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吐蕃为什么跟唐朝死磕了一百多年,而不去占领印度?

 白发布衣cexroq 2020-09-07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账号【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吐蕃王朝鼎盛时期,为何不去捏天竺这软柿子,非要和唐朝死磕,是很多网友疑惑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从气候、地貌和文明引力三个角度来解读一下!

吐蕃王朝从青藏高原崛起后,向东、北、西三个方向拓展疆域,旋即与唐朝爆发了持续一百五十多年的国战。

两国在东起云南、经甘肃青海,西至新疆中亚的千里战线上陈兵百万,见诸史端的大战多达170余次。

那既然唐蕃作战如此胶着,为何吐蕃不穿越喜马拉雅山,向南去收拾战力为负数的印度(天竺)呢?

可能会有人认为是因为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感觉吐蕃不清楚南方的情况。

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脉确实是种天然的屏障,即便到了今天这座高山依旧显得不可征服。

这里面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古代西藏先民不是去登山的,他们穿越喜马拉雅山脉是循沟谷而行,所取道路也尽量选择海拔较低之处。

其实,远在有历史记载之前,勇悍的先民们便已经用双脚将西藏高原与南亚、西亚牢牢铆接在一起。

绵绵不绝的古代商道,从川西经西藏直达罗马帝国。在这条商道上的各个段落上,分别交易者粮食、毛绒、食盐、藏红花、宝石、麝香等等,以至于阿拉伯史料里提及麝香,言必称吐蕃。

我们今天会发现,西藏地区流行装饰物,不论是蜜蜡、珊瑚、松石、还是天珠均非西藏原产,而它们却都早早成了藏族人的爱物,这都要拜古商道所赐。

另外,西亚的金属冶炼技术、拜火教的理念和佛教的思想,也都是通过这天千丝万缕的古商道传来,而这些足以证明,西藏并不封闭,先民们对包括南亚在内的周边情况心知肚明。

再有一点,吐蕃时期曾多次派遣留学生入天竺学习,这些留学生里的代表性人物,便是创立了藏文吞米桑布扎。

地理阻隔的理论并不成立,吐蕃不向南发展一定还有其他因素。

其实,吐蕃并非没向南尝试过,只是不为人所熟知而已。

先来说吐蕃的东南方向,藏文史料《贤者喜宴》曾有这样一条记载:“纳木巴民王、泥婆罗铸铜王、孙波铁王、门域果王等四方之王,收赋税以进贡称臣”。

这其中,“门域果王、泥婆罗铸铜王”都在吐蕃南方。  

门巴族服饰

门域,藏族学者一般认为包括门隅、洛渝、下察隅等大片地区。

按照现代的地理概念来说,这片处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崇山密林中的土地,是西藏与云南交界的区域,现在闻名遐迩的进藏线路“丙(丙中洛)察(察瓦龙)察(察隅)”线,便在下察隅的北部。

“门”在藏文中指地势低凹、山谷狭窄、被浓密的原始森林覆盖之地。门隅当地人自称“门巴”,据说叶蕃三姓—'略氏”、'雅氏”、“娘氏”,三姓始祖就是三位来自门地。

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吐蕃大相禄东赞将洛布和杂嘉(即吐蕃南部日绒地区的部落)人众纳入吐蕃治下。之后,这里一直成为西藏之基本区域。

1656年五世达赖曾派两名管家协助门巴地区当地酉长管理门隅事务,并查核户口数量,统计数据显示共有门巴人三千户。洛巴人户与门巴相差不多,两部人口加在一起应有数万人。  

珞巴族图腾和服饰

除了门域,尼婆逻(尼泊尔)也是吐蕃的属国之一。

尼婆逻位于吐蕃西南,当时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由于地处温、亚热带,较优越的生态环境,使该国物产较为丰富,人口众多。

据《旧唐书》记载,文成公主嫁抵拉萨的翌年(642年),吐蕃借口尼婆逻王,即“那陵提婆之父,为其叔父所篡,那陵提婆逃难于外,吐蕃因而纳焉,克复其位”。也就是说松赞干布在迎娶尼婆逻尺尊公主不久后,尼婆逻便成为了吐蕃的属国。

