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从柳青与周梅森深入生活说起

 老魏的新视界 2020-09-08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永远是文学创作的活水源泉,我坚信这一点。
      《创业史》是我国已故著名作家柳青(1916—1978)于1960年出版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它反映了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柳青原计划写四部,可惜生前只完成了前两部。这部巨著蕴藏着作家柳青14年农村生活的深厚积淀。为了熟悉农村生活和观察收集写作素材,柳青在皇甫村实地生活了14年。在《创业史》中,他成功地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等一批十分成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梁生宝和梁三老汉这两个人物,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富有特色的典型形象之一。
        当代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周梅森创作了大量极具影响力的反映官场生态的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后更是屡创收视纪录,被誉为“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周梅森说,他和上至省部级、下到基层乡镇的官员交朋友,很多官员在和周梅森把盏的同时,会向他讲述他们在官场上的悲欢;周梅森自己挂职做过市级政府的副秘书长,挂职经历增进了他对官场政治生态的了解。此外,他还有一个生活基地,那就是他的家乡江苏徐州。他家乡的领导班子虽然换了一茬又一茬了,但他和这些人都是朋友。为写反腐力作《人民的名义》,周梅森深入北京秦城监狱与那些前“官员”们一起生活两个多月,了解他们走向犯罪的心路历程……
        曹雪芹如果没有亲历家族由盛而衰过程的话,很难想像他会写出宏篇巨著《红楼梦》。同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笔下的商州,甘肃会宁籍诗人牛庆国笔下的杏儿岔……无一例外,都是先有生活,再有创作。以写动物小说闻名的作家沈石溪,曾有多年云南两双版纳生活的经历,他笔下的动物没有他不熟悉的……
        所以,熟悉的地方其实也有风景,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晴和一颗善于体悟的心。那么,就从熟悉的写起吧,熟悉的人、熟悉的物、熟悉的地方、熟悉的风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