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机心理学

 简单生活lxr 2020-09-07

​提纲:

动机定义和分类。

人类的本能需求有三个:生存、繁衍、防御心。

第一章 动机研究的主题:趋向动机与回避动机;

第二章 动机的成分:私利与公义;

第三章 生存需求(趋利一):饥饿与食物;

第四章 繁衍需求(趋利二):情欲、爱情和性行为;

第五章 防御心(避害一):攻击、强制行为与愤怒(愤怒);

第六章 防御心(避害二):负面情绪、应激与健康(妥协、麻木);

第七章 动机实现过程,目标不一致的情绪:消极情绪;

第八章 动机实现过程,目标一致的情绪:积极情绪;

第九章 动机实现的自主性:控制、掌握和自尊的需要。

第十章 动机的自我调节


​动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动机是指激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

  需要转为动机,除了需要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还需要适当的客观条件,即诱因。

  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需要转化为动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需要必须有一定的强度。就是说,某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得到满足。如果需要不迫切,则不足以促使人去行动以满足这个需要。

  第二,需要转化为动机还要有适当的客观条件,即诱因的条件,它既包括客观的物质条件(符合真理真相,有实现的可能),也包括社会性的条件(社会的支持)。有了客观的诱因条件,才能促使人去追求它、得到它,以满足某种需要;相反,就无法转化为动机。例如,人处荒岛,很想与人交往,但荒岛缺乏交往的对象(诱因条件),这种需要就无法转化为动机。

    动机或目的正确与错误的基础标准是:是否符合事物的真理真相,是否能够得到关键的社会支持。

    关键的社会支持往大了说是指能代表当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阶级、集团的利益,往小了说是符合一定范围内支持者所认识到的利益。

    有支持的就一定有反对的,做成一件事情,适当的教育工作、舆论引导甚至是限制惩罚是必不可少的。

      可见,人的行为动力是由主观需要和客观事物共同制约决定的。按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欲求或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与紧张的情绪,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即动机,它驱使人选择目标,并进行实现目标的活动,以满足需要。需要满足后,人的心理紧张消除,然后又有新的需要产生,再引起新的行为,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动机的功能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如下三种功能。

   (一)激活的功能

      动机能激发一个人产生某种行为,对行为起着始动作用。例如,一个学生想要掌握电脑的操作技术,他就会在这个动机驱动下,产生相应的行为。

    (二)指向的功能

      动机不仅能唤起行为,而且能使行为具有稳固和完整的内容,使人趋向一定的对象和目标。动机是引导行为的指示器,使个体行为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三)维持和调节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动机的调节功能,它表现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策略方法,措施办法,甚至包括对目标的修正。


动机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如下类型:

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根据引发动机的需要的性质不同,可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以人的生理需要为基础,具有先天性,如进食动机、睡眠动机、安全动机、性动机等;

      社会性动机以人的社会性需要为基础,是后天习得的,如交往动机、尊重动机、成就动机等。

      生理动机:吃喝拉撒;社会动机:悲喜交加。

2.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根据动机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在需要直接引起的。例如,有的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感兴趣,渴望通过学习活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他就会自觉自愿地认真学习。

      外部动机是由活动本身之外的因素所引发的行为动机。例如,有的学生认真学习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或者是为了获得家长的奖励等。

      人的很多活动都是在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内部动机:直接兴趣,指向事物本身;外部动机:间接兴趣,指向事物结果。

3.主导动机与次要动机

      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主导动机与次要动机。

      主导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强、处于支配地位的动机。

      次要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弱、处于辅助地位的动机。

      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人的行为往往只受占主导地位的动机支配。如果主导动机与次要动机的方向一致,活动的动力会加强;如果彼此冲突,活动的动力就会减弱。

      个体活动的主导动机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当个体处于饥饿状态的时候,进食就成为主导动机;而当个体感到困倦时,睡眠或休息就成了主导动机:倘若这时个体突然面临着某种危险,那么安全又成了主导动机。当一种主导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有新的需要发展为新的主导动机。