相应的《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也有类似记述:尼婆逻“遂羁属吐蕃”、吐蕃“并长期驻牙于尼婆逻”。

从此之后,大量尼泊尔工匠参与了吐蕃各处工地建筑工作,还有少量尼泊尔人在吐蕃军队中服役,不过这个种族干工程不错,打仗实在不是一把好手,吐蕃可能也看不上他们的战斗力。

文献中,还有吐蕃涉及尼婆逻政务的记载,甚至吐蕃王室成员曾直接担任过泥婆罗国王。

除了门域与尼婆逻外,悉立国也是吐蕃版图的一部分。

赤德祖赞在位时,'悉立’于公元705年(木蛇年)反叛,709年(鸡年)吐蕃出兵生擒'悉立’国王,从此王权稳固,吐蕃社会安定。

《新唐书·西域传》载:“悉立国,在吐蕃西南,户五万,胜兵五万··…羁事吐蕃。”以5万户折算,人口当在20万左右。

如此算来,吐蕃在其南部的管控人口大致在30万左右。

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直到近代之前,印度都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个文化概念。

在文化概念的范畴里,其所指的地域远比今天印度的国家版图大许多,包含今天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以及阿富汗的一部分。

理论上说吐蕃对泥婆罗、悉立国的控制,也算与印度文化圈发生了叠加。  

王玄策出使天竺道路示意图

在掌控了门域、泥婆罗和悉立国之余,吐蕃还至少两次对天竺用过兵。

第一次是因为唐使王玄策在北天竺被劫,吐蕃帮助唐使找回场子。

公元648年(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宗皇帝遣王玄策出访天竺,不成想天竺恰好发生变乱。天竺国内的阿罗顺那出兵抢劫了唐朝使团,落荒而逃的王玄策跑到尼婆逻求援。

在他的概念里,没有回国报冤这个选项,而是“自己丢的面子,自己动手找回来。”

尼婆逻王庭不敢擅自借兵讨伐北天竺,便将此事向宗主国汇报。

松赞干布直接召集拉萨周边的卫戍部队1200人,又令尼婆逻出兵7000,全部交给王玄策指挥,出兵教训天竺。

吐、泥联军首战,就击败了拥有战象的天竺军队,阿罗顺那大惊,守坚城不出,玄策围攻月余。

公元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杀,斩杀印度兵将三千人,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见大事不妙逃往东天竺。

在东天竺王国,他召集残兵败将,并游说东天竺国王施以援军,发誓要击败王玄策复国。

可惜这兄弟实在不是个打仗的材料,他的反攻计划,中了王玄策的诱敌深入之计。被诱进伏击圈后,吐、泥军队四面围攻,阿罗顺那全军覆没,本人也被生擒活捉。

《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归降的城镇聚落达五百八十余所,未久朝乾托卫城破,中天竺就此灭亡。为此,吐蕃曾立铁碑于天竺,以定吐蕃“南界于此”。

另一次用兵天竺,则是在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期。  

当时的吐蕃名臣巴·赛囊所著《巴协》中详细记载了这次军事行动。赤松德赞大兴佛教后,修建了藏地第一座佛、法、僧三全的寺庙——桑耶寺。

桑耶寺建成后,寺中白塔需要宝物装藏,白塔装藏最为神圣之物当属佛祖释迦摩尼的舍利,但天竺不愿意给,那怎么办?只能自己去取了。

据说,吐蕃军队到达贝莫贝塘时,天竺的一位国王见到吐蕃军容,吓的魂飞魄散,急忙把吐蕃赞普的靴子挂在宫门之上,表示臣服,并对吐蕃统帅说:“我的国土愿归入吐蕃赞普的脚下,甘愿缴纳赋税,请将军不要妄动刀兵”。

解决了恒河北岸的几个天竺附属小国后,吐蕃大军渡过恒河,抵达中印度摩揭陀国。摩揭陀国人心知吐蕃军队不可阻挡,于是将国中财物运往屋敦达布日,尔后贵族纷纷逃往东天竺避祸。

吐蕃骑兵未经任何抵抗便进入摩揭陀,在朝拜了金刚座菩提树后,从塔中取出舍利,凯旋北归。

吐蕃军队撤军后,在恒河北岸派人留驻,并在河边立碑,修建铁柱,标明恒河北岸属于吐蕃领土,这和我们今天国家勘界后,立碑为界不谋而合。据说,守卫铁柱的士兵后裔一直居住于印度,在恒河边形成一个大城镇。

从上述两次军事行动可见,天竺的战斗力完全不足以阻挡吐蕃的扩张,那为何吐蕃对南方均浅尝辄止,从不深入呢?

