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鹊巢记(57)

 老魏的新视界 2023-01-08 发布于甘肃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也是一个多桥的省会城市。说起兰州的桥梁,人们自然会想到德国人建的中山铁桥。它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建于公元一九0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桥”。在兰州的几十座桥梁中,中山铁桥历经百年沧桑,至今横架于黄河之上,既供人们步行,更是一道别致迷人的风景。而就在中山铁桥下游的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有一座堪称“桥坚强”的黄河大桥,至今屹立52年挺拔如初,仍在使用。它就是完全由农民施工建造的桥梁——什川钢索吊桥,这座桥曾被《人民中国》杂志以17种文字和图片向全世界介绍。日本共同社更是发表题为《中国农民建大桥》的新闻专稿予以赞扬。

兰州中山桥
日前我们来到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专程探访什川钢索吊桥这座奇特的桥梁。走进什川镇,一眼就能看到什川吊桥,只见桥头设立了限高架,路人告诉我们,吊桥原设计通行车辆载重8.5吨,前几年几十吨大货车从上面过,把桥压坏了,2014年经过维修,现在可以通小型车辆了。我们走上吊桥,只见桥两头龙门高架,两根粗壮的钢缆横空飞越。钢缆上又有钢杆将桥面吊起。桥两侧有护栏,桥下有八字钢丝绳对拉固定。人走在桥上非常平稳,只有车辆经过时,桥面就会有起伏。我们看到桥上有时同时有四五辆小车通过,桥面看不到特别的变化。

什川单链柔式吊桥

在什川镇南庄村,我们见到了当时参加建桥的魏万弟、王立华老人,八十多岁的两位老人都是当年建桥的小组负责人之一。为大桥建设做出了极大贡献。他们向我们介绍了当年建桥的一些情况。

什川吊桥位于甘肃皋兰县什川乡上车村,是单链柔式吊桥,造型独特,气势宏伟。1969年11月13日正式开工建设。什川南庄、长坡、上车三个村农民自筹资金24万元,成立建桥委员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省交通厅、兰州铁路局、甘肃冶金公司、兰州通用机器厂、阿干煤矿等二十多个单位的支持下,用自己的双手建起了这座钢索吊桥。建桥工程于1969年11月13日动工,1971年5月1日竣工。桥长435米,其中主桥165米、引桥270米,桥面净宽7米。桥两端耸立着15米高的钢筋混凝土龙门,每根重2吨的14根粗壮钢索凌空悬挂于桥龙门与桥栏之上。桥面最初由木板铺成,后更换为钢板,载重8.5吨。桥两侧有人行道。最大洪期,水距桥面3米。

八旬老翁魏万弟、王立华在向我讲述什川吊桥建设情况的同时,还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人都是当年建设什川吊桥的核心人物之一。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也为了后代过得更幸福,他们挺身而出,用血肉的脊梁撑起了生命的彩虹。特别是土建组长唐应章,为了建桥背石头,天寒地冻下深水,最后积劳成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根据两位老人的回忆,我记下了图片上人物的名字。图片为桥委会成员:公社党委书记吴应珠。上车村大队书记魏至品,南庄村大队书记魏职玉,长坡村负责人王家林,土建组长唐应章,铁工组长王立华,木工组长魏至连,技术组长魏万弟, 铁工组副组长魏至银等。为什川吊桥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不只是照片上这些人,还有很多很多。砸石头籽的铁姑娘队,拉石料的小伙子,年迈的技术员……背石担砂,涉水爬冰,大桥建设者的铮铮铁骨和一腔热血永远让后代铭记。

珍贵的照片,历史的瞬间。照片上的他们是什川吊桥的建设功臣。

桥委会技术组长魏万弟

桥委会铁工组王立华

什川吊桥建成通行,彻底改变了什川的交通落后状况,成为了黄河两岸人民过河及农产品运输的重要通道,成了一座真正的致富桥,幸福桥。经过38年运行,什川吊桥因年久失修,加上载重车辆增加,2009年起改为步行桥。2013年,为有效解决当地移民出行、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等民生困难,项目单位积极引争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007.82万元,委托兰州交通大学勘察设计院编制吊桥维修加固实施方案,对现有悬索人行桥加固维修,保证桥梁整体承受能力,提高桥梁结构耐久性和实用性。经省投资项目评审中心评审和省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安全鉴定通过,省水利厅批复实施。主要建设内容是:对现有悬索人行桥加固维修,更换主缆、吊桥、索夹、桥面、栏杆等桥梁上部结构,并对桥塔、抗风索锚桩等进行加固,最终恢复行人和小型车辆的通行功能。2014年,经过维护加固的吊桥重新通行小型车辆。

 什川钢索吊桥是黄河小镇什川的精神桥梁。

在今天这个科技高度发达,高架如血管筋脉联通世界的时代,有多少“桥脆脆”令人汗颜。而在贫困的1971年,仅花了24万元,完全由中国农民凭自己双手建起的桥梁度过45年沧桑岁月,依然屹立如初,这座享誉世界的英雄桥梁还在为人民服务。它是一代人坚韧不屈的精神脊梁,是品格的铸造,也是一个时代的历史见证。

                   


近期热

鹊巢记(1)  鹊巢记(2) 

鹊巢记(3)  鹊巢记(4)

鹊巢记(5)  鹊巢记(6) 

鹊巢记(7)  鹊巢记(8)

鹊巢记(9)  鹊巢记(10)

鹊巢记(11)鹊巢记(12)

鹊巢记(13)鹊巢记(14)

鹊巢记(15)鹊巢记(16)

鹊巢记(17)鹊巢记(18)

鹊巢记(19)鹊巢记(20)

鹊巢记(21)鹊巢记(22)

鹊巢记(23)鹊巢记(24)

鹊巢记(25)鹊巢记(26)

鹊巢记(27)鹊巢记(28)

鹊巢记(29)鹊巢记(30)

鹊巢记(31 )鹊巢记(32)

鹊巢记(33)鹊巢记(34)

鹊巢记(35)鹊巢记(36)

鹊巢记(37)鹊巢记(38)

鹊巢记(39)鹊巢记(40)

鹊巢记(41)鹊巢记(42)

鹊巢记(43)鹊巢记(44)

鹊巢记(45)鹊巢记(46)

鹊巢记(47)  鹊巢记(48)

鹊巢记(49)鹊巢记(50)

鹊巢记(51)鹊巢记(52)

鹊巢记(53)鹊巢记(54)

鹊巢记(55)鹊巢记(5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