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牙齿不好心梗发生率要高30%!5个简单方法助你拥有健康口腔

 瓦留沙 2020-09-06

  有句老话说:“牙齿不好,疾病满身跑”。可见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依据经验总结出了牙齿疾患和全身疾病的某些关系。那牙不好,尤其是患有牙周炎,可诱发哪些疾病呢? 

牙不好可能诱发以下疾病

心血管疾病

口腔是一个细菌储存库,一旦有了牙周病,牙骨吸收,细菌趁机入侵血液循环系统,形成暂时性菌血症。

若细菌随着血液进入心脏,可能形成心内膜炎;若进入冠状动脉,就可能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消化道疾病

众所周知,幽门螺杆菌是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罪魁祸首。

后来,医学专家在唾液、牙菌斑中也检测到了这种病菌。一旦患了牙周病,幽门螺杆菌浓度就会大增,随着吞咽进入胃部,繁殖壮大,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

肺炎

牙周炎越严重,肺功能就越差。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频率与口腔内剩余牙数量、牙菌斑数量以及是否定期清洁、治疗等都有关系。

早产

牙龈发炎时,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会释放出炎性因子,导致孕妇血糖代谢不良,更容易早产。此外,孕妇牙痛影响进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间接损害胎儿健康。

糖尿病

牙周病和糖尿病互相影响。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牙周病,并且病变损害严重、进展迅速,经常伴发牙龈脓肿等。

反之,牙周炎会使胰岛素受体迟钝,胰岛功能下降,增加糖尿病患病几率。因此,控制糖尿病必须控制牙周感染。

5个方法拥有健康口腔

 1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成年人每年一次,争取做到口腔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学龄前儿童由于自我口腔保健意识较差,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

 2 

早、晚饭后刷牙。

    刷牙可有效去除牙面附着的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清洁,降低细菌数量和消除其赖以生存的营养来源。当牙缝和牙间隙遇到使用牙刷无法清洁的情况时,需使用牙线和牙间隙刷。

 3 

使用含氟牙膏。

    氟对防止龋齿有一定的作用,目前我国多数地区水中加入不等量的氟,也是出于降低龋齿发生率的考虑。但切不可将此预防手段当成“挡箭牌”,忽视口腔卫生的。

 4 

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糖和淀粉类食物是致龋菌的主要来源,要降低糖和碳酸饮料类食物的进食频率和次数。此外,一旦进食糖和碳酸饮料类食物,最好刷牙或漱口。

牙齿缺失或缺少要尽早修复。

    口腔疾病不但影响进食和美观,也会对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群产生不利影响。目前牙齿修复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种植牙、活动义齿、全瓷冠。其中种植牙近年来得到多数牙齿缺少和牙列缺失患者的认可,被称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无论哪种修复牙齿的方式,均需要后期定时随访,保持口腔清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