这就要说到气候适应的问题了,天竺确实军力成渣,但他们有一件核武器级别的东西——湿热天气。

吐蕃王朝初期就曾派人去天竺求学,但派出的16名藏族青年,只有吞弥桑布扎学成回到了吐蕃。其余青年才俊,全部因为难以适应湿热的气候而殒命。  

吞弥桑布扎

古格王朝时期,大译师仁钦桑布也曾与其他21位古格青年一起被派往印度学习佛法。但最终学成归国的,也只有他和小译师勒巴喜绕。

由此可以看出,长期生活在温寒地区吐蕃民众,极难适应南亚的湿热气候。而对于这一点,吐蕃王朝是有概念的。

我们反过来看吐蕃能够长期占领的地域,川西滇北属于海拔较高的山地、甘南青海属于海拔较高的草原、新疆属于海拔较高的沙漠绿洲和牧场、河西走廊属于海拔较高的山间盆地。

这些地方的海拔高度均在2000米以上,最低处也要超过1300米,且均为四季分明的大陆性气候。

这不是意味着当时的吐蕃人,从人种角度上说,难以适应低海拔地区的湿热气候?

反观印度,在除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的余脉以外,均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异常炎热多雨,让喜欢凉爽气候的吐蕃人难以忍受。  

除了气候以外,地理地貌也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雪山背后多为茫茫无尽的热带雨林,有些地方至今都是无人区,更不用说一千多年前了。

这种地貌对任何军队的后勤,都是难以克服的噩梦。

从吐蕃王朝二百年的征伐史上看,他们的作战方式和蒙古军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凭借来去如风的骑兵,在空旷的草原上展开狼群战术,不断袭扰,使对手疲惫,最终一击毙命。而摧城拔寨、土工作业,从来就不是吐蕃的强项。

因此,吐蕃在其疆域拓展到极限时,基本都是受到了地形、气候的限制。比如东北部的川西群山、秦岭,都曾是吐蕃难以逾越的屏障。由此可以看出,吐蕃军队必须要保持良好的流动性,才能战无不胜,一旦被地形拖住了腿脚,便再也没有了锋锐之气。

莽莽无尽的热带丛林,即便吐蕃占据了,也没有办法长期有效管控,那这片领土对吐蕃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反倒不如草原遍布,气候凉爽的青海、新疆地区更令吐蕃心动,毕竟这些地方虽然没有恒河流域物产丰富,但更适应吐蕃国家的发展。

最后一点是文明的内在吸引力问题。

与水往低处流相反,文明间的相互吸引是往低处往高处流动。

也就是说,发展层级低的文明,会不自觉地被发展层面高的文明吸引。

这点其实也很好理解,向发展水平高的地方靠拢,可以获得更好的技术,促进自身的发展。

这就和今天大家都去欧美留学,没人选择去非洲读研究生是一个道理。

当时东亚地区发展最快的无疑是唐朝,整个东亚国家被唐朝文化吸引,而来求学。吐蕃也不例外,军神论钦陵都曾入学长安。

从这个角度上说,吐蕃全力以赴向东拓展,未必没有获取更多唐朝技术武装自己的盘算,虽然这种文明间的吸引,更多以军事对抗的方式加以体现。

但要注意的是,吐蕃与唐朝死磕了170多次,但两国间的遣使互访却多达290余次,其中蕃使访唐达180余次。

也就是说,两国的关系是边战边和、打打和和,交往从未断绝。

这与吐蕃历史上寥寥可数的遣使南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述的气候、地貌和文明吸引,大概是吐蕃对南方兴趣缺缺的主要原因。

当然,历史因素都是综合性的影响,就像上帝从不走猫步。

究竟还有没有其他影响,或者这三者中哪个权重更大,恕老布才疏学浅,实在无法分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