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开有面子,实用性秒杀SUV,这些车咋就没人买呢?

 玩车教授 2020-09-08

前两天在看白岩松关于中国婚姻的一个调查报告的时候,其中里面用详细的数据说明了目前国内年轻人的现状,结婚的越来越少,离婚的越来越多。的确,这是现实的一个数据写照,结婚的都变少了,那么生二胎的也会越来越少,而在这种背景下极力推广的MPV车型,也将面临整体销量的萎缩。

早在2015年二胎政策放开后,仅仅一年的时间,MPV车型的销量就达到了246万辆,同比增长了21.8%,不仅是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MPV车型,业内人士更是一片看好,并鼓吹这将是汽车市场的下一个风口。

然而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这中美好的前景就被现实打破,尤其是在车市寒冬下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2018年,MPV市场依然是走下坡路的一年,全年跌幅达17%。

为什么遭到嫌弃?市场环境始终是一个大背景。2018年很多人都不好过,无论是车企、经销商还是消费者。宏观来看,国内市场经济都不太景气,股市的阴晴不定,房价的日益走高都在很多程度上打击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甚至限制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那么其实在这种背景下,还夹杂这对婚姻以及生育的冲击。现在的年轻人别说是生小孩了,就连婚姻甚至都有点恐惧,这种恐惧又来源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所以即便是二胎政策放宽之后,还是很少夫妻会选择生,毕竟现在养小孩的成本太高了。那么MPV车型在某些程度上是与二胎捆绑在一起的,二胎都没人生了,自然也就会影响到MPV的销量。

除了环境的影响,MPV销量不佳还与国内的购车观念有关。如今中国的MPV市场依然保持着非常极端的现状,高端一点的MPV车型,像GL8之类的更多是商务用途;低端一点的像五菱宏光,宝骏730,其扮演的角色更多是拉货车,甚至在某些人眼里就是一台面包车。而夹在中间的,也就是10-20万的消费主力区间里,家用MPV的位置确有点尴尬。

现在大部分人的工作还是朝九晚五周末双休,这就导致了即便有一台MPV车型,在使用率上也不会很高,顶多周末节假日的时候开着出去转转,那么你会为了这么低的使用率选购一台MPV吗,除非家里有矿。

而目前国内选择家用车,对于空间上的追求使得消费者更多的是倾向于SUV车型,况且目前的SUV有七座车型的还是非常多,即便是一家老小出行也可以满足,重要的是开着不像一个司机,也可以用来上下班通勤。MPV在国内受制于微面和轻客的固有形象,作为家用的话其实难登大雅之堂,尤其是对于中低档车型来说。

但是有认真观察车市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最近还是有很多MPV车型陆续推出,像吉利嘉际、传祺GM6。虽然MPV整体趋势下滑,但是还是有很多车企看好10-20万这个价位区间,加上此前的宋MAX、GL6、途安L,这个价位区间的竞争也就愈发激烈。

其实MPV车型也并未一无是处,它的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MPV源于“Multi-purpose Vehicle”简称,即用途上需满足多功能、多人乘坐以及适合全家出游等属性,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拥有相当大的空间以及灵活运用功能,由此带来的舒适性也是轿车和SUV无法比拟的。

但是其自身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因为车身构造原因使得MPV的操控极限较低,只能老老实实驾驶,在停车挪车的是也是极为不便。最重要的是年审制度,在验车这件事上,7座的MPV是不能享受6年免检的政策,只能两年一验车,相对于5座车来说就显得十分麻烦了。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家庭结构的不断变化,MPV似乎可以成为一个很有潜力的车型类别之一,但是这也只是表面现象而已,中国消费者对于MPV的观念,需要通过产品本身的影响力去转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