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标题

 小手空空 2020-09-07

  记者从东城区城管委获悉,今年,继东四首个不停车街区后,东城区将持续打通胡同交通“任督二脉”,在安定门国旺社区、东直门工体西、东花市白桥社区三个区域,通过“平改立”停车设施建设,创建不停车街巷,重现“老巷幽宅静树依”的胡同风貌。

  胡同不停车重拾静美

  初秋,走进东四九条,胡同绿荫浓重,路面干净整洁,胡同里转一圈,往常机动车胡乱停放的情景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花箱,绿植鲜花传递着清香,步行其中,自在畅快。正是上班高峰,胡同东口的停车场里,小轿车鱼贯而出。这座宽敞的停车场,施划了56个停车位,解决了东四九条居民们长久以来的停车难题。

  东四九条全长718米,紧邻东四三至八条国家级文保区。“今年以前,胡同两侧停满了车,消防车都进不来,行人走道常有阻碍,很不方便。”胡同居民说。

  去年11月,东四街道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实施停车自治管理,并协调有关单位将胡同东口的一片闲置拆迁滞留地改造成公共停车场。如今,居民们停车有地儿又有序,安静美好的胡同景色回来了。

  “平改立”为城市空间节能

  “东四首个不停车街区是东城区交通治理的一项创新,其理念是‘空间换空间’,就是利用城市规划的边角地建设停车设施等市民刚需,将本属于居民的胡同空间还给居民。”东城区城管委副主任胡向军说。

  目前,通过建设这种“小型化、隐形化、端口化”的停车设施,东城区已在南锣鼓巷南口、前门草厂胡同、陶然桥西南角、东河沿小区、育树胡同东口等8处停车场共为周边居民新增了1200余个停车位,不但优化了街巷空间功能,“老巷幽宅静树依”的胡同风貌也逐渐回归。

  胡向军表示,今年,东城区还将在安定门国旺社区、东直门工体西、东花市白桥社区三个区域,通过平面改立体停车楼的“平改立”建设,为城市空间节能,创建不停车街巷。例如,在安定门街道中绦胡同建设立体停车楼,解决国旺社区9条胡同居民的停车需求,实现“建成一个解决一片”,让更多胡同居民停车有位。未来三年,东城区将在全区新增共享停车位2400个,挖潜新增停车位3000个。

  王府井将建18公里慢行道

  2018年以来,王府井地区打造了北京首个“不停车街区”,周边15条道路和胡同全部实现了不停车。今年,将在不停车基础上,以王府井地区为重点,建设18公里的自行车道慢行系统,引导绿色出行和慢行成为王府井地区的出行主流。

  同时,今年将推进南护城河慢行系统融合开放道路健身步道建设,开展国子监、地坛2处重点旅游景区和王府井地区交通综合治理试点。  本报记者 李瑶 和冠欣 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