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译大清银币的前世今生

 新用户99808155 2020-09-07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估计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百多年后有众多收藏家开始寻找宣统三年的精美钱币,也导致湖南一位老收藏家因爱好收藏钱币,花了180万收购回来一枚仿造品。也希望众多爱好钱币的藏友们多学习鉴定知识,谨慎收藏。

  大清银币硬戳,因用于钱币鉴定、识别、保真、验银或纪念性质而产生,多由旧时钱庄、银号、商家等加凿而成。相较于墨戳,硬戳还有由发行机构方面,付于市场时加盖产生的戳记。

  真大清银币的颜色是灰色泛白,俗称“银灰”,光泽柔和,成色越高,光泽度越好;但赝品大清银币多用铜铅做坯,坯上镀银,或直接用铅、锡合金仿制,色度偏暗,没有光泽。

  同时进行多款版本以供选择的情形在外国司空见惯,中国机制币史上则是前 所 未 有。负此重任的造币总厂于宣统二年(1910)礼聘来自意大利米兰的乔奇(Luigi Giorgi)担任总雕刻师,推测是他引进此欧美常见的比稿方式,惟短时间内制作五种形态的蟠龙与多款花饰似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仔细观察曲须龙、大尾龙及反龙,三者皆具有西洋雕刻注重立体的美感及线条的流畅,加上曲须龙有Giorgi签字版来判断,前三者皆其手笔。长短须龙的风格截然不同较为威武,应是造币总厂之中国雕刻师作品,可能是宣三小毫银币龙面操刀者余子贞。

  近年来,中国传统机制银币逐步走俏钱币拍卖场,一些珍 稀大清银币备受追捧,成 交价迭创新高。机制银币的上佳表现激发了越来越多场外投资者的关注,国内收藏机制银币的人数与日俱增。

  掌握观赏品相至关重要。大清银币的投资价值、增幅大小与品相密切相关,同一钱币若有品相差异,则价格之差往往高达十几倍甚至几十、上百倍,足见其品相的重要。无论钱币珍罕与否,凡有币面模糊、轮廓缺损、锈蚀严重、看相较差者,尽量不要收藏。收藏大清银币时还应注意是否有月纹、星纹等标志,古钱的鉴别以背文来区分铸造年代和地址,品评其稀珍。一般来说,钱币背面有月纹、星纹等记号的要比背部光面的更有收藏价值。值得收藏的钱币中,用金、银、白铜等精制而成的宫廷钱币,铸量少,质量佳,属珍贵文物。

  用现代纯银铸制老普通版。银子成本不高,一枚标准重量真银假 币大清银币的价格在150元左右,除去各项费用成本,按老大清银币市价的一半兜销,利润还有一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