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涨粉300万、粉丝天天来说晚安,这个文摘大号如何保持10%打开率?

 微果酱 2020-09-08


如果你已经在公众号这行干了几年,应该对“神狼阿翔”这个名字不陌生,大多数时候大家都习惯称他为“阿翔”。

2015年5月,阿翔在上海成立了上海灵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从只有“上海头条”一个公众号,到孵化了自己的公众号矩阵,包括“上海去哪吃”“发现上海”“捡书博士”“不二大叔”“读书有范“”我是种草囤货菌”“种草小萌主”“有格”等,三年累计矩阵公众号粉丝2000w,全网粉丝约2亿。

让团队感到惊喜的是,“捡书博士”这个号成为一匹黑马,在行业都认为阅读量下滑、涨粉难的困境中突围,2017年初运营至今,短短时间内就达到了300万粉丝。在公众号内容越来越重要的当下,“捡书博士”是如何做到的呢?

1

“捡书博士”绝地逃生

不到两年圈粉300万

2017年,当Angela和她的团队在公众号后台输入“捡书博士”四个字时,一个文摘大号就这样诞生了。同期,公司还有运营多个号,在那种一个号不行就立刻被砍掉的环境里,“捡书博士”终于还是突围成功存活下来了。

在公众号运营早期,“捡书博士”的阅读量和分享量都不算高,期间团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却依然收效甚微,那段时间让捡书团队很是头疼。不过,在不断优化与改善后,账号终于步入了正轨,才有了现在的捡书博士。

第一个10万粉丝数对每个公众号而言都是一个里程碑。“捡书博士”的第一批种子用户是“不二大叔”2017年5月微博导流的10万粉丝,经过半年多运营,在2018年2月自然增长到100万用户。当时公司同时孵化了五六个账号,其他账号做了半年都砍了,而捡书博士的粉丝半年自然增长100万,于是公司开始重点推广运营,在今年5月达到200万,7月突破300万。

涨粉容易留粉难。Angela表示,除了在内容上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情感文章外,“捡书博士”还会设置不定期奖励机制、互动话题和活动等。

“好的人格化效应是提高阅读量最好的方法。”他们以“博士”的形象开微信号,建立社群并贴上精准的标签分类,与粉丝推心置腹的互动聊天。慢慢地,粉丝也有了依赖感,开始回应这份陪伴。Angela谈起粉丝经常会在第六条互动推送那里和博士道晚安,“感觉特别暖心。”

一个账号文章不是自己喜欢就好,要粉丝喜欢,不然就是自嗨。虽然现在粉丝越来越多,Angela依然不想错过任何一次用户反馈,“此前我们发过一篇文章,很多粉丝都反映有张动图太恐怖,那一瞬间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又重了,以后要更注意这些细节。”

2

 化身“捡书博士”,深耕内容

“捡书博士”作为一个拥有三百万粉丝的大号,每天需要产出六条推送,还要兼顾统一的UI设计,这个五个人的团队要完成15项工作。在每天敲定选题之后,“捡书博士”团队需要在自己建立的公众号库,浏览几百个公众号的内容,以筛选到最优质的文章。

Angela认为,内容的规划是决定在粉丝手上的,粉丝们爱看什么,想看什么是他们进行内容规划的重要依据。运营一段时间后,在沉淀的大量数据里,“捡书博士”团队确定了粉丝画像,他们意识到内容需要细分。于是,他们开始确立社科、情感、生活幽默、教育和鸡汤等方向,整体是走暖心实用的内容路线。Angela透露,社科类的文章在“捡书博士”的打开率偏高,深受读者喜欢。

虽然目前“捡书博士”内容还是以转载为主,但他们依旧有自己的一套严格的挑选文章标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