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叶也有保质期,小心喝了变质茶!

 zjshzq 2020-09-07

茶叶作为一种天然的饮料

是许多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其本质上是一种农产品

也是有保质期的!

相信很多茶友在生活中也遇到过

茶叶包装上的保质期过了

是坦然地继续饮用

还是惋惜地扔掉呢?

今天,就带大家详细地了解

六大茶类的保质期

所谓“保质期”,可以理解为正确保管前提下的食用(饮用)最佳期、安全期。


每种茶叶都有保质期,但根据不同的品种、地区、气候条件、保存方法不同,保质期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发酵程度低于5%的绿茶,市面上常见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和18个月左右。

喝绿茶,主要在于一个“鲜”字,其保质期相对其他茶叶较短,稍保存不当就容易变黄,所以绿茶的保存要特别注意。

红茶是全发酵茶,保质期较长,市面上常见的保质期为18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左右。一般红茶在存放一年后饮用,香气更为幽雅,茶汤也更为柔和、醇滑。

在贮存得当的情况下,一些陈年的红茶也备受茶友们青睐。如陈年的正山小种红茶,随着年份的增加,茶汤变得更为醇厚,茶叶内的茶多糖含量也随着储存年份的增加,呈逐年递增趋势。

轻微发酵的白茶,制作工序简单,保持了茶叶原始的滋味,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称。其储存年份越久价值和口感不降反升,当然这是指存放得当的情况下。

青茶,即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因品种和贮存条件的不同,其保质期也不尽相同,一般市面上的保质期都为2年或3年。

黄茶,其制作工序上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工序,其品饮时间与绿茶差不多,当下喝才更能体现它的品质特点。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有越陈越香的特色,在适宜的环境下,可以长期保存。由于经过了后发酵,一般来说散茶3年至5年滋味已达到最佳程度,紧压茶的话可以保存10年至15年左右。

过了保质期是否就意味着茶叶变质了呢?

只能说不是绝对的。为了最佳的品饮效果,在保质期内喝完是最好的。但茶叶的品质关键还是看保存,保存不好的茶没过保质期也可能变质,一些茶叶保存得好,即使过期了也还能喝。过期与变质并不能划等号

那么要如何判断茶叶变质了呢?

如果茶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不管是否过保质期,这样的茶都已经不能喝了。

●明显变色

茶叶久存之后颜色变深是正常的,但茶汤一直都是通透明亮的。但需注意,如果茶汤不仅变深,还变得暗褐浑浊,丝毫没有透亮的感觉,这样的茶很有可能是变质了。

●出现异味

茶叶有很强的吸附性,如果跟有异味的东西放在一起,或者放进冰箱之前没有密封好,很容易串味。如果闻到茶叶有明显的樟脑丸味、油腥味,这样的茶最好还是不要喝了。

●变软、霉变

茶叶最佳的含水率是5%左右,含水率如果超过了10%,茶叶就很容易受潮发霉。正常的茶叶摸起来是干脆的,容易折断。如果茶叶捏起来发软,感觉湿湿的,或闻起来有霉味,那么这个茶叶肯定是变质无疑了,不能再饮用了。

如果对茶的品质判断没有把握,最好在保质期内饮用。保存茶叶要注意干燥、密封、避光、阴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