    主导动机:强,支配行为;次要动机:弱,辅助行为。



第一章  动机研究的主题。

1、    两种类型的动机:趋向动机和回避动机。

对趋向行为来说,人们因为他们希望、渴望或需要某件东西而去做某事。

对回避行为来说,人们是为了回避某事而做某事。

2、    当代动机理论有8个主题:

   1.行为代表一种适应环境的倾向;

   2.确定什么唤醒了行为并给行为提供能量是重要的;

   3.有必要理解是什么控制了行为的方向;

   4.理解坚持的重要性;

   5.情绪的重要性;

   6.个体差异的存在;

   7.人类通常能够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自我调节;

   8.人类具有有限的意志力。

3、    人格有七大基本因素:

      外倾性(气质特征)、

      乐观性(态度特征)、

      神经质(情绪特征)、

      宜人性(社交特征)、

      认真性(道德特征)、

      坚韧性(意志特征)、

      经验开放性(理智特征)。



第二章  动机的成分:私利与公义。

1、    人类具有两种值得称赞的心理:一种是自我保存,另一种是种族保存。因为这种双重的天性,我们有时候表现私利,有时候又表现得很公义。

2、    自动行为:指的是已经变成习惯性的有意的行为。

3、    对人们为什么要跑步的分析表明,所有的三种成分——生物的、习得的、认知的——在驱动一个行为的过程中都有可能是重要的。



第三章  趋利一,生存需求:饥饿与食物。

1、    均衡的饮食应包括10-20%的蛋白质,50-60%的碳水化合物,10-20%的脂肪。

2、    我们的能量大约有三分之二用于基本新陈代谢,三分之一用于运动。

3、    体重下降时,新陈代谢率下降;体重增加时,新陈代谢率提高。

4、    自律的人在节食时更易成功。



第四章  趋利二,繁衍需求:情欲、爱情和性行为。

1、    人类性行为的四个阶段:兴奋期、平台期、高潮期、消退期。

2、    完美的爱情包括三种成分:情欲、亲密和承诺。



第五章 防御心,避害一:攻击、强制行为与愤怒。

1、8种攻击类型:猎食性攻击;雄性间攻击;恐惧引起的攻击;领地攻击;母性的攻击;受激怒的攻击;与性有关的攻击;工具性攻击。

2、攻击:有意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

攻击行为可以分为两类:敌对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敌对性攻击是以伤害某人的愿望驱动的、冲动的、愤怒生气的行为。

工具性的攻击是被其他非攻击性目标(如获得金钱、实现想象、恢复秩序等)所驱使的有预谋的、有计划的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3、强制行为:人们倾向于使用威胁和惩罚来达到某个终极目标。强制行为是由公平的价值激发的。公平分为: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分配公平)。

4、犯罪者控制其本能冲动的能力较低。

5、通过社会化,个体可以学会延迟满足,为未来做计划并形成意志。

6、高而不稳定的自尊与攻击和暴力有关。



第六章 防御心,避害二:负面情绪、应激与健康。

1、情绪是主观因素、环境因素、神经过程和内分泌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情绪能产生情感体验,并诱发情绪表现,产生目标定向行为;激发人们的认知欲望,产生适应性行为;还可引发各种体内变化(如影响自主性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各种生理机能)。

情绪引发目标定向行为又叫情绪行为或冲动行为;情绪引发的适应性行为主要是指人的适应外界环境赖以生存、生活和发展的行为,即意志行为。

2、应激时免疫功能下降的主要原理:应激时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但是持久过强的应激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免疫力在抵抗期是更强的,到了衰竭期就更弱了。

应激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即心理紧张或心理压力。不同的人对外部压力有不同的反应,同是一个事件,对一个人是威胁,对另一个人却是挑战。

应激有4种含义:

1.应激是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应激是外部的)。

2.应激是一种主观心理反应(应激是人体由于紧张而唤醒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3.应激是人体对需要或受伤害(趋利避害)的一种生理反应。

