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年了,马化腾终于放弃了微博!

 胡华成 2020-09-06

昨日,一条“腾讯微博将于928日停止运营”的消息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热搜,想想也是挺讽刺的!

不少网友更是惊讶的表示,什么?腾讯微博还在运营?我以为早没了。

是的,这就是腾讯微博给我们的印象,知道它曾经来过,但是不知道它已经苟延残喘了十年之久。

10年之后,马化腾像是看透了一些东西,又像是放下了一些东西,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微博。

因为他又迎来了新的战斗!

1

腾讯微博为什么败的如此惨烈?

同行是冤家,新浪与腾讯的竞争虽然并没有那么抢镜,但是两家公司的竞争时不时就会发生。

2009年,诞生在美国的Twitter已经三岁,人们对于推特的短消息模式越来越接受。此时,新浪注意到了Twitter的巨大发展前景,于是乎新浪微博在20098月开始内测。

另外,之所以新浪会转型做微博,是因为新浪面临着增长乏力的问题,无法给新浪的股东一个交待。

因此,新浪在对待微博这款产品时,新浪有点“all in”的感觉,立志再造出一个新浪。

新浪微博成立之初,公司便制定了完善、成熟的进攻策略。首先,邀请一批名人入驻,在明星效应的影响之下,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数增长迅速;此外,公司又邀请了一批权威账号的入驻,最终吸引了源源不断的用户注册新浪微博。

腾讯在此事上面有点反应过慢,腾讯微博在2010年4月才开始内测。尽管腾讯拥有着海量的QQ用户可以倒流,但是用户粘性极差,很少有人会专门下载一个腾讯微博去玩。

在导流未见到明显的活跃用户后,腾讯开始了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烧钱。

对于腾讯来说,这不过是一场烧钱的游戏而已,直接烧呗。

花费巨资邀请明星入驻腾讯微博,紧接着邀请权威账户入驻,最后再附之以全国高校的地推工作。

钱是没少花,但是收效甚微。因为腾讯像是在复制另一个新浪微博。

对于用户来说,我们已经习惯了使用新浪微博,没有必要再下载一个腾讯微博。

总结起来,腾讯微博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腾讯微博内测时间比新浪微博晚了8个月。而8个月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已经上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腾讯微博的失败。只不过腾讯认为自己有钱有流量可以为腾讯微博带来巨量用户,只可惜,这是没有价值的流量。

第二、腾讯微博与新浪微博没有差异化。也许两个产品是存在差异化的,但是对于用户来说,两款产品差异化很小,人们没必要下载两个功能差不多的APP

第三、两款产品的战略优先级不同。新浪当时是倾尽一切力量发展新浪微博的,因为这可能是他们唯一抓住时代的东西,否则就会成为下一个搜狐。而腾讯当时已经是巨无霸,之所以做腾讯微博也是为了制约一下新浪微博,以免新浪微博进军社交领域抢客流。

第四、腾讯没有内容基因。新浪在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优势,而腾讯的优势则集中在社交上。微博恰恰是对内容要求比较高的产品,这也是腾讯的短板。当用户同时用了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时,人们就会对比,一旦发现腾讯微博的新闻不如新浪微博,或者是新浪微博的新闻总是比腾讯微博快一点,那么腾讯微博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

2

马化腾为什么直到现在才肯放下?

其实,腾讯与新浪的战争始于微博,终于微信。2011年,当微信推出之后不久,马化腾亲自表示,因为有微信,所以,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事实证明,马化腾才是最后的胜利者,随着微博的战争输了,但是腾讯打造出了万亿级别的微信,保住了腾讯帝国的稳定。

换句话说,马化腾也知道腾讯微博打不过新浪微博,但是微信毕竟是一款可以轻松碾压新浪微博的一款产品。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在9年前,腾讯就知道腾讯微博可能输了,那为什么腾讯微博还在持续运营,甚至多运营了9年呢?

首先,腾讯微博具有战略意义。只有腾讯微博不断地增加用户,即使是一些死粉,依然会让新浪微博存在一定的忌惮,从战略上牵制新浪微博,让他们不能有多余的精力思考社交或者其他领域;

其次,腾讯微博或许可以熬死新浪微博。在微博流行之初,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增长很快,但是盈利模式一直比较模糊,处于持续烧钱的阶段。腾讯微博的最大优点就是有钱,那就耗着呗,万一新浪微博资金链断裂了呢?

最后,腾讯微博万一盈利了呢?毕竟有上亿用户。虽说腾讯微博有好多死粉,但是毕竟有上亿用户,万一通过什么方法盈利了呢?

那为什么在坚持了这么久之后终于要放弃了呢?

因为新浪微博对于腾讯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的威胁,更何况新浪微博现在也遇到了新的对手,自己的平台存在着用户严重流失的状况。再加上新浪微博三天两头因为“买热搜”的事情被调查,又因为网红流量虚假等事情搞的新浪微博自身都有点疲惫。

目前,新浪微博与腾讯出现了一个共同的竞争对手字节跳动,一个通过微头条正在抢走新浪微博的用户,一个通过抖音抢走了太多腾讯用户的注意力。

因此,表面上看,马化腾放弃了腾讯微博,而实际上也放弃了新浪微博。

腾讯的下一场战争正在开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