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昨晚QQ刷屏H5被封!微信“打”腾讯,自己人也不放过?

 微果酱 2020-09-08


但随后不久,又恢复了正常。恢复后的“QQ个人轨迹”H5,在最后一页的显示中,添加了隐藏QQ号码的按钮,并将左侧的“分享”按钮改成了“长按保存图片”。不过,截至发稿前,左侧的按钮又变回了“分享”。

有不少人对微信连自己人也干的行为表示暗爽。事实上,微信“大义灭亲”的行为,也已经不是第一次。

01
那些年微信对自家人下过的手

作为腾讯的亲儿子,微信可以说是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坐拥超11亿的月活跃用户,微信的流量谁看了都想从中分一杯羹,毕竟流量是一本取之不尽的生意经。但想在微信里投机取巧、占得流量的便宜,还是得按微信的规矩来:

· 2019年5月6日, “腾讯”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中,因重复排版和隐藏文字并标注为原创文章,遭用户投诉后,微信公众平台判定其滥用原创,取消原创标识。

· 2017年7月20日,账号认证主体为“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公众号“每日好书精选”,被用户发现内容全为辣眼睛的小说,后经投诉被注销账号。

· 2016年7月28日,认证主体为腾讯公司的公众号“腾讯网UED”,发布了一款和“柏拉图app”极为相似的性格测试标签,生成后浮屏提示用户邀请小伙伴一起来玩。第二天下午,该链接因涉及违规被微信封掉。

此前种种,都只是微信处罚腾讯产品的一部分案例。不可否认的是,每次有链接被封或者公众号被处罚时,不少运营人都会认为微信不厚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但如果从规则上看,微信的做法又都是有迹可循,无可厚非。

02
规则面前,谁也跑不掉

公众号成千上万,不守规矩的事情每分每秒都在上演,微信不是在准备封禁的路上就是在已经封禁的路上。无论是上文提到的“QQ个人轨迹”H5,还是“腾讯网UED”,都明显触碰了微信诱导分享的红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