4.应激还包括其所带来的潜在的生理伤害,如引发应激的重复出现可能导致生理障碍,长期的应激条件可能出现消极状态,包括心力衰竭、疾病和死亡。

    当出现应激或心理压力的时候,首先要强制自己沉静下来:应激或压力的本质是一种强烈的情绪。

     这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所导致的一种强烈的主观心理反应,人体会启动一种本能的心理机制聚焦于警告信息,导致人的注意力被警告目标过度占有,从而无法看到事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全体、真相、本质和规律,失败也成了必然。

     事物具有多维性、复杂性、矛盾性、易变性、操纵性(社会事件)。

3、情绪中心的应激应对策略包括静坐、放松、运动和生物反馈等。生物反馈是将生理变化过程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呈现出来。

4、乐观、个人控制信念和发现意义(满足被需要的需要)能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因而会健康长寿)。

5、在体验到高度应激后仍保持身体健康的人具有坚强人格。坚强人格的三个特征:信念、勇气和自律。

6、人们对事件或环境的看法,尤其是将它看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能直接影响应激反应的程度。



第七章 动机实现过程中,目标不一致(消极)的情绪。

愤怒、烦恼、焦虑、恐惧、抑郁、羞耻、内疚。

1、焦虑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其中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它与危急情况和难以预测、难以应付的事件有关。事过境迁,焦虑就可能解除。

   焦虑没有特定的对象,恐惧有特定的对象。

  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和病理性焦虑。

2、焦虑与不必要的、不理性的思维方式有关。

  焦虑与认知不足、欲望太多、能力太弱、缺失生活支配感有关。

  换句话说,一个人对世界与自身认知完整、清晰、正确,精神丰盈,欲望极少,能力和实力却能吊打众人,对自身和周围的环境具有强大的自主性、支配感和掌控能力,能靠自己的智慧和意志改造周围的环境,就不会焦虑,恐惧与抑郁。

  幸福感来自两种不同因素:对待世界的积极态度和一系列确保身心健康的良好思想、思维、行为习惯。

3、 抑郁分为两类:

   外源性抑郁通常是指由外部环境事件所引起。如挫折、压力事件。

   内源性抑郁则是由躯体“内部”因素引起的抑郁症

4、 如果人们使用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的思维风格,那么他们就易于产生抑郁。

5、 抑郁者思维错误的本质是“我们是世界的中心,世界都要围着我转”,当外界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时,就会感到失望或沮丧,长期的失败就会导致无助或绝望,形成一种动机缺失、认识缺失、情感缺失、意志缺失的生命状态,表现特征是思维缓慢、情绪低落、语言和动作减少或迟缓。

    这种消极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人们分析、判断和处理事物的方式。

    人们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服务偏见或自利性偏见会导致认知失调或思维错误。

    抑郁者易于形成一种组织化的、稳定的图式,并根据这一图式来加工信息。

6、 社会价值取向的抑郁个体受社会对他们负向的评价和排斥而激发;

   自我价值取向的抑郁个体受成就需要、控制需要和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激发。(利、权、名)。

7、 内疚和羞愧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内疚可被界定为未能实现自我理想,我做了一件错事;

   羞耻是我已经违背了某一道德原则,我是一个坏人。

   羞愧是指对自己的过失感到内疚、后悔。

   愧疚是指对自己的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感觉惭愧、内疚。

   内疚和羞愧的认知观强调自我的作用,并把内疚与自我反思联系起来。

8、 抑郁有常态抑郁、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三种。

         单相抑郁为仅有抑郁发作,双相抑郁则有躁狂发作也有抑郁发作。

   躁狂发作典型症状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可伴有夸大观念或妄想、冲动行为等。

9、 悲观但不沉思的人抑郁的可能性小。

   换句话说,悲观和沉思的结合更有可能产生抑郁。

10、  完美主义的思维会引发抑郁症状和焦虑。



第八章 动机实现过程中,目标一致(积极)的情绪。

正向、乐观、积极、自信。

1、乐观者和充满希望的人倾向于将所有期望的结果看作是潜在可获得的。

2、乐观者将挫折、失败和逆境看作是暂时的、对某些情境特定的、由外因引起的。

3、如何成为乐观者:

