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过监狱,混过军统,两遭暗杀,再就业当厨师,生的儿子举国皆知

 青草地书馆 2020-09-07

1915年,房道龙出生于山东。

房道龙9岁的时候,随父亲到达芜湖、南京一带,在南京长到15岁。小时候调皮捣蛋,连小学都没读完,成天在街上混,父亲无奈之下,将他送到上海一个商行做学徒。

房道龙从小对武术感兴趣。他说“山东人从小打到大,我爸爸从小在山东就已经开始教我武艺了”。16岁的时候在上海,一边在商行里做事,一边跟师傅学“小洪拳”。师母也教武,三寸金莲里包着尖铁,飞踢起来三五个人近不了身。

20岁,房道龙回到南京,父亲托一位朋友给他介绍工作。

这位好朋友不简单,名为顾祝同,当时是陆军二级上将。最高曾任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参谋总长。

学过武术的房道龙被安排做顾祝同的贴身勤务兵。但是在一次外出时候,房道龙忘记枪里有子弹,误扣了扳机。“铛”的一声响,房道龙吓了一跳,失手坠地。枪还是快扳机,一次可以打十几二十发,在地上一边开火一边疯狂转圈。

周围人都惊呆了,拼命躲避,险些发生踩踏事件。

事后,房道龙毫无悬念地被炒了鱿鱼。

顾祝同

房道龙回到南京,开始走江湖跑生意。最初生意还不错,但因为没有给日本人交“保护费”,被日本人以“走私”的名义关到了监狱。

日本人每过几天,拖一个人出去杀,喝一口酒,喷到刀上,一刀下去,人头落地,脖子向下缩回去,一点血都没有,日本人拿脚在背后一踹,血才“唰”得一声从脖子上喷出来,满地都是……

其他被关押的人都在旁边跪着,看着,被杀的人倒地,看的人也向前一栽。当场晕过去。

房道龙“陪斩”过两次,直到六十多年后,仍旧对那个噩梦般的场景记得非常清晰。

日军

父亲多方辗转,托关系找到了日军司令部,终于将房道龙救了出来。房道龙不敢再重操旧业,找到顾祝同求情,顾祝同将他安排进了情报局。

这次房道龙混得不错,当了个特务小头目,手下有人又有枪,去哪里都威风凛凛,上船不用买票,全坐头等舱,感觉自己牛得不行。

但是没多久,他就遭遇了暗杀。

一次是在下楼梯的时候,突然有人放冷枪,子弹打中了小腿。一阵哄乱中,凶手不知所踪。

幸亏房道龙走的略慢,他说,“如果再下两层,打中的就是头部了”。

第二次在街上,子弹从头上擦过,在头颅上留下了一道凹槽。

这次更加险之又险,只要稍低一两厘米,人就没了。

而且到最后,房道龙都不知道是谁动的手。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房道龙的父亲,姐姐都死于日军轰炸。

轰炸后的残垣断壁

房道龙侥幸逃过一劫,四处流浪,居无定所,最后回到芜湖。在那里认识了一个姑娘,生了两个儿子。

几年后,灾难的阴影再度笼罩上了这个家庭。

妻子患病,当时医疗条件不发达,缺医少药,到后来疼痛难忍,房道龙买来鸦片烟,请人烧了给妻子止痛。

妻子去世的时候很年轻。孩子也很小。大儿子7岁,小儿子两岁。

不久,解放战争爆发。房道龙因为在军统待过,不敢在老家久留,再度踏上逃亡的路。

当时大儿子房仕德8岁左右,懵懵懂懂,只知道睡了一觉起来,爸爸就不见了。次子房仕胜3岁,还是个需要照顾的幼儿。

家中从此没有大人了,只剩两个孩子。8岁的房仕德对此还没什么概念,白天照常上街玩耍,回到家一看,爸爸还没有回来,家中黑洞洞,冷冰冰,终于害怕地大哭起来。3岁的弟弟懵懵懂懂,跟着哥哥一起哭。

两个孩子饥肠辘辘,只好去敲邻居的门。大部分邻居都对两个孩子的处境心生怜悯,虽然贫穷,也尽量省下一口饭,给两个孩子。大儿子无师自通了讨饭的各种技巧。小儿子也慢慢懂事,跟着哥哥一起去讨饭,当地人称他俩“大叫花”和“小叫花”。

而房道龙,此时在上海遇到了他的第二任妻子,陈月荣。

陈月荣

陈月荣是家里的遗腹女,母亲一直很宝贝她。长大后,嫁给了隔壁的一位鞋匠,生了两个女儿。

陈月荣的丈夫死于一次日军轰炸。丈夫去世后,婆婆想将她卖掉,陈月荣带着两个女儿逃回了娘家,靠跑单帮维持生意。普通货物无法维持生计,陈月荣就在赌场里卖鸦片。

陈月荣后来也来到上海,慢慢混出一点小名气,人称“三姐”,抽烟喝酒,赌博卖鸦片,一边“混江湖”,一边兼着好几份工,养活自己和女儿。

房道龙和陈月荣,两人一个丧妻一个丧夫,同在天涯沦落,很有共同语言,就走到一起了。陈月荣将两个女儿也接到身边。房道龙对这两个孩子不错。赚的钱都交给了陈月荣。

1949年,房道龙害怕被清算,再度逃亡。到了香港后改名换姓,从此叫做陈志平。

两年后,陈月荣也来到香港。两个女儿一个18,一个12。陈月荣给了女儿五角钱,对女儿说:等你把这五角钱花完,我就回来了。小女儿相信了。大女儿默默无语,只是哭。

两个人在香港,房道龙在美国领事馆找了份工作。先是做园艺工,后来又学着做厨师。从前连米都没洗过的人,最终成了一名大厨。而陈月荣则负责洗衣、熨烫、缝补等杂活。

后来的事情我们可能都知道了。1954年,房道龙和陈月荣生了个儿子,名为陈港生,艺名成龙。

成龙与父母

成龙的父母从来不对他讲过去的事情。成龙一直以为自己是独生子。

改革开放后,房道龙通过大使馆,找到了两个儿子,并在1985年,来广州见了两个儿子一面。

当时两个儿子都已经四十多岁。见到老父亲的面,话还没说,泪就先流下来了。说当年父亲走后,自己受了多少苦。房道龙回答:没办法,爸爸不受苦吗?我跑到国外去,我也受苦的啊。

房道龙并没有对成龙讲这件事,并且嘱咐两个儿子,不要打扰成龙的生活。

直到十多年后,2001年,成龙47岁,才知道自己居然不姓陈,姓房。而且竟然还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

2008年,房道龙在澳洲去世。长子和次子没有收到通知,通过媒体才知道此事,想参加葬礼,但联系不到成龙。

房仕德做客《非常了得》,声称,“父亲过世的时候没有送他一程,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我也年纪大了,70多年也没有见过三弟一面,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见一见。”房仕德反复强调,“我现在生活富足,不需要资助什么。”

房仕德与房仕胜

2013年,年近60的成龙亲自去了一趟安徽芜湖,见到了两位哥哥,族名“房仕龙”,被写进房氏族谱。

“宁为太平犬,莫做乱世人”,生逢乱世,身不由己,即使是再大的本事,再出众的才华,也免不了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命运。成龙家庭的命运,也正是当时千千万万个平凡家庭的缩影。太平盛世,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却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即的幸福。盛世来之不易,确需倍加珍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