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水巷的老槐与饭庄

 老魏的新视界 2020-09-08

下水巷是一条东西向的小巷,西接永昌路,东连大众巷。窄窄的,只能容纳两辆小汽车并行;短短的,大约三五分钟就能走到头。两侧有各种小店,卖小吃的,卖大饼的,卖水果的,卖鲜花的,也有孩子们就读的学校。穿行其间的,有匆匆而行的上班族,有手拄拐杖的蹒跚老人,有扎着红领巾的孩子,既有小汽车,也有三轮车、摩托车,还有自行车,也有挑着担子、边走边吆喝的小商贩:”启刀磨剪子咧——“一声拖长的尾音响彻小巷的上空,传向远方……让人感到满是老百姓生活的烟火气……

跟兰州的其它小巷相比,下水巷并没有什么特别。如果说它有特别之处,那是巷子里有一棵树,一棵唯一的树。它长在巷子西段北侧的槐宝面庄门口,是一棵高大的国槐树。
远远地望去,它像一个硕大的英文字母”Y“,雄居于巷子里,把两根主枝伸到了三层楼房一样高的地方,两根主枝及众多的侧枝也蓬蓬勃勃地,满是葱郁的叶子,每一片叶子都在秋天的晨曦里努力地生长。因了这棵独有的大树,平添了小巷的活力与生气。

走到近前,槐树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在你的头顶。早晨的阳光透过槐树的枝叶照在你的身上和脸上,斑斑驳驳,好似一堆细碎的金子在晃,让你感到幸福异常。它的根足有一人多抱,杆十分粗壮,皮粗糙的很,竖着裂开一道道的缝隙,使你忽然想到一个句话:生命的沧桑。靠南的主干上用铁丝绑着一块长方形的金属铭牌,上面写着”古树名木 兰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四年十月“字样,原来是政府保护古树名木的第54号公示牌。槐树周围,被用道牙砖镶砌出了一个长方形的矮矮的围栏。围栏里的槐树根旁陈放着一块龟形的大石头。灵龟伴老槐,算得上相得益彰。
槐树北侧临街的小店店名是”槐宝面庄“。店名左侧嵌有一白底红花牌子,写着”珈味 专业手工面十八年“字样,店名右侧是”猪手、排骨、卤肉、手工面“字样,原来是经营范围。最引人注目的是店门两侧的一副对联:”槐下陈酿真待客,宝鼎佳馔诚迎宾“。一看就叫人喜欢,在这个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当下,”真“和”诚“比金子还要贵重,难得有人把诚信经营奉为经商的圭臬啊!满大街的饭馆子里,泛滥的是机器加工的面,难得还有人坚守着”专业手工面“啊!再看经营的品种,只有简单的四样,猪手、排骨、卤肉、手工面,这是平民百姓的菜单呀!不求高大尚,只求接地气;不求短平快,专注于慢功出细活儿;不求一时的虚假红火,但做扎实的百年老店。没有去品尝这家小店的手工面味道究竟如何,但仅从店家的经营理念等外在表象来判断,一定差不了。

从这棵槐树的树龄判断,它应该不下于百年;从槐宝饭庄的店名来看,店主人与我一样,是相当喜欢这棵老槐树的,是视为”宝“的,是想把自己的小店开成百年老店的。其实,在中国的文化里,槐树有着丰富的含义,有时代表公卿的官位,有时代表士子通过科考入仕,有时代表怀念祖先、不忘根本,有时代表祥瑞吉庆。那么我想,这棵老槐树对于下水巷的意义,不仅仅是生态上的,更是人文上的。因了它,这条小巷更有活力和生气;因了它,这条小巷便多一份厚重的历史。

从这个意义上说,槐宝面庄的主人无疑是睿知的,他(她)充分认识到了这棵老槐的份量和价值,并且巧妙地为自己的小店借了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