放大了。

被哈佛录取前,他们在高中时精力已被榨干(burned out)。被哈佛录取后,他们头顶一个无法承受的“光环”,几乎一夜间,家庭,甚至所在社区的希望和未来都由他们承担,他们必须成功。成功的定义也非常简单,就是有权、有地位。

但是,当他们来到哈佛校园,却发现周围都是“高抱负”同伴。不难想象,此时的哈佛新生60%以上都会出现“冒充者综合症(imposter syndrome)”,即普通人眼中的人生赢家总觉得自己不行,缺少自信。接下来,哈佛学子们会强迫自己极限地利用在哈佛的时光,他们总在忙碌,总在学习,绝对不能让自己闲下来,不然罪恶感油然而生。

“总是感觉到压力。要做的事太多,时间却不够用。”

“强迫意识、注重细节,这些好学生的特征,却往往是滋生心理问题的‘温床’。”

——被深度访谈的哈佛学生的经典回答。

好学生特征滋生心理问题!世界牛校校刊:哈佛大学学子,十个人里仨焦虑…

哈佛学生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既爱又“恨”。

大一初期,哈佛新生常常同时试水几个俱乐部和学生会。要想正式加入必须过五关斩六将,竞争相当激烈,为此,哈佛学生专门创造了“comped”一词,意思类似“挤破头”。

有的哈佛新生同时准备comped几个课外活动,有的哈佛新生多次comped同一个课外活动,却无功而返。哈佛新生为课外活动消耗的时间、精力,相当于攻读一门专业课。

“为了感觉自己做的事有意义,不仅要干好,还得在这件事上比其他人强。为了能干自己所喜欢的事,必须打败其他人。”

——被深度访谈的哈佛学生解释comp文化。

通过分析哈佛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可以得出结论:压力,是哈佛本科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最大力量源。

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常常觉得自己不属于哈佛,常常喘不过气来,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接踵而来。

虽然他们知道有许多自救方式,比如睡觉、运动、交友、与家人通电话,甚至给自己放几天假,离开哈佛校园。但是这些都不现实。他们已经在“忙”中无力自拔了,即便是充足睡眠这一人的本能需求,对他们来讲都是奢望。

“(在哈佛)睡眠不足,都被‘神话’了。睡足了,表明偷懒了。”

“哈佛的文化就是一定得忙,一定得少睡。我们有睡觉马拉松(sleep Olympics),比一比谁睡得更少。”

“运动也不可能,因为运动要花时间。”

——被深度访谈的哈佛学生的经典回答。


优秀的人更孤独更需要抱抱?

哈佛研究生:价值、价值、价值

哈佛研究生们普遍认为学术产出决定自我价值(self-worth),睡觉、心理健康都得为学术成功让路。

“许多教授、老师都经历了我们正在走的路,虽然他们内心深处憎恨这样的文化,却不得不继续执行。”

——被深度访谈的哈佛学生的经典回答。

目前,哈佛大学正在开展对哈佛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普查,截止2019年11月的数据显示:23.6%的哈佛研究生出现中、重度抑郁症,其中,25%的人正在接受治疗;23.1%的哈佛研究生出现中、重度焦虑症,其中,41.4%的人正在接受治疗

不同的研究生院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影响着研究生们的心理健康。比如,设计研究生院形成了“为工作牺牲睡眠”的文化,因为这是研究生顺利毕业的“成人礼”,对其的认识往往会是设计公司的相关面试题。在哈佛医学院,研究生在临床实习中承受导致产生医职业倦怠(physician burnout)的种种压力源。在哈佛法学院,越临近毕业,研究生们越能感受到职场的压力。比如,竞争超级激烈的入职面试。不少人文研究院的博士研究生希望毕业后呆在学术圈,希望的另一端是眼睁睁地目睹心中的偶像——导师们承受着巨大压力。

经济压力是哈佛研究生的另一大压力源。不少研究生在本科期间欠有高额债务,读研更是要花费一大笔钱。除了学费,还有项目材料费、论文发表费。虽然这些费用有的会返还给他们,但是垫付的压力重重地落在他们的身上。

在哈佛,他们还得做些“漂亮”项目,不然无法进入导师的学术圈。有孩子的研究生更惨,哈佛所在波士顿地区的生活费、育婴费,在全美都算高的。巨大经济压力,让哈佛研究生选择职业时陷入困境,不一定能选喜欢的职业,实现自我价值,而是找一份能偿还债务的工作。对未来工作的不确定,对毕业后工作城市的不清晰,尤其是近年来很多专业和领域的终身教职数量的减少,不仅使得哈佛研究生压力山大,还会影响他们与配偶、合作伙伴的关系。

“债务负担太重了。我不仅需要工作,而且是一份能偿还债务的工作。债台越垒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被深度访谈的哈佛学生的经典回答。

压力之下,孤独感油然而生。调查显示,54.9%的哈佛研究生经常感到孤独。与本科生不同,哈佛研究生很少向同学倾诉,因为他们间的关系非常微妙,既是同学又可能是未来的同事。

倾诉,意味着示弱,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现实。除了向心理咨询师求救,他们别无他法。

“既是同学又是未来的同事,形成了无形的压力。你不可能向他们示弱或承认失败。”

——被深度访谈的哈佛学生的经典回答。

好学生特征滋生心理问题!世界牛校校刊:哈佛大学学子,十个人里仨焦虑…

师生关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导师的作用不仅在于指导学术,更重要的是推荐研究生进入自己的学术圈,或分享自己的人脉。这样的师生关系尤其对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有的导师太忙,有的导师不善交流,有的导师自己心理问题重重,即便对导师有不满情绪,研究生也很难释怀。一旦师生关系恶化,研究生会陷入彻底无助的境地。

更换导师,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选项。即便是导师另谋高就,他的在读研究生们也陷入选择的困境。有的研究生选择转学,继续在导师的门下埋头苦干。有的不得不在哈佛内另选与自己研究方向相似的导师。但是,师生关系得从头开始。

“我的导师是个好人,但是他太忙,根本无暇顾及我。”

“导师既可能是心理问题制造者,又可能是心理问题愈合者。导师太重要了。”

——被深度访谈的哈佛学生的经典回答。

独特文化、经济压力、师生关系……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根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对实现自我价值的不确定。

《报告》最后指出,撰写《报告》时正值新冠肺炎肆虐美国,调查组注意到经济萎缩、高失业率、社会分裂、失去至亲等,产生了悲痛、压力、孤独、绝望等心理问题。这些肯定会加重哈佛学生的心理负担,并产生新的心理问题。

查阅报告全文及哈佛教务长信件原文,可关注“中国大学生网”微信公号(dxszzcn)

作者:尹颖尧

责编:陈薇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