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岁的甘罗是如何当上秦国上卿?他的结局如何?

 脑洞趣味历史 2020-09-07

我12岁那年,刚读初一,可有些人却已经功成名就:

“裸跑弟”12岁少年何宜德,11岁南京大学毕业,12岁准备同时读硕士和博士……

14岁一天能写300首词牌、2000首诗、15000字小说的天才少女岑怡诺……

这一届的少年、少女质量颇高,实力太强,耀眼得让12岁的大秦上卿(类似于丞相)甘罗有些不好意思:对不起,我拖后腿了

张爱玲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

身处时代浪潮中的甘茂,他是如何在人杰辈出的战国时代脱颖而出,以12岁的少年身份,做到了无数成年人一生都无法做到的事情的呢?

为何这样一位天才少年,在当上上卿之后,就再无记录了呢,他经历了什么事情,最后结局如何?

1、丞相“好心办坏事”

甘罗是原秦国左丞相甘茂的后人,甘茂在当时是个名气很响亮的人物,他先后得到了秦惠王和秦武王的重用。

不过,同时甘茂也是个悲剧色彩很浓厚的人。

秦武王曾对甘茂说:“我有一个心愿,希望能够通过三川之地,到周王室的都城去看一看,那么我就死而无憾了。”

《史记》:秦武王三年,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

甘茂听了秦武王的话,表示这事简单,包我身上了。

后来,甘茂果然帮秦武王实现了他的心愿,按理说此时应该皆大欢喜了吧?

老天爷或许是对甘茂通过发动战争,来达到目的的方式不认同。当秦武王欢天喜地来到周王室都城后,他竟然在和手下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鼎时,被鼎折断胫骨给砸死了。

《史记》:武王竟至周,而卒於周。

《史记· 卷五·秦本纪第五》:武王有力好戏……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

秦武王死后,甘茂靠山倒了,他的处境就很尴尬了,秦昭王时期,向寿和公孙奭两人因和甘茂政见不同,闹了矛盾,他俩便经常在秦昭王面前说甘茂坏话。

甘茂知道后,内心很慌张,他果断选择逃跑,投奔齐国去了。

自从离开秦国后,甘茂一辈子都没能再回去,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后人中年仅十二岁的甘罗收拾好了行装,打算去秦国替他了结当年仓皇出逃的遗憾。

人这一辈子,总不可能事事顺心如意,跌倒了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就再也站不起来

甘罗认为,事在人为。

那时候秦国的朝政由吕不韦把持,甘罗便投靠在他的名下,担任少庶子一职。

一开始的时候,甘罗在吕不韦手下也是默默无闻,毕竟才能这东西你没有展示出来的时候,别人怎么知道你有没有呢?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怀才不遇,其实不是伯乐难寻,而是千里马自己不奔跑,伯乐自然寻不到你

所以啊,一个人要想出人头地,除了有真才实学,还要学会抓住自己遇见的每一处机会。

2、毛遂自荐的甘罗

不久,甘罗的机会来了。

当时吕不韦想要联合燕国进攻赵国,好扩张他在河间一带的封地,于是乎,吕不韦便打算让秦人张唐到燕国作相国,作为双方合作的桥梁。

张唐知道后,狂摇头:“不行!这事你得找别人,到燕国去必须经过赵国,以前我带兵讨伐过赵国,他们正重金悬赏我,我不能直接送一血!”

被张唐拒绝后,吕不韦十分气恼,他在家里大发脾气。

甘罗看到吕不韦状态反常,本能地觉察到其中有问题,他上前询问到:“君候发生什么事了?您为何这般不快呢?”

吕不韦怒吼道:“我让刚成君蔡泽道燕国做大臣三年了,如今燕太子已到秦国做人质,我亲自去找张唐让他去燕国做相国,完成这联燕伐赵的最后一步,他竟然推辞不去!”

甘罗听后,自信地说道:“相国大人莫急,我有办法让他甘愿前往。”

吕不韦看着十二岁的甘罗,十分愤怒:“出去!我自己亲自去都没法说服他,就你能干什么?”

