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中见著 借物喻心 惊艳千年的宋朝小品画的艺术赏析

 易阁书画收藏 2020-09-08

什么是小品画,这个概念在没有专门学习过国画理论的人心中,可能一直是模糊不清的。其实,中国的小品画,是从尺寸大小来讲的,指一些小尺寸的画。另外,从内容上讲,多为即兴而作,笔简意深,追求神情意趣。

在古代绘画史中,其实并无“小品画”一说,到了现代,“小品画”这一词才出现,区别于宏篇巨制,被用在一些小尺寸的画作,比如扇面画,圆光画、小斗方等。小品画尺幅小、内容简、着笔墨不多,却传达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和审美意趣。

从创作的角度可以说小品画是介于速写、素描和创作之间的过渡和桥梁。小品画大多或是一些即兴之作,或是练习之作,从形象到笔墨非常简练而意趣神情鲜明。

在中国绘画史上,宋朝小品画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它的兴盛,与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背景密切相关,对后世绘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朴素淡雅”的美学特征,“格物致知”的求真态度,对当下传统文化的回归有重要的引导和启发。

宋朝小品画主要是山水和花鸟两种题材。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对宋和宋以前的绘画进行比较时就有这样的评价:“若论佛道人物、士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则古不及近。”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宋朝画家常取前人诗意作画,通过画笔将诗意转化为画家自身对生活的一种追求,因而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种最符合文人“出尘”思想的禅家意境屡屡出现在画家笔下,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与艺术取得了完美的平衡,自成了一方天地,人延续着艺术的生命,艺术也在延续人的生命。我们所说的读画,特别适用于宋朝小品画,读画与看画不同,画里有文才可读,画外有余味才可品。

小品画虽小,却能小中见大,优秀的小品画,不求深沉,严肃,但求清新、活泼,多为性灵之作,它简单、含蓄、优美、轻柔,让人在不经意之间进入鸟语花香、山体流动、情迁意动的精神境界,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

宋朝小品画即是宋朝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宋朝社会文化和生活的记录。黄宾虹曾说:“唐画如面,宋画如酒,元画以下,渐如酒之加水”,宋朝人文人画家,在纨扇小品、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传承生命的价值,作为一种美学基因,早已植入中国人的生命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