   首先要有信仰和信念,对顺境、逆境、成败、得失、过程、结果要有正确的认识。

   其次必须学会分散注意力并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

   再次要采取产生效果的行动。

4、 有坚定信仰的人不仅更快乐而且更健康。



第九章 动机实现的自主性:控制、掌握和自尊的需要。

 支配感、控制感、掌握感和寿命有关,和身心健康和幸福感相关。

  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能力和实力远大于欲望和需求,就不会焦虑、恐惧、自卑、无助、绝望和抑郁,自然心情愉悦、寿数绵长。

  控制感并不一定来自于对他人的真实控制,不是通过控制孩子、控制老公、控制别人。

  真正的控制感是能掌控自己的命运,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的三观是什么,自己的性格特征、优点缺点、长处短处是什么,自己能干什么,在干什么,怎么去干。知道自己生活的核心是什么,比如成长自己,这是优先第一级的。

  那么其他的内心情绪、外界事件和他人评价就不会那么重要,心态就会平和,就不会被干扰,这样就比较容易掌控自己。

  价值观决定了我们在追求什么,人生观决定了我们的格局和成就的大小,世界观决定了我们是否能成功。

 不断积累知识和技能,有能力付出的越多,控制感也会越强烈。

 控制感的核心是对自己的一种相信,对自己的一种尊重。

   自尊的三种主要来源:自我评价、重要领域中的成功、社会价值观。



第十章 动机的自我调节。

动机:动,动力;机,客观物质条件和社会的支持。

动机自我调节:动机所要达到的目的或目标,需要符合客观现实条件和事物的规律趋势,否则一定不会成功,利益优先化,风险能承受,能力能驾驭,资源能支撑。

1、动机的自我调节包括三个过程:

  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反应。

  即自我监控、自我判断、自我改变。

      自我观察:观察动机的适当性,自身的需要与客观实际情况相统一;

      自我评价:判断动机实现过程的可能性,要符合事物的趋势规律,自身能力能驾驭,能得到社会的支持;

      自我反应:就是实事求是、灵活应变。在目标实现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动机、目标、策略方法、计划步骤、具体要求和备用方案做灵活的适当的调整,扬长避短、拾遗补缺,及时止损做一件不可能或没有价值的事情。

2、目标的设定:

  目标反应的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是我们根据意识或观念的中介作用,所设想的对事物的未来的结果。

  提供方向并推动策略的形成;

  可以唤起努力;

  产生坚持性。

3、 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

1、有主见、有头脑,有自己的人生哲学;

2、永远依现实的真理真相行事;

3、客观看待自我,不自负也不自卑;

4、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5、与他人健康交往的能力;

6、不断成长的能力: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和创造的历练中,获得正确的认知、健康的情感、顽强的意志以承载强势文化的能力。


需要、动机、目的

一、性质不同

1、需要:需要是人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


2、动机:动机是由于某种欲求或需要引起的,并且具有客观物质条件和社会的支持,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从而达到预定目的的念头,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

        动机是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它涉及行为的性质、方向、强度和持续性。

       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社会性动机满足精神上的各层次需要,包括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3、目的: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结合客观实际情况,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意识包括希望、想像、理想、幻想等;观念包括信仰、信念,认知、思维,科学的逻辑推理等。

         目的作为观念形态,它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

        一个成功的实践活动以理性明确的目的为导向,以符合客观现实的真理真相为依据,目的贯穿实践过程的始终,目的是整个过程的预期结果。

      动机是因,目的是果,因为什么,要什么结果。动机是驱使人们去活动的内部原因,而目的则是人们通过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二者是因果关系。有动机一定就有目的。

      行为的内在系统循环是:需要——动机——行为——目的

二、作用不同

1、需要:需要满足后,人的心理紧张消除,然后又有新的需要产生,再引起新的行为,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2、动机:欲求或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与紧张的情绪,人性中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促使其心智能量集中于警报信息,并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即动机,它驱使人选择目标,并进行实现目标的各种活动,以满足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