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好的日系车靠谱耐用呢?又一老牌日系车因质量问题停产!

 玩车教授 2020-09-08

根据以往的传统印象,日本人对于做事情的精细态度,以及匠人般精神一直都是日本制造业的最好代言,特别是像相机或其他高精尖等工业领域,日本确实在亚洲具备领先优势。但同时又有着相反的案例频繁发生,细微地观察日本这五年或近十年来,不仅年轻人对于玩车的热衷骤减、由改装车而衍生的改装产品其销售状况也开始止步不前,并且传统制造业的质量风波频发不断,这貌似变得不像是一个个例了。

这回要说的就是斯巴鲁,因零件供应问题所致,全线停产,这到底怎么了?

 因零部件缺陷,你买的新车估计还要再等等 

在继去年因气门弹簧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发动机熄火;控制单元逻辑不合理,可能导致车辆燃油不足而熄火;驻车控制单元故障,导致驻车失灵等一系列零配件缺陷问题而被迫召回后,这回斯巴鲁同样因为类似的缺陷性问题选择暂时性停产。

作为斯巴鲁在日本国内唯一一家工厂,该工厂承担着斯巴鲁在全球范围内约60%的产能,这回从供应商采购的零部件中存在缺陷性问题,截至目前为止,该工厂已停产超过了两周时间,斯巴鲁官方仍然没有表示何时恢复生产。且除了停产之外,斯巴鲁欠3000多名员工共计7亿多日元加班费的财务危机也随之被曝光。

换而言之,如果你最近订了斯巴鲁的新车,估计得要等上好长一段时间才能交货了。

所以问题到了这里就不难发现,从去年11月开始召回的部分问题车型,数量总计达76616辆,而在整个2018年斯巴鲁在华的销量仅为2.48万辆,召回的问题车型数量超过了在华销售数量。所以斯巴鲁BRZ的回归,不是因为斯巴鲁卖了足够多的新能源车攒够了积分,而是打了一张“情怀牌”,让BRZ回来救市的,真是可怜了一堆痴情汉。

 事故频发,日本制造业如今经历怎样的情势 

从高田气囊的事件发生起始,日本的制造业就不断地暴露出各类丑闻,好像就在一夜之间,以往传统印象中的“匠人”人设开始崩塌。

之前教授就跟一个正在日企工作的朋友聊到,日本制造业的整体表现下滑,其实问题一直都在存在当中,日企里追求的形式主义过重,许多的细节表达都过重于追求数据去呈现,在许多没用的细节过分苛求。

而这个现象宏观地看整个日本制造业则更为明显,首先在日企的文化氛围里,就相当追求数据化,无论大大小小的报告资料里,都少不了大量的数据去作总结及汇报,毕竟数据不会撒谎,也容易给人更真实的感受。

但事实上,并不是任何事物都能通过数据来客观描述和表达的,当在发现其论证和结果找不到有效的数据支撑时,企业内部的文化又要求通过数据来作分析时,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那就无中生有呗,自己想一个思路来找数据,换了是你会不会也这样呢?

之所以与咱们中国人追求的务实态度相差甚远,是因为在日企里,绝对服从的工作态度是绕不开的核心问题,不管在影视作品里还是能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得到的日本人,对待长辈都是相当服从和听话的,在职场里更是如此。事无巨细,遵守流程,是日本人一贯的做事风格

看起来是件很不错的工作态度呀,但事实上这样就代表着完蛋了。

真正有效率的企业,是追求轻架构,沟通直接高效,不断地将各种事情和项目往前推进,才能在各种困境中逆势前行。特别是那种盈利能力特别突出的小公司而言,这种形容就再贴切不过了。

而过是过分地追求各种规章制度,这样的企业就制造出了各种各样束缚着人的规定,如同每天早上员工上班打卡时,就被迫戴上了手链脚链,霸着工位陈规守则地做着重复的事情,干着各种瞒而不报的勾当,为了明哲保身相互庇护相互欺瞒。

这样氛围的企业,相信在国内也存在着不少。

 教授总结 

回归到斯巴鲁因零部件缺陷被迫停产的这件事中来,哪怕它对不对中国市场有着怎样的影响都好,或者是代表着日本制造业的真实问题都好,斯巴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相比于在美国市场,也未免太不上心了。

保养价格贵不说,配件的价格也都跟BBA齐平了,对于后期使用的便捷性上,别说丰田本田,就连马自达都难以匹敌。而这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核心问题,所以斯巴鲁除了质量上的核心问题,麻烦你对于售后部分也上上心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