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篇“贱人”为何连公号大佬们也纷纷转发?

 微果酱 2020-09-08

(朋友圈部分截图,还有好多呢......)

数据上更是亮眼。这篇文章是周六晚上九点左右推送的,不足一天时间已经达到10万+阅读,1万+点赞。


今天下午Vivi翻看时,“咪蒙”近一个月的文章,点赞数少则两三千,多则超五千,评论数最多也就两三千,但该文推送不足两天,点赞数已高达2.3万,而且排在前三位的评论点赞数均已超过1.4万,最低点赞数也差不多是1000起,保守估计,阅读总数可能已高达250万+。可见,这篇文章确实可谓“深得民心”。


那,为何这篇文章能这样“得民心”,成为大佬们都转发的“爆文”呢?要知道,微信好友几千人的大佬们除了自家文章外,替别人家转载文章,除非是真的写到心坎上去了。

Vivi尝试分析了一下。

1
标题、正文到标点,突显强烈人格化

纵观全文,从标题到正文,甚至连标点符号都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那一连串的反问句,带着咄咄逼人的气焰,却又不带一个脏字,言语直白粗浅,态度鲜明却不低俗,怎能不让各位看官过足了瘾?想想你自己发火骂人时,是不是也越骂越high?


(文章部分文字截图)

这也是“咪蒙”等人格化公众号的明显特征,言其所想,敢言敢怒,真真切切带有情感,让读者能体会到作者的情绪,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没有思想和情感的公众号。

而见识有限、态度暧昧的公众号往往正是欠缺这份气势与凌厉。这也是部分团队或企业公众号做不好的原因,小小公众号编辑,如何斗胆私自在公众号上来一篇“贱人”“傻逼”?不然要等老板来“慰问”的节奏了。

2
素材源自你我她,善讲故事就是优势

该文篇幅不算特别长,但素材不少,自己、有钱朋友、留学朋友、同事等遭遇奇葩人和事的经历,作者信手拈来,夹叙夹议的文字铺排,让说辞更显得有理有据,显然作者文字功底深厚,擅长讲故事。而在新媒体,故事营销绝对是大势。再加上通篇你我她,是不是距离都拉近了不少?

3
主题直切道德痛点,引起共鸣

最后也是最重要一点,是话题。“咪蒙”极会挑话题,也紧跟热点,但除了公众号里一抓一大把的社会热点、事件热点外,更多的是道德热点,而且往往反道而行,给出让人意想不到的观点。

这篇文章的主题关系“道德绑架”,也是近些年引起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生活中也屡见不鲜,尤其人际交往或者家庭往来更是寻常。比如文中提到的“总有人说,让你写个稿子、让个位子、买个东西、借点钱,这点忙你都不能帮?不就是举手之劳吗?”诸如此类。


(文章部分文字截图)

中华民族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向来谦虚内敛,崇尚“以礼相待”“以和为贵”,面对生活中的奇葩,即便生气无奈也多数退避三舍或不再往来,免得恶语相向,反倒真显得自己小气、没修养,比对方还low呢。


(Vivi在地铁拍下来的宣传语)

作者:Viv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