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冠封锁措施增加了其他疾病的死亡吗|来自中国覆盖超3亿人的死因监测数据的实证

 昵称13975006 2020-09-08

(手绘作者:黎婧。来自网络)

为应对新冠疫情,各国政府出台了各式抗疫措施。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了比较严厉社交控制政策,包括限制出行、扩大筛查以及关闭非必需的公共场所。疫情也因此快速得以控制,社会经济活动较快恢复秩序。而在另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府则寄希望于“群体免疫”,管控措施较为松散。

然而,严格的疫情控制(例如封城封小区等)措施也有极大地政策争议。这些争议的焦点在于我们尚不了解封锁措施全面影响。其中一个关键的争论是,这些封锁措施是否会带来额外的健康成本?围绕这一争论,主要有两方面观点:

(1)严格的封锁措施会造成更多非新冠疾病的死亡。这是因为,封锁期间不仅收入和就业会受到显著影响(进而降低了人们的健康和医疗支付水平),同时由于医疗资源向着新冠倾斜,人们出行也较平常不便,一般病患可能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治疗。

(2)严格的控制措施不会造成更多非新冠疾病的死亡。这是由于新冠封锁措施显著降低空气污染、减少意外伤害和其他疾病传染,那些与空气污染、交通事故、传染病等相关的死亡可以被避免。

研究速览

近日,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线了一篇实证论文,利用中国疾控中心覆盖超过3亿人的死因监测数据,对这一争论给出了答案(点击【阅读原文】跳转阅读):

'Do Lockdowns Bring about Additional Mortality Benefits or Costs? Evidence based on Death Records from 300 Million Chinese People'

该研究由来自中国疾控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者共同完成。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为中国疾控中心的高福院士、周脉耕研究员,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的何国俊教授;其共同第一作者为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齐金蕾与北京大学的张丹丹教授。此外,Xiang Zhang (北京大学)、Peng Yin (中国疾控中心)、Jiangmei Liu(中国疾控中心)、Yuhang Pan(香港科技大学)、Tanakao Takana(香港科技大学)、Peiyu Xie(北京大学)、Zhaoguang Wang(北京大学)和 Shuocen Liu(北京大学)对研究亦有贡献。

这篇论文使用了中国疾控中心在602个区/县覆盖超过3亿人的每日死因监测数据(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14日),通过比较采取了严厉封锁措施(封城或封小区)与未采取封锁措施的城市在封锁前后的死亡情况(Difference-in-Difference),定量估计了新冠封锁措施对于非新冠疾病死亡的影响

快速看结论:

研究发现,在武汉之外的地区,短期内的新冠封锁措施对能显著降低非新冠类疾病4.9%的死亡人数。其中,死于心血管类疾病、伤害(主要是交通事故)、与非新冠肺炎疾病的人数分别减少了6.2%、9.2%与14.3%。

文章同时发现,空气污染、交通与社交活动的降低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粗略估计,在研究关注的40日的新冠封锁措施期内,累积避免了超过3万2000例源自非新冠疾病的死亡。

封所措施对于非新冠死亡的影响

识别策略:该文定义了两类封锁措施,封城措施(city lockdown)与封小区措施(community lockdown)。如果某一城市采用了以上任何一种政策措施,则被归类于新冠封锁措施执行城市。

由于武汉在疫情期间医疗系统承压过重,可能出现死因错报或延误登记的情况,故而作者在基准回归中先剔除了武汉的样本(后期有加入作为稳健性检验)。

图1总结了新冠封锁措施对各类非新冠疾病死亡的影响。作者发现,总体来看,新冠封锁期间,每个死因监测点每日死于非新冠疾病的案例约减少了0.43例(4.9%)。而心血管疾病、伤亡与非新冠肺炎死亡人数的降幅更明显

 ----- 新冠封锁措施对于各类非新冠疾病死亡的影响 -----

图2是采用事件史分析,在平行性检验的同时,了解新冠封锁措施前后的动态影响。

 ----- 事件史分析:新冠封锁措施前后的动态影响 -----

异质性分析:了解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

随后,作者进行了多种异质性分析,了解背后的机理,同时推断对死亡有显著影响的因素。

(1)将各地区初始经济、环境、工业发展等变量与封锁措施相交叉后,作者发现,在初始污染程度更高、工业化程度更高、初始健康水平较差的地区,封锁措施能减少更多死亡。

 ----- 在初始污染程度更高、工业化程度更高 -----

----- 初始健康水平较差的地区,封锁措施能减少更多死亡 -----

(2)将死亡人群分年龄组别后,作者发现,死亡更多下降于孩童与老年人口的组别。就疾病来看,在老年人口组别,封锁措施大量降低了空气污染及传染病相关的疾病死亡;在成年人组别,封锁措施更多作用于减少伤害带来的死亡(主要指交通事故)。

 ----- 分年龄组别与疾病类别的封锁措施影响 -----

据此,作者认为,新冠封锁措施之所以能显著降低总体死亡率,是由于封锁措施显著改善空气质量、减少交通事故,并对其他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进行了有效限制。

结    语

毫无疑问,新冠封锁措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经济生产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但从健康的角度看,因其在短期内显著改善了环境质量、限制了交通和传染性疾病的传染,竟意外降低了人群的总死亡率。

该研究结果证明,空气污染、交通事故、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是影响死亡的重要因素。在已经几乎全面解封的当下,如何继续合理控制环境污染、降低意外伤害和事故、提升公众卫生意识,不仅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标。

最后,该文也指出,虽然严格的封锁措施可能会让经济在短期内陷入困境,但这一抗疫策略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的高成本。事后看来,中国的硬核抗疫模式,不仅在短时间内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的传播,还避免了社会的“长痛”;毕竟,只有在控制住疫情的基础上,社会经济活动才能快速恢复起来


【注】预印版论文尚未经过同行评议,仅作为学术界知识传播和讨论使用。欢迎大家就文章内容和方法提供意见和建议。

环境与发展经济学

微信号 : EnvDevEco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