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川软儿梨丰收 没摊位销售困难愁煞果农

 老魏的新视界 2020-09-08


皋兰县什川镇是兰州著名的果瓜之乡,也是本土产量最大的水果基地。2016年,这里的软儿梨等水果大面积丰收。仅软儿梨预计达300万斤以上。目前,各种果品已经开始供应兰州市场,但因为城区没有固定摊位,果农直销水果十分困难。很多果农拉着装了百余公斤果品的小轴承车走街串巷销售,辛苦危险不说,还影响城市管理。当地果农呼吁政府能尽早开通绿色通道,为果农质优价廉的果品与市民见面提供方便。

无奈的果农。


软儿梨产量倍增

“冰天雪地软儿梨,瓜果城中第一奇。满树红颜人不取,清香偏待化成泥。”于佑任先生曾这样赞美兰州软儿梨。作为兰州独具特色的一种著名果品,兰州软儿梨种植历史逾悠久。每年冬天风寒凝重之时,兰州人都要买些软儿梨,化成一包水后吮吸,不仅有止咳润肺之效,还香甜可口,美味天成。人们视其为不可多得的天然饮品。


兰州附近的软儿梨主产区在皋兰什川,年产量在300万斤以上。近年来,虽然原有的古梨园产量大减,但二三十年的新栽软儿梨树已进了入丰产期。在南庄村魏立林家,我们看到数十筐软儿梨码在地上,一万多斤软儿梨和苹果在等待销售。在南庄村村民王克谦家,一进院子就看到满院都放着金黄色的软儿梨。王克谦种七亩地,其中种别人家的三亩多地,收获软儿梨一万五千斤,冬果梨6000斤,苹果一千斤。在村民王克俭家,今年收获的软儿梨更多,至少在20000斤以上,而且个大、品质好!王克谦、王克俭已开始在兰州销售软儿梨,他们都说不知为什么,今年城管管得非常严,这果子真没法卖了!


记者告诉魏立林等果农,走街串巷销售方式太落后,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销售需求,兰州正在向现代化大都市发展,农副产品要么进农贸市场,要么进超市,不容许在街头巷尾摆摊设点,将来城市管理会越来越严的。

销售方式落后实出无奈

“早上4点半起床坐车出发,天亮时要在市场上占好地方,去的晚了就没摊位了。晚上10点多才回到家。我和老婆轮流卖,天寒地冻,辛苦不说,果子还不值钱。有时卖的钱还没打工挣钱多。”皋兰县什川镇南庄村的魏立林这样对记者说:“市场上没地方,只好拉着放有一两百斤果筐的小轴承车走街穿巷去卖。城管来了,撒腿就跑。大冬天,手脚每年都冻肿。”

一种很原始的地摊式果品销售方式什川果农为什么还要沿用呢?什川软儿梨为啥不大量进驻超市和农贸市场呢?

一入冬,软儿梨刚变软,魏立林就开始和老婆轮流去销售。他说:“一筐百十斤重的软儿梨,运到兰州25元运费,市场上摊点10——20元。一斤软儿梨现在卖2元到2.5元左右,卖一筐果子除去费用成本剩不了几个钱。”

什川果农销售果品多在冬季,阶段性销售。进农贸市场去销售,没法租长期摊位。如果要在专业市场和农贸市场卖,给长期摊位的租用者交钱,有时还租不上。我问果农为何不在地头就收购,他们说,软儿梨收购商贩较少,要求品质又高,今年什川软儿梨总产量大增,普通软儿梨收购价每斤仅七八毛钱。

种地投入大产出少

南庄村村民魏立林生于1964年,虽已年过半百,两个儿子在外打工,地里的活全靠他们两口子来种。魏立林患腰椎间盘突出,有时疼得直不起腰来。他种六亩地,其中有两亩在红崖沟,是分户后自已推的。魏立林媳妇也年过五旬,近一段时间拉着小轴承车和两筐果子在兰州城区的山字石、民勤街、小北街一带销售。“拉果子的小轴承车已被城管没收了好几个了。”魏立林说:“化肥、农药、水费等,一亩投入近2000元,果子按本地收购价交了,还不够投入与辛苦钱。到兰州城里零售能多挣一些。”“去年毛收入三万,四口人生活搅下来,不够用。人家搞生意打工的都盖平顶和小二楼,我们种地的,收入少,没钱盖呀!”



南庄村南庄队王克谦,种7亩地,有别人的3亩多地,收获软儿梨一万五千斤,冬果梨6000斤,苹果1000斤。按本地收购价卖,毛收入不过二三万块钱。两个孩子上天水林校,一个在皋兰一中。王克谦妻子魏惠珍告诉记者:“大儿子上大专每年学费生活费2.2万元。小儿子上皋兰一中上高三,陪读,补课5000元,总计1.7万,农民种地收入入不敷出。”

什川旅游区开发将带动果农致富

什川是兰州本土果品主产区,也是政府大力发展的古梨园旅游区。这里有近5000亩、9000多株百年以上古梨树,最老的古梨树为明朝万历年间栽植。
什川梨花会至今已举办了十多届,世界第一古梨园可谓闻名遐迩。但是受什川至兰州道路不好走,旅游区景点单一,资源整合不够等多重因素制约,什川旅游经济没有真正成为当地果农致富的途径。尽管如此,什川大部分果农仍然辛勤种植着先人留下的古梨园,并发展了数千亩新的梨园。面对梨园窘境,什川果农期待着什川旅游景区开发能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也希望兰州市政府能尽快为果农的300多万斤软儿梨辟出绿色通道,增设摊点,让他们度过难关。当地政府部门也应该积极与城市管理部门联系协调,为果农分忧解难。


近年来,什川已经有人成立农业合作社,建设冷库存放软儿梨。原本每年只有两个月销售期的软儿梨现在全年都可吃到。经过包装的软儿梨也已经走上了餐桌和超市,还可通过物流销往北上广等全国各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什川果农也要改变思路,探索电商等现代销售模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软儿梨发展一定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国家投资数十亿元的盐什公路明年将完工,什川小城镇建设已经拉开序幕,相信随着什川旅游景区和黄河奇峡水面游的开发,什川果农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软儿梨的世界。

地窖里的苹果。

拉梨的三轮车。

糖化后的软儿梨。

果篮

德源农业合作社建设的软儿梨冷链营销系统。

什川梨园的“树王”

秋色什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