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之一:“瓶”不压“梅”

 老魏的新视界 2020-09-08

所谓“名著”,读者每读一遍,总会有新的体悟。
所谓“经典”,如同皓月当空,万古流芳矣。
今早读《金瓶梅》,随手翻到第二十七回“李瓶儿私语翡翠轩  潘金莲醉闹葡萄架”一章,读毕,掩卷细思,这李瓶儿为神马不是潘金莲的对手呢?
按常理说,李瓶儿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她先做过梁中书的小妾,“城门楼上的雀儿——见过大世面的”。后来嘛,又成为花太监的儿媳妇,还备受公公的垂青。由此可见,这娘们还真是个招人喜欢的尤物嘛!
反观潘金莲的父亲老潘先生,则是一个在城墙犄角旮旯摆摊的裁缝,挣点碎银子贴补家用,日子过得实在恓惶。潘金莲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想出人头地也是困难的。她先给大户人家做丫头,嫁的第一个男人是窝囊废武大郎,长相嘛,“马尾穿豆腐——没法提了”,倚仗每日里卖炊饼获得的丁点碎银子,指望穿绫罗绸缎,戴金挂银,涂抹高档化妆品,基本属于“白日做梦”矣。
但是,潘金莲出身市井里巷,“光脚不怕穿鞋的”,她坚定不移的个人理念是:“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阳沟里就是棺材。”
“人若死皮,天下无敌”——这样的狠货色,一般都是见佛杀佛、遇魔斩魔,天下无双的。
一个知书达理,缠绵悱恻,胖肉乎乎的挺性感;
一个敢想敢干,超脱任性,无理取闹的挺骨感。
如同“秀才遇到兵”,李瓶儿与潘金莲的近身搏斗,失败总是难免的。加上喜欢女人闹腾的西门大官人,本身就是个极不靠谱的顽主,这样的扯淡连续剧他乐得一见,所以,《金瓶梅》的好看、好玩,恰恰就在这里。

2017年2月9日于兰州书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