甘罗恭敬地说道:“古时候项櫜七岁就可以当孔子老师了,今年我已经十二岁,相国大人为何不让我试一试,就呵斥我呢?”

听完甘罗的话后,吕不韦情绪冷静了一些,想着自己本来就束手无策,不如就让甘罗一试,或许有奇效也未可知。

3、甘罗晓以利害,用威胁的手段说服张唐

假如你走在街上,有一个12岁的小男孩走到你面前,严肃地对你说:“你马上要大祸临头了!”

那一刻,你会不会又懵逼,又觉得这小孩在不讨喜呢?

张唐遇见甘罗的时候,便是这样的感受。

甘罗对张唐说:“您听过武安君白起和应侯范睢的故事吗?”

张唐不解其意。

甘罗又问:“您觉得自己和武安君白起功劳谁大?”

张唐说道:“武安君南挫彊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

甘罗再抛炸弹:“您觉得应侯范睢和如今的文信侯吕不韦相比,谁担任相国时权力大呢?”

听了甘罗的话,张唐语气有些沉重:“文信侯权力更大。”

甘罗:“您确定知道应侯的权力不及文信侯大?”

张唐:“我确定。”

目睹着张唐情绪的转变,甘罗决定收网了,他交出了自己全部的底牌:“昔年,应侯进攻赵国时,武安君不配合他的行动,结果武安君刚离开咸阳七里地就死在杜邮。如今文信侯可是亲自来邀请您去燕国当相国,您却拒绝了他,你只看到了去燕国会被赵国通缉,却没看到身旁的杀身之祸,我真不知道你又会死在何处!”

听到这里,张唐才终于知道自己离死亡原来就差一步,这进可能有危险,但退必死无疑,张唐不再迟疑,他对甘罗说:“就依童子你所言,请替我转告相国,我愿意动身前往燕国为相。”

甘罗说服张唐后,还不满意,他对吕不韦说:“请给我准备五辆马车,我要前往赵国,给张唐前往燕国提前打好招呼。”

吕不韦对甘罗超标准完成任务感到很满意,他把这件事通知了秦始皇:“昔甘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

甘罗到赵国见到赵王后,是要替张唐说情吗?

并不是,他转眼就把张唐的生命安危给卖了,完全把其当作工具人了。

甘罗告诉了赵王吕不韦打算联合燕国进攻赵国的计划,并表示,吕不韦只是想要扩大自己在河间的地盘,如果赵王配合自愿交出土地的话,秦国愿意退出结盟,反而会帮助赵国在燕国夺取相应的土地,作为报酬。

听听这话,转眼甘罗就把张唐、刚成君蔡泽和燕国给卖了,但这关赵国什么事呢?

赵王想着自己拿一部分地换一部分燕国的地,可以避免赵国受到攻击,何乐而不为呢。

《史记》记载: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

拿到三十座城后,赵王很懂门道,他又给秦国送了十一座城。

咱们来捋一捋这件事,一开始吕不韦是想联合燕国攻打赵国,扩大河间的土地范围。而经过甘罗的操作之后,这件事就变成了:

赵国把河间的地割让一部分给秦国,然后秦国出卖盟友燕国,让赵国进攻燕国获得补偿,事后,赵国再给秦国十一座城做谢礼。

瞧瞧,甘罗这心黑得,简直没底了,为了利益,队友可以卖、盟友可以卖。

12岁的你,正在做什么呢

甘罗回到秦国后,便被封为了上卿,秦国还把甘茂曾经的田产、房子给了甘罗,这一刻,甘罗彻底光复了先辈的荣耀。

虽然,他的手段令人不耻。

4、甘罗的结局

史记对甘罗的记载,就停在了他当上上卿那一刻,后面仿佛再也没有这个人一般。

在《东周列国志》上,则记载甘罗在12岁时便去世了,

而在民间的地方志上,却记载甘罗当上上卿后,因为某些原因离开了秦国,流落人间,也因此,甘罗在全国各地留下了十二处墓地。

综合这些情况来看,甘罗在当上上卿后,应该牵涉进了秦始皇和吕不韦的权力斗争之中,甘罗作为吕不韦阵营的核心人物之一,应该在吕不韦倒台后,被驱逐除了